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禅宗发展的初期,人们的根性较好,定力也比较好。那时候,修行者大多重视定而不了解禅宗的根本是慧,所以往往定多慧少。那时禅宗祖师传法往往是注重慧的引导,而不必在定的修习上费心。渐渐地,修行者明白了禅宗的核心是修慧,却开始出现了重慧而轻定的倾向。到了宋朝以后,人们的根性越来越差,对修定也越来越不重视,禅门修行者的定力也越来越差,无法满足参禅的需要。禅宗 三摩地

2018-07-23

在禅宗发展的初期,人们的根性较好,定力也比较好。那时候,修行者大多重视定而不了解禅宗的根本是慧,所以往往定多慧少。那时禅宗祖师传法往往是注重慧的引导,而不必在定的修习上费心。渐渐地,修行者明白了禅宗的核心是修慧,却开始出现了重慧而轻定的倾向。到了宋朝以后,人们的根性越来越差,对修定也越来越不重视,禅门修行者的定力也越来越差,无法满足参禅的需要。禅宗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众生根性千差万别,因此诸佛如来善知法相,通达无碍,施设法教,法无定法,唯依众生根性差别。释迦牟尼佛观察娑婆世界众生根性,先以世界悉檀说三界六道的众生世界,其次依为人悉檀说五乘佛法,目的在让众生远离三恶道,乃至能出离三界生死。乘是载运的意思,是说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各以所修的法道为乘载工具,载运到各自所要去的地方;像人乘是乘载到人道,天乘是乘 三摩地

2018-07-23

在家出家佛子若有菩萨根性者,不欲独善其身而取涅槃,能发菩萨清净大愿,尽未来际自度度他,乃至成佛亦不舍大愿者,佛为建立别解脱戒:菩萨戒。此戒唯大乘佛子能受能持,大乘比丘比丘尼多有受声闻戒已,复受菩萨戒者,是则名为出家菩萨。出家菩萨持戒者,以菩萨戒为主持,声闻戒为副持,故为一切人天应供,心量广大深远故。此戒乃为不畏生死,能发大悲心之佛子而制,一受永受, 三摩地

2018-07-23

几戒众生性?此问戒有几种?众生根性复有几种?世间宗教悉有戒法;鬼神信仰亦复有戒,如诸禁忌即为其戒,虽无明文规定,信徒奉行不犯。道教依其宗派不同,亦有各种不成文之戒禁,由诸神降乩宣说,信徒笔录奉行。一神教亦有经典说戒,譬如十诫。各类外道邪戒极多,各有立论根本,故有牛戒、狗戒、鸡戒、水戒、火戒、常蹲不坐戒、常立不卧戒、狗吠之家不乞食戒、有蝇之家不乞食戒 三摩地

2018-07-23

在家出家佛子若有菩萨根性者,不欲独善其身而取涅槃,能发菩萨清净大愿,尽未来际自度度他,乃至成佛亦不舍大愿者,佛为建立别解脱戒:菩萨戒。此戒唯大乘佛子能受能持,大乘比丘比丘尼多有受声闻戒已,复受菩萨戒者,是则名为出家菩萨。出家菩萨持戒者,以菩萨戒为主持,声闻戒为副持,故为一切人天应供,心量广大深远故。此戒乃为不畏生死,能发大悲心之佛子而制,一受永受, 三摩地

2018-07-23

阿含中说世界成住坏空,是世界悉檀;般若诸经、唯识诸经说法界实相,是第一义悉檀;解脱道中为不同根性者,各说不同之解脱相与行门,是各各为人悉檀;三乘经中所说种种对治烦恼之法,譬如五停心观等,是对治悉檀。律下亦有如是四种悉檀,您所说的《菩萨璎珞本业经》中,是为人悉檀,也是对治悉檀;譬如皇帝对诸臣言:「天子犯法,与民同罪。」然而天子治理国家时,终不犯罪,除 三摩地

2018-07-23

至于说如何锻炼或是培养这个能力,因为会牵涉到每一个人根性的差别不同,而有不同的施设。那这个部分就请您亲近真正的善知识来作请益,我们就不在这里作说明。但是,我们这边讲的是要定力,而不是要定境,讲的是要净念相继,而不是要一念不生;因为要靠这样的定力,才能够在参话头的过程中,以思惟观的方式,去寻觅实相心如来藏。佛在《大宝积经》卷五十里面,为舍利子这么说: 三摩地

2018-07-23

2、必须修学信心很多人听到禅就吓坏了,心里面先自我设限:我哪有可能学禅!末法时代了,而且我这种根性怎么可能?先自我设限。但是菩萨再来者很多,因为还没有离开隔阴之迷,所以往往小看了自己,妄自菲薄。我们应当了解,听闻禅法而不畏惧,课诵学习《金刚经》而不害怕的人,这一种人,佛说:当知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诸佛而种善根。所以千万不要自我 三摩地

2018-07-23

各位同修,让我们一起开始迈向正觉!注解¹、无相念佛法门,是善知识为末法时代众生所施设的契合此时代人根性和时代喧嚣特征的一种动中定功夫的法门,祂要求行者在行、住、坐、卧之间,眼根所见莫非忆佛之念,而无佛号、声音、形象。若到此地步时,闻一切喧嚣之音声,自然起念佛之心,心中无非忆佛之念。这一法门的殊胜在于,行者若能修行至此地步,则必有把握于临命终时能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有了道种智而生到天界去,诸天天主见了你都得跟你顶礼,那你还有什么慈忍、悲忍可修呢?全部都是顺境时,诸地满心现观的引发因缘就不会出现了,那要怎么修成诸地满心的现观智慧?可是人间众生的根性低劣,当你讲出层次很高的法义时,众生层次差太多时就不能接受,往往咒骂起来;但是因此就可以增长你的道业,因为你的逆增上缘很多,引发现观智慧的因缘就会很多。假使生到天 三摩地

2018-07-23

五祖知道这是神秀写的偈子,就找了神秀来,告诉他说:你作这个偈,显示你还没有见到本性,只到了门外,但还没有进入到佛法的殿堂内,像你这样的见解,想找到无上菩提,是了不可得的!所谓无上菩提,必须要在言下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这个本心是真实而如如、本不生灭的,如果能找到这个出生万法的本心,则一真一切真,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而无有凝滞;如果能找到这样的 三摩地

2018-07-23

例如,有的人念佛的根性偏于声闻,属于中品生人,但是透过佛陀示现瑞相,极乐世界殊胜的光明相给他看,因此他心变大了,肯发起大心,而得以朝向上品生的努力。这就是诸佛菩萨常示现瑞相的另外一个慈悲摄受的目的。第三种情形,常常遇到佛菩萨示现瑞相的情形,或是示现好相加持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诸佛菩萨要加持行者而得以灭罪啊!因为这些菩萨透过如法的惭愧忏悔,能够灭除过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看怎样的情形才是偶像崇拜又盲从迷信无智呢?这些都不是佛法当中的,都是世间人所行的,所以,偶像崇拜的问题这是个人的行为,是迷信盲从而且无智,与佛法无关,乃是个人的根性就是属于迷信者,根本不是佛法的问题。所以说指责佛法偶像崇拜这是有过失的,因为偶像崇拜都是人的问题;也就是说,这类的人他对于佛法三乘菩提的内容他不如实知,因此他在自己的我见、我执、我所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有些法义是有关联性的,或者修学方法是有次第性的,而需要采用哪些修学法门,也与个人的根性有关,这些都得靠善知识来协助。譬如修习禅定不可以只靠打坐,也要精进降伏或断除五盖性障,这样禅定才能够成就;要证解脱道或佛菩提道之法,必须先让次法成就;或者要证悟实相,需要先断我见等等。这些法义在其他单元,已经有老师介绍过了,我们就不再重复。从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根与力之间有什么差别?譬如说当你还没有开始学佛,有的菩萨看见了你,会说你很有慧根,因为他知道你的根性与三乘菩提的某一种菩提很容易相应,所以说你有慧根。当你开始学佛之后,不久断了我见,三缚结断了,声闻菩提的慧力就出现了,不再称为慧根了。如果不久又证得如来藏了,大乘菩提的慧力接着又出现了,那就说你有了三乘菩提的慧力了,这时不叫作慧根了。所以五根与五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有了道种智而生到天界去,诸天天主见了你都得跟你顶礼,那你还有什么慈忍、悲忍可修呢?全部都是顺境时,诸地满心现观的引发因缘就不会出现了,那要怎么修成诸地满心的现观智慧?可是人间众生的根性低劣,当你讲出层次很高的法义时,众生层次差太多时就不能接受,往往咒骂起来;但是因此就可以增长你的道业,因为你的逆增上缘很多,引发现观智慧的因缘就会很多。假使生到天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有些法义是有关联性的,或者修学方法是有次第性的;而需要采用哪些修学法门,也与个人的根性有关,这些都得靠善知识来协助。譬如修习禅定不可以只靠打坐,也要精进降伏或断除五盖性障,这样禅定才能够成就;要证解脱道或佛菩提道之法,必须先让次法成就;或者要证悟实相,需要先断我见等等。所以,法义上的关联与修学次第,也是具有至关的重要性的。又譬如《大般涅槃经》 三摩地

2018-07-22

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亿化度,随其根性而度脱之。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众付嘱于汝,未来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勿令退失。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 三摩地

2018-07-22

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9   10   下一页»   共195条/10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