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除了上品中生住一个晚上,上品下生住一天一夜(一天一夜就等于我们这里一大劫),其余超过一天一夜才出来的菩萨根性人,都是下品往生,因为中品生人都不是菩萨,都是声闻人。上品下生人将来花开以后想要开悟,得要经历极乐世界的七天,就是这里的七个大劫;上品下生见佛开悟后,继续进修以后的最高修证是得初地;从开悟修到初地,要多久呢?要极乐的三小劫才能证得。想想看:那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就会视众生的根性,而以各种方便来摄受众生以及调伏众生。因此,在向佛菩萨一心祈求之后,我们应该要瞭解,佛菩萨会以最适合我们的方式来摄受我们;而不是只会依照我们因为贪瞋痴等烦恼而对世间境界产生各种杂染的欲求,来满足我们。所以,在祈求之后,我们应该要有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各种可能的结果。例如:遭遇劫难未必是祸,丧子未必是凶,重病痊癒未必可喜,延寿未必 三摩地

2018-07-22

例如,有的人念佛的根性偏于声闻,属于中品生人,但是透过佛陀示现瑞相,极乐世界殊胜的光明相给他看,因此他心变大了,肯发起大心,而得以朝向上品生的努力。这就是诸佛菩萨常示现瑞相的另外一个慈悲摄受的目的。第三种情形,常常遇到佛菩萨示现瑞相的情形,或是示现好相加持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诸佛菩萨要加持行者而得以灭罪啊!因为这些菩萨透过如法的惭愧忏悔,能够灭除过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说有个俗人,他有一些根性,他是个根器,我们不跟他示现神通,他就不进入佛门,但是一跟他现神通,便可以进入佛门;这样的人我们才可以为他现神通,引他进入到佛门之中来,这样的话就可以渐渐地引导他来修学佛法中的智慧与禅法。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28集佛教重视神通吗?>正源老师 (原标题:神通的本质是什么?可以解脱生死吗?)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说有个俗人,他有一些根性,他是个根器,我们不跟他示现神通,他就不进入佛门,但是一跟他现神通,便可以进入佛门;这样的人我们才可以为他现神通,引他进入到佛门之中来,这样的话就可以渐渐地引导他来修学佛法中的智慧与禅法。-----《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28集佛教重视神通吗?》正源老师开示 (原标题:佛教与神通)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就会视众生的根性,而以各种方便来摄受众生以及调伏众生。因此,在向佛菩萨一心祈求之后,我们应该要了解,佛菩萨会以最适合我们的方式来摄受我们;而不是只会依照我们因为贪瞋痴等烦恼而对世间境界产生各种杂染的欲求,来满足我们。所以,在祈求之后,我们应该要有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各种可能的结果。例如:遭遇劫难未必是祸,丧子未必是凶,重病痊癒未必可喜,延寿未必 三摩地

2018-07-22

在家出家佛子若有菩萨根性者,不欲独善其身而取涅槃,能发菩萨清净大愿,尽未来际自度度他,乃至成佛亦不舍大愿者,佛为建立别解脱戒:菩萨戒。此戒唯大乘佛子能受能持,大乘比丘比丘尼多有受声闻戒已,复受菩萨戒者,是则名为出家菩萨。出家菩萨持戒者,以菩萨戒为主持,声闻戒为副持,故为一切人天应供,心量广大深远故。此戒乃为不畏生死,能发大悲心之佛子而制,一受永受, 三摩地

2018-07-22

这就是因为众生的根性各不相同,所以有的人,佛叫他要断我见、断我执,从五阴的虚妄来观察:从色阴的虚妄、受阴、想阴、行阴、识阴的虚妄来观行。佛长篇累牍的讲到口干舌燥,此人才能断我见而得初果,真是迟钝。但有的人不同,有的人在这方面的闻思修都已经做过了,但他始终没有办法取证解脱果,只因为他很贪着我所:把财物看得很重要。佛就告诉他:你只要去断贪,专修而拾弃一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我们对于佛所施设之戒相持守,得要如实了知此戒的真实意涵与设戒的目的,而不是在戒相之表面上有所拘泥;因为戒律乃是为保护佛弟子于佛道增上的加持之一,戒论的圆满也是我们必须努力去做的,故如实胜解佛所设戒乃是「依法受持」的重要前提,故于此末法时期,众生根性普遍低劣,又复文字障碍的情形,在现今这个大环境来说非常的普遍,因此有心圆满戒论之佛子,当发起大愿, 三摩地

2018-07-22

诸智有几种?几戒众生性?------《楞伽经》几戒众生性?此问戒有几种?众生根性复有几种?世间宗教悉有戒法;鬼神信仰亦复有戒,如诸禁忌即为其戒,虽无明文规定,信徒奉行不犯。道教依其宗派不同,亦有各种不成文之戒禁,由诸神降乩宣说,信徒笔录奉行。一神教亦有经典说戒,譬如十诫。各类外道邪戒极多,各有立论根本,故有牛戒、狗戒、鸡戒、水戒、火戒、常蹲不坐戒、常立不 三摩地

2018-07-22

盖众生之根性乐欲,各各不同,如来随宜说法,普应群机,各令堪能受持,同沾法益。如医者之应病与药,安能泥定一方耶?后人各秉师承,虽因见闻不广,各执一词,然皆自金口所宣,无可疑也。疑问二。持斋功德,固决不虚,但仅一日一夜,而能获得上述种种之福报,实非我等凡夫之心量所能想像,故不易发起信心。答。经云:“众生业力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我等对此 三摩地

2018-07-22

法有三种(因为学佛法的人根性有三种,所以法就有三种),本来是只有一法,一法就是唯一佛乘,就是《法华经、华严经、大般涅槃经、胜鬘经》讲的唯一佛乘;可是因为修学佛法的人有三种根性:第一种根性是菩萨,最上无比故名第一,又能生生世世不断受生而度众生,所度众生极多,如同大白牛车载人极多,故又名为大乘。第二种根性叫做一根,他的根性是永远不会转变的,叫作定性声闻 三摩地

2018-07-22

法有三种(因为学佛法的人根性有三种,所以法就有三种),本来是只有一法,一法就是唯一佛乘,就是《法华经、华严经、大般涅槃经、胜鬘经》讲的唯一佛乘;可是因为修学佛法的人有三种根性:第一种根性是菩萨,最上无比故名第一,又能生生世世不断受生而度众生,所度众生极多,如同大白牛车载人极多,故又名为大乘。第二种根性叫做一根,他的根性是永远不会转变的,叫作定性声闻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是要把这八万四千种法门都学尽了,才会有成就吗?不是!佛的八万四千法门是适应不同的众生、不同的根性,所以会有不同的法门。重点是能不能够利用、能不能够找到最适合我们的法门,然后欢喜奉行。就如同周利盘特,我们会发现周利盘特他不是一个聪明的人,甚至在过去生当中,他就一直不是聪明的人。可是他愿意相信佛所说的法,哪怕只是听到了一句,甚至连一句都背不起来,他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在我们还没有证悟如来藏之前,要怎么样去寻找能够让我们证悟如来藏的法门呢?虽然世尊因应不同众生的根性,传授了八万四千法门;但是每一个法门都是指向如来藏,门门都有可能亲证如来藏。能够证得真如的方法,就是菩萨六度波罗蜜中的般若度,这个就是属于真正的禅法。念佛法门有念佛的禅法,修定有修定的禅法,华严观有华严的禅法,唯识观有唯识的禅法,这一些禅法统称为如 三摩地

2018-07-21

或钝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别。善男子。若一向趣寂声闻种性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众苦故。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弃背利益诸众生事。由彼一向怖畏众苦。是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我终不说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者。当 三摩地

2018-07-21

我施设随法行菩萨是利根性。由不依法得奢摩他毗钵舍那故。我施设随信行菩萨是钝根性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说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复说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名为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复名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诸菩萨缘于各别契经等法。于如所受所思惟法。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若诸菩萨即缘一切契经等法 三摩地

2018-07-21

诸众生心根性欲乐皆悉通达。阿难。是名如来为事不可思议。佛说此经已。是此大会中七万五千菩萨摩诃萨即得证见法身。复有七万五千菩萨摩诃萨即得大乘妙光三昧。复有七万五千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得无生忍。无数阿僧祇众生于无上菩提起不退心。无量阿僧祇众生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复有无量众生得增上果。赞叹品第六尔时。阿难于众会中闻佛说已。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从坐而起偏袒右肩。 三摩地

2018-07-21

由于妄心与真心的合和运作,其法相都不为色法,难以区分出来,因此众生与大乘根性之外余人亦难以信受此实相之法。是故佛在《胜鬘经》说: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一切众生都有自性清净心,这个清净心本然具在原本清净,可是这个自性清净心又是有污染的,含藏了被七识心污染的种子,这也就是《心经》上所说真心与妄心不一不异的关系 三摩地

2018-07-21

只为众生根性狭劣,不到三教圣人境界,所以分彼分此。殊不知境界如此广大,却向黑山下鬼窟里默然坐地,故先圣诃为解脱深坑,是可怖畏之处;以神信道眼观之,则是刀山剑树、镬汤炉炭里坐地。一般座主家,尚不滞在默然处,况祖师门下客,却道‘才开口便落今时’,且喜没交涉!尚明不觉作礼。妙喜曰:公虽作礼,然更有事在。至晚间,来入室,乃问他:今年几岁?曰:六十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9   10   下一页»   共195条/10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