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香港数十年前,有一「村妇」,于大屿山宝莲禅寺静七期内,加趺而坐,凝凝不动者数小时,四众哗然,咸愧不如;其时彼仍未谙工用之事,或教以参话头,无所得,虚云老和尚晓以念佛,即能迅速契入;后来预知生西时至,向大众告假毕,趺坐而逝;时誉以为:开港以来第一人也。唯此事只口耳相传,未见载于史册。2.有「无名比丘尼」者,「长年不倒单,日间盘坐水泥地上,夜里在那无桌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景德传灯录》卷六南岳第一世马祖:「江西马祖道一禅师,汉州什邡人也,姓马氏,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贞元四年…跏趺入灭。…追谥大寂禅师。」变文共赏下面说唱一段新构「变文」,以飨看官诸君,一笑之余,望能解怀祖马祖千古之冤:◆「怀让禅师于唐先天二年始往衡岳,居般若寺。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适逢释迦牟尼佛诞及香港庆祝第一个佛诞假期的纪念日,同时,亦是佛牙舍利来港展览的大喜日子,本人由衷地随喜赞叹。香港是福地,居于香港的人也是有福报的人。前些日子,因去宝林寺探望圣一老法师,正值他们结夏安居,每天除了二时课诵过堂外,上午还诵两部《金刚经》,下午老法师讲《金刚经》,晚上坐禅,道风非常殊胜。因老法师有好几位,曾经到云居山参访,与我相熟,见到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云何善心死:犹如有一将命终时,自忆先时所习善法,或复由他令彼忆念,由此因缘,尔时信等善法现行于心,乃至粗想现行;若细想行时,善心即舍,唯住无记心。所以者何?彼于尔时,于曾习善亦不能忆,他亦不能令彼忆念。云何不善心死:犹如有一命将欲终,自忆先时串习恶法,或复由他令彼忆念,彼于尔时贪瞋等俱,诸不善法,现行于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意思是说:如果你现在要取世间的东西,你要开始懂得把顺位调整,以前你总是把自己排在第一,那你就从现在开始慢慢地调整为第二或第三或第四;当你要做什么之前,你要先观察,这个东西是不是众生需要的?你要开始考虑将这世间物品先让给他们,因为这世间法是他们要的,不是你真正需要的;这些世间法是他们所热爱的,可是却是佛陀所指责的。那你在这个学佛的历程中,是希望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你看有的经论它就这样列的:菩萨不会怎么样作,菩萨会怎么样作,菩萨不会怎样、起哪种心念,菩萨会怎样、起哪种心念……。你想,奇怪,这样看起来都很像戒行,因为有的菩萨不是那么敏锐,所以如来可以一口气说一百多个,讲到一个地方的时候,说菩萨一定在这个地方有十个法,这时候他会怎么样。接下来又讲,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大家最后很多的关键是卡在你没办法一次走完这第一大阿僧祇劫路,这第一大阿僧祇劫路,不是在身行,而是在心行。心,就是你了达这件事情的智慧,而你懂得如何处之淡然、处之泰然,而你愿意就这样快乐甘愿地过一生,而不是像是世间人于人我的分别毁誉中过完一生。然而如果你用错方向,你可能会发现呢,佛所说的解脱世间的智慧里面,包含你不用去爱取,然而这里面好像是有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于三界中存在,而得到乐趣,就是他认为的娱乐,那他的娱乐是什么样的味道?这个你就真的不用去体会啦,你不用去品尝啦,你无始以来就已经都受用过了,这五尘的种种味道,男女的种种乐趣,你过去生的意识都已经受用过了,你轮回的历史上都已经俱足如是的贪染,因此现在你要开始能够出入诸法,这辈子的意识心要开始学习、继续熏习如何走向自在,学习转一切诸法,而不是像是过去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然不是说,你证悟,以后就永远不会证悟啦,或是说,今天遇到导师所说的这殊胜的第一义谛法,以后就再不会遇到,不是如此。只是说,你又要重新再累积福德资粮。当然,如果过去生累积福德资粮多了,那你今天呢,你是有因缘可以得到出世间的智慧,这个没有办法用世间的一切、金钱来换的证悟。可是,你用过一次以后,你如果不珍惜,你就要重新再累积一次,那你这样的话,到底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皆归第一义。故宜亲近。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说。色阴尽的。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忽于半夜。在暗室中。见种种物。受阴尽的。能反观其面。各有十种禅那现境。叫著五十种阴魔。迷不自识的。则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老子说的。其中有精。和孔子说的。空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註:三大无量数劫菩萨道中,第一大无量数劫梦境中亦有欲爱现行,故排除于欲爱习气种子流注期间之外,摄归现行位中,然非无种子流注。第二无量数劫起,梦中已无欲爱现行;初地开始断除欲界爱习气种子,至七地心时多劫来之亲蜜眷属已满足三地心,故菩萨放心开始远行,七地满心时断尽欲界爱习气种子,烦恼障一切习气种子同时断尽。)歌词分段语译如下:佛地难思议,我今在遥;心 | admin 2018-07-23 |
![]() |
笔者为求早些进入坛场,便捨了排队等候电梯,三步併两步地跨向楼梯,逐级迳登九楼第一讲堂。没想到,到了九楼才发现,人龙早已隔着两部交替上下着的电梯自动跳空接续,令人惊讶的是这条人龙还盘虬拱耸了起来,要先从楼梯间绕上十楼,才翻身俯冲向下回到九楼门口顺序进场。忙中有序诸法庄严无相念佛正好摄心就这么一上一下的折腾,走入九楼才发觉女众座位竟已坐满,被挡驾的女众 | admin 2018-07-23 |
![]() |
纵使粉骨碎身,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今我等既已出家,滥称释子,忝号沙门。甘旨不供,祭扫不给。生不能养其口体,死不能导其神灵。于世间则为大损,于出世又无实益。两途既失,重罪难逃。如是思惟,唯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 | admin 2018-07-23 |
![]() |
中国历史上,为了将如来真实第一义谛大乘法带回中国,高僧大德们冒著丧失生命的危险,前仆后继地展开了生死渺茫的取经之路,为历史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在取经的高僧中,最杰出的法将就是唐朝的玄奘菩萨。一千多年前,来自中国的玄奘菩萨,在印度曲女城的会上,以《制恶见论》的钜论,降伏五印度所有大乘、二乘、婆罗门教等等学人,精英中的精英,完成了旷世的创举;以强大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玄奘菩萨从小就非常热爱大乘法,他十三岁就能开演《摄大乘论》第八识的妙义,玄奘菩萨博览群籍,而且亲证了第一义谛──也就是第八识。玄奘菩萨知道真如、还有第八识、第九识争议的问题之所在,他也了解真谛三藏法师误会了佛法,增生了子虚乌有的第九识,但他却苦无《瑜伽师地论》的原本作为证据。中国除了上述的争议外,又落于这成佛之功德体性-佛性-是未来,还是现在便的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历经七十五日,结果因为玄奘菩萨太厉害了,经过了十八天都没有人敢上台挑战发言;被当时的大乘徒众尊称为「第一义天」、「大乘天」,小乘徒众尊称「解脱天」。几百年之后,历史逐渐变成了传奇,传奇慢慢地变成了神话。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带着一头猪和一匹马,保护着斯文懦弱的师父,去西天取经。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加工,这个叫孙悟空的徒弟,成为故事的核心,而师父唐僧已经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是第一个例子。也就是说,意根对于过去事你还没有处理完,而且它很重要的,祂就会一直提醒。譬如说,老板交代你一个工作,你还没做完,你是不是回家的时候,吃饭也在想,看电视也在想,跟人家聊天的时候也在想?因为你的工作没做完,老板明天可能要叫你交卷了。所以,为什么你会不断的想起这样的一个事情,工作没有做完这样的一个事情为什么不断的想起来?就是因为意根,祂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祂又显现出两种的义理:第一种义理是觉,意思是说,祂从本以来离一切的妄念相,法界一相无二,即是如来的平等法身,这个法身恒有本觉,祂能了别有根身、器世间以及七识心的心行,因此而说一切如来为本觉。而第二种义理则是不觉,意思是说,凡夫不能证知从本以来不起妄念的如来藏阿赖耶识,误以为制伏烦恼妄念让它不再出生,这样便是觉悟;马鸣菩萨却说:像这样的人,其实是不曾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是末学第一次知道萧这个人。不过那时由于有太多的大名流、尤其是藏密都支持心中心,所以末学还没胆子怀疑心中心的法义本身,只是认为是那些法师出了问题,何况心中心用的教材都是大正藏经里的法本呢?然而,后来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末学的看法。末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大正藏经的原本,一对比,才发现心中心的祖师伪造和篡改了佛经。这使得末学彻底否定了心中心法。顺便说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长年暴戾氛围的家庭中走出,你是全村考入北大的第一人,5.12改变了你的命运,却没有带走您对自我的坚持,一种近乎战斗的坚持。我特别注意到的,是光亚学校校长卿光亚的一段话。地震的事对他的刺激非常深,我觉得他现在还是一个病人。他辞职的时候情绪是失控的,根本没有计划。病人一说,让我想到七年前曾经风靡一时的灾后心理救援。那时,非常多的心理治疗志愿团队奔赴灾区,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