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即便是一个地方或事件的相似性也无法解释,例如,一个人如何能准确说出或描述出他们第一次去到的小村落的街道的名字,或是一个人能准确无误回忆起一个他从未去过的家,并能准确说出其布局。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地方或事件的相似性只能去到这里,在某些时候,如果要准确猜出某个城市或是某个庞大豪宅的精确布局,则要困难得多,而轮回在这些情况下至少是一种可能性。8、恐惧症恐 三摩地

2018-07-22

三界众生的分类,第一当然是他们都有自我意识,所以都算是生命,但最大的差别,我看是吃东西方式的不同,由吃东西方式的不同,一定可以推知有天人和地狱的存在,像这就是如来藏产生的境界相,好比色界天以禅悦为食,他就不需要鼻与舌根,而像我们欲界的人,除了意根之外,最重要的我看是身根,没有身根,别说吃饭不可能,可能连呼吸都有问题,但不管怎麽说,你的心裡是怎样的境界,意根便从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2

为人端正,颜色妙好,辉容第一,身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为人修习,无有懈怠,乐为福德,从精进中来。为人安详,言行审谛,从禅定中来。为人才明,达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蒙,人闻其言莫不咨受,宣用为珍宝,从智慧中来。为人音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为人洁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白话解释:佛陀跟阿难说:人如果培福的话 三摩地

2018-07-22

什么叫作四邪命食?第一个叫作仰口食,第二个叫作维口食,第三个叫作方口食,第四个就叫作下口食。那仰口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个观星望斗,来帮人家断生死,帮人家这个卜卦,帮人家算命,帮人家改运,这个就叫作仰口食。这个仰口食这个部分,其实用安太岁的这个方式,帮人家改运,乃至于用这个安太岁的方式,在引度这个佛,进到佛门的寺庙,其实非常的多。到目前为止,其实还 三摩地

2018-07-22

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问、习俗中有烧纸钱给鬼道众生的作法,有的是已经往生的亲属托梦要纸钱,也有的人是主动烧纸钱给往生的冤亲债主,可是经中似乎没有烧纸钱这种法门,请问:这是此处鬼道众生的习性吗?烧纸钱他们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吗?我们的回答是:民间烧纸钱的习俗是源自于古印 三摩地

2018-07-22

那我们就先来说明世尊所说的四种曲心:第一:【于佛法中,心生疑悔。】是说修学佛法应秉承佛陀的教诫教授,不可违犯;如果违犯了,就应该赶快发露忏悔,否则如果对于佛陀教诫教授的种种法义有疑惑,不能信受因而违犯了,又为了个人面子问题把罪过隐藏在心里,一定会常常嫌恶自己所作的不善,引起内心的不安,就会陷于重重疑悔的忧苦当中。第二种曲心是:【于诸众生,憍慢瞋恨。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先说五施,佛陀是这样的开示的,佛陀说:【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优婆塞戒经》卷六佛陀的开示是说:一切世间的布施,以无畏施是最为第一的,因为众生所重视的就是他的生命, 三摩地

2018-07-22

何谓为四?抟、细滑食为第一,触食为第二,念食为第三,识食为第四。彼彼众生所食不同。(《长阿含经》卷二十)也就是说,佛陀说我们一切的众生,都是因为饮食的关系,才存在在这个世间里面。这个饮食有四种种类:第一个叫作抟食跟细滑食。那什么是抟食跟细滑食?也就是说我们会吃饭、面、蔬菜等等的这些饮食,它都是一抟一抟的,它都是一段一段的,所以也叫作段食。那这个饮食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你曾布施钱财给别人,使他能度过难关,因而他对你心存感激,心有好感;或者有人介绍你去受五戒,未来可以保住人身,不会下堕三恶道;或者有人为你介绍团体,让你可以在团体修学,未来有因缘破参了,第一个想要感恩的人一定是介绍你进入团体的人,因为他介绍你进入了团体,让你明心见性了。诸如上面所说的缘都是善缘。因此,凡是好的缘或者对别人有益的缘都是善缘;这样的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理是哪一个理呢?这个理就是如来藏法,就是大乘法,就是第一义谛,也就是说衪不是第二,而且这个法是没有一个法可以跟衪来相比的;而且除了这个法可以究竟觉悟以外,没有其他的法。所以虽然有非常多的法门可以来修学,但是这个究竟理却是只有一个。所以违背第一义谛的一定是恶,遵循第一义谛的一定是善;而第一义谛本身又没有善恶可言,但是诽谤衪就是恶业,而且是大恶业。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一种是认为,万事万物的发生都是由大自在天所主宰的。他们认为大自在天能自在地出生一切万事万物,所以称为大自在。这个主张认为大自在天能生万物,万物如果灭了,还是回归到大自在天;如果大自在天瞋恼不高兴,那么众生就都要受苦;反之,大自在天欢喜了,那么众生就都能得到安乐。也就是说,每一个有情众生都是大自在天所生,而有情的苦乐也都根源于大自在天的高兴或不高兴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布施是所有修行的第一课呢?佛陀说,这是为了让我们远离贫穷的缘故,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毕定品〉当中,世尊开示说:应当要行布施,因为贫穷是苦恼法,贫穷的人不能够利益自己,更何况利益他人呢?因此,你们应当努力精勤地布施,这样自己的身心才能得乐,也能够让他人得到快乐;不要因为贫穷的缘故而互相的杀害、吃掉对方,因此而无法离开三恶道。正是因为不管我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世间之上有欲界六天,第一天是四天王天,分由东西南北四大天王所管辖。第二天是忉利天,也就是道教的玉皇大帝他的住处,这一天分为三十三天,中天是玉皇大帝所住,有善法堂;玉皇大帝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释提桓因,常在善法堂中讲说佛法;中天的东西南北四方各有八天,共有三十二位天主,都归中天玉皇大帝所管辖。四天王天及忉利天,和人间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天、人之间常有往 三摩地

2018-07-22

由于进化论解释不了第一个细胞产生的原因,也解释不了地球生物突然出现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故1993年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的詹腓力教授邀请了一批科学家、哲学家共同探讨生命起源的问题。他们认为,生命与非生命物质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生命并非起源于一次偶然的化学变化,生命是被某种有智慧的东西设计创造出来的,并因此提出了智慧设计论。这次聚会被做成视频——《 三摩地

2018-07-22

有情进行死亡过程的第一步,就是业镜。业镜不是一面镜子,而是一幕一幕的幻灯片让你来看,不到半秒钟的时间,你一生所有的业―不管是善业或者恶业,全部都显现出来,由上而下一张一张拉过去,虽然速度很快,可是意识都知道我这一生干了些什么事,接着就开始了舍报的过程。有情舍报的过程,大略可以分成以下五种情形:第一种,善人之死。于死亡后的中阴境界,犹如美梦中看见诸天 三摩地

2018-07-22

五浊的第一浊就是劫浊,可是劫浊是从哪里来的?劫浊就是无法超越劫数;劫数讲的就是一个大劫,或者讲一个中劫,就是讲住劫,众生都不能超越它。不能超越的原因是因为有坚固妄想,因此而执着于色身,这就是色身坚固妄想。如果不执着色身,你就可以超越劫浊,因为你自己已经确定可以随时随地舍身了。下定这个决心以后,就不必像外道们说:我要固形存想、练精化气。辛苦的内丹、外 三摩地

2018-07-22

膜宇宙与膜宇宙因彼此重力相互拉近,当两者互相碰撞时,膜宇宙变成高温、高密度的极高温状态,这就是我们说的大爆炸,同时两膜宇宙间亦留下状如砂漏(如前文中所附图片,须弥山的形状)连接通道--黑洞对比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三界为心〔黑暗物质如来藏〕,万法为识可以完整解释现代宇宙论的大爆炸及暗物质等,意识界及器世界的起源的第一因即是如来藏。(原标题:娑 三摩地

2018-07-22

她告诉我,这个孩子患有一种先天性的神经系统疾病,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都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听大人讲一句话,这是他们几个月来第一次出门……我为我提出了那样的质问和曾在心里轻易地论断过他们感到羞耻和内疚。以后,当看到很多局外人对别人如何养育孩子指手画脚的时候,若并不深入地了解别人的生活状况,我一定闭嘴。我喜欢这种以尊重和爱护为前提的距离感。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理是哪一个理呢?这个理就是如来藏法,就是大乘法,就是第一义谛,也就是说衪不是第二,而且这个法是没有一个法可以跟衪来相比的;而且除了这个法可以究竟觉悟以外,没有其他的法。所以法门虽然说有非常多的门径可以来修学,但是这个究竟理却是只有一个。所以违背第一义谛的一定是恶,遵循第一义谛的一定是善;而第一义谛本身又没有善恶可言,但是你诽谤衪就是恶业,而且是 三摩地

2018-07-22

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者,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原标题:买菜遇摊主缺你斤两,学佛人该争还是该忍?)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