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菩萨在骄慢升起后应忏悔,忏悔增长惭、愧财,修行就会进步。骄偏在我所上面,不知都是无常的;慢偏在心行上。七种骄:色力骄、无病骄、长寿骄(例如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少年骄、富贵骄、族姓骄(种族、学历、工作等)、多闻骄。-------《-世间财和七圣财》 | admin 2020-06-08 |
|
| 只有超越於这些境界的人,已断我见或进断我执的人,才是分证或满证解脱果者,或是大乘通教的圣位菩萨。因此说,声闻、缘觉、菩萨、佛都一样住於九众生居的境界中,但是却不属於九众生居所摄,所以在六凡众生之外,别立四圣法界;而四圣有情却都同样安住於九类众生的居处中,藉著同事、利行而以法施、爱语来摄受众生。但是三乘贤圣们在人间证得四禅、四空定的境界,却都可以现观 | admin 2020-06-08 |
|
| 从初地开始能够证得慧解脱的有余涅盘而不证,因为菩萨七住明心破初参,破初参明心时如果能安忍而不退转,这就是别教的七住菩萨。这个七住菩萨证得真如时,他就懂得什么是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因为他亲眼看见自己的真如…他的自性是本来清净的,不是修行以后才清净的,祂的自性心本来就是涅盘性。什么叫涅盘?涅者不生、盘者不灭;涅者不常、盘者不断;涅者不垢、盘者不净; | admin 2020-06-08 |
|
| 诸佛菩萨的解脱色。二乘人取无余涅盘,是把色法灭尽,永远不会再有未来世的色身;但是菩萨、诸佛修证佛菩提而证得解脱的色身--有色法,但是这个色法也是解脱的。他不灭尽色法,他将有为的色法转变成为无漏的有为法,以无漏有为法继续修行菩萨道,最后成就究竟佛道。成佛以后也不灭掉色身,世世保有色身,用来度化众生,直到众生全部都出离生死,然后自己才会进入无余涅盘--永灭 | admin 2020-06-08 |
|
| 就像诸位菩萨在电视机前面听我们说法,各位的真如佛性同样是了然分明啊!但是那些世俗的人们,连听都没有听过佛法的人,虽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在理上他们也是佛,是因地的佛,因为他们也有这个理体,所以叫作理即佛。当有情众生听到这个道理之后,就开始寻找善知识,熏习正确的知见,然后开始寻觅,开始观行,开始观察:到底我身中的真如在哪里呢?我的佛性要怎样才看得见呢 | admin 2020-06-08 |
|
| 悟前这个阶段是在唯识五位的成佛之道当中的资粮位与加行位;在你还没有接触到能使人证悟的法门以前,都是在资粮位里面修集资粮,虽然也说是菩萨六度万行,其实所行的六度,都是在外门广修六度万行。《大乘无我观》 | admin 2020-06-08 |
|
| 悟前这个阶段是在唯识五位的成佛之道当中的资粮位与加行位;在你还没有接触到能使人证悟的法门以前,都是在资粮位里面修集资粮,虽然也说是菩萨六度万行,其实所行的六度,都是在外门广修六度万行。然后你把这个加行位,也就是我们所教的正知见都熏习了解了,你可以去证实我们这个世间法上及佛法上所讲的一切「名」——我们的显境名言、表意名言——都是虚 | admin 2020-06-08 |
|
| 在广利众生而无私心的十回向行中,同时要再进修唯识学的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两种无我法,这就是地上菩萨所应进修的增上慧学。十回向行满足的时候,你再把这个法无我的智慧修学满足,那就表示你的见地已经通达了;通达了以后就是唯识五位的通达位,你已经进入初地了。《大乘无我观》《瑜伽师地论》卷81弥勒菩萨云︰「佛子成佛有五地。一、资粮地。二、加行地 | admin 2020-06-08 |
|
| 当你以七住十住的如幻观,以及十行位所成就的阳焰观,你再进一步来修学观察,如实的去观察:能取的我、所取的境,就是「我」的全部了;换句话说:我们所有的人,在人间全部的法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种,离不开这六种,无法超出这六种;而这六种法当中,就是我们能取境的心,在这六尘万法里面混来混去;乃至我以这个如幻观、以这个阳焰观,在修菩萨六度万行的时候,其实 | admin 2020-06-08 |
|
| 如果能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对佛道修行的障碍就可以消除掉,就具备了菩萨性。凡夫性消除掉以后,你的菩萨圣性才能发起,才能具足十行位的性种性;可是圣性发起以后,你还进不了初地,还得要在十回向位中,再修十种回向的菩萨行,利益广大佛子;于无我无私广益佛子的修行过程中,才能成就如梦观而发起初地的道种性。--------平实导师《大乘无我观》在宗通部分,当菩萨明心了成 | admin 2020-06-08 |
|
| 如果能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对佛道修行的障碍就可以消除掉,就具备了菩萨性。凡夫性消除掉以后,你的菩萨圣性才能发起,才能具足十行位的性种性;可是圣性发起以后,你还进不了初地,还得要在十回向位中,再修十种回向的菩萨行,利益广大佛子;于无我无私广益佛子的修行过程中,才能成就如梦观而发起初地的道种性。《大乘无我观》 | admin 2020-06-08 |
|
| 如果能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对佛道修行的障碍就可以消除掉,就具备了菩萨性。凡夫性消除掉以后,你的菩萨圣性才能发起,才能具足十行位的性种性;可是圣性发起以后,你还进不了初地,还得要在十回向位中,再修十种回向的菩萨行,利益广大佛子;于无我无私广益佛子的修行过程中,才能成就如梦观而发起初地的道种性。在广利众生而无私心的十回向行中,同时要再进修唯识学的五法 | admin 2020-06-08 |
|
| 但是将来到达慧解脱时,平实却要请求您回小向大,重新生起一分思惑、留惑润生,来修学成佛之道——佛菩提道,成为留惑润生的菩萨道实行者,您就对平实没有负恩了。关於佛菩提道,请您直接阅读平实所造的其余诸书,就会知道如何入道了!如何是上面举示的心解脱及慧解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圣弟子清净信心,专精听法者,能断五法,修习七法,令其满足。何等为五?谓 | admin 2020-06-08 |
|
| 无着菩萨开示:惑种、一切种,由能缚二人。执受识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惑种就是烦恼障的种子,会系缚二乘人;对一切种的不究竟了知,就是所知障,会系缚菩萨;所知障,不障碍二乘人的解脱,所以得除掉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才是能称为真正出三界的解脱。在《楞伽经》中,佛陀开示:愚夫依七识身灭,起断见;不觉识藏故,起常见。自妄想故,不知本际;自妄想慧灭, | admin 2020-06-08 |
|
| 菩萨证得四禅之后,一生难得几回进入无想定;除非是遭遇横祸很痛苦,才会入无想定中去休息,否则不会入无想定;因为无想定中不但息脉俱断,也是无觉无知如同闷绝一般,就不会领受色身受创而产生的痛苦了。那么有想与无想,是在讲什么呢?是说有知觉与无知觉。所以,如果是说入于有想的境界或入于无想的境界,我们就要把它作一个区隔:什么是有想,什么是无想?刚刚解释过无想定 | admin 2020-06-08 |
|
| 行者具足四禅八定正受之前,当须先求见道;以得见道故,不被四禅八定境界所惑,知四禅八定皆是增上心学;增上心学能使佛子起诸威德力用,乃至降伏诸天,然不能令吾人出离三界;此增上心学虽不能令佛子出三界,而能助佛子出三界,以能降伏三界惑故,是故菩萨三地修学四禅八定等。凡夫以具足四禅八定增上心学故,但得三乘见道之一种,即能立时取证灭尽定;以得灭尽定故,成俱解脱 | admin 2020-06-08 |
|
| 但是这样下来五、六年了,有没有结果?没有!甚至于我们有人悟了以后还去大陆找元音老人灌顶呢!元音老人是个常见外道,因为落在意识心中,以离念灵知的意识境界作为证得真如的境界,连明心都没有;那你明心了的人还去找凡夫帮你灌顶,这么颠倒!这就是见地没有发挥出来,还没有明心者所应有的功德,还没有离开众生相;所以说我们一定得要很明显的破邪显正,我们破了我见与常见 | admin 2020-06-08 |
|
| 初住位是修布施,你们没有办法做法施,那你就做财物的布施;二住位严持戒法,……乃至六住位熏习般若;那你破参的时候就进入了七住位,七住位之后得要继续修学,锻链功夫,准备眼见佛性;后来你眼见佛性了,就进入第十住位,就是《大般涅槃经》中佛所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但是从初住位到十住位都还是习种性人。习种性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他的习性还很重,因为他 | admin 2020-06-08 |
|
| 但是将来到达慧解脱时,平实却要请求您回小向大,重新生起一分思惑、留惑润生,来修学成佛之道——佛菩提道,成为留惑润生的菩萨道实行者,您就对平实没有负恩了。关於佛菩提道,请您直接阅读平实所造的其余诸书,就会知道如何入道了!如何是上面举示的心解脱及慧解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圣弟子清净信心,专精听法者,能断五法,修习七法,令其满足。何等为五?谓 | admin 2020-06-08 |
|
| 因为睡眠中,没有向外攀缘五尘境,只有独头意识在自心所变现的内相分中游戏,或者只有意根在暗劣的法尘中保持警戒状态;因此在佛门当中,诸佛菩萨常常会诃责睡眠盖,令弟子们警觉生死无常,应该要减损睡眠,使心不为昏暗所覆盖。譬如,根据《楞严经》的记载,佛世时的阿那律尊者,刚出家的时候常爱乐睡眠,在听法时常常打瞌睡,于是遭到世尊的诃责;尊者因此而心生惭愧,于是七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