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38集五阴的概略内涵(三)正娴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您正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的最早根据》单元。透过本会亲教师的解说法义内容传达正法,闻熏正见、思惟正理,可以种下学习正法的因缘,欢迎您收看。我们再继续上集所谈论的“五阴略说”内涵。一般学佛人初学佛 admin

2019-04-24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42集五阴与五盛阴之差别正钧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上一次《三乘菩提——阿含正义》(一)之中,已经先探讨了“识阴不能去到后世”的原因,提到了在阿含诸经之中,常常可以看到“识,因缘故起。”(《中阿含经》卷54),说的是识阴六识都是“有缘则生,无缘则灭”的因缘所生 admin

2019-04-24

 菩萨则透过五阴我虚妄的观察,尤其是意识我的虚幻,因而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成为声闻初果的须陀洹,并透过参禅的功夫,证得一切有情真心如来藏之所在,成为菩萨初果人。菩萨现前观察的结果,知道我是虚妄的,可是我存在的当下,还有一个真实我,名为如来藏,与我同时同处在一起配合运作;这个如来藏本身不生不灭,却借着种种缘出生了生灭不已的我,所以 admin

2019-04-24

这因缘果报,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不会因贵贱而有所区别!”看到了大猪会笑的原因是:佛陀过去世在行菩萨道时,曾有一世生为一位三宝弟子。每逢六斋日,便会到佛寺听经闻法,精进行道从来不敢懈怠。因为崇信三宝,平日奉行佛法,行善不倦,又坚守五戒,因而感得在佛世出生,蒙佛说法而出家修行,从此生生世世奉持不懈,因此德行、福慧日渐增广,而成就无上的佛果。那时, admin

2019-04-21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 admin

2019-04-20

  《六度集经》  卷第六(七一)弥勒为女人身经(佛经原文如下,白话翻译在后)昔者菩萨。为天帝释。位尊荣高。其志恒存非常.苦.空.非身之想。坐则思惟。游则教化。愍愚爱智。诲以智慧。精进无休。睹其宿友。受妇人身为富姓妻。惑乎财色。不觉无常。居市坐肆。释化为商人。佯有所市。至妇人前住。妇人喜悦令儿驰归。取独坐床欲以坐之。商人乃熟视妇人而笑 admin

2019-04-19

九毁菩萨梵行。十起常边见人死为人。如是十业获报畜生。复云何业获报饿鬼。有十种业。云何十业。一耎恶身业。二耎恶口业。三耎恶意业。四贪吝财物不行惠施。五起大邪见谤佛因果。六我慢自恃轻毁贤良。七障碍他施。八不恤饥渴。九悭惜饮食不施佛僧。十他获名利方便离隔。如是十业获报饿鬼。复云何业获报人间。有十种业。何等十业。一离杀生。二离不与取。三离非梵行。四离虚诳语 admin

2019-04-18

八百罗汉,得菩萨道。诸天龙神,是时树下,清信士万二千人,清信女六千人,悉履道迹。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得阿那含道。天龙鬼神,世间人民,闻佛说法,皆言善哉。即起作礼,遶佛三匝,欢喜而去。】(《大正藏》册17,页563中19-页564,下20)---原标题《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admin

2019-04-18

html地藏菩萨教我们如何帮助亡故亲人超度、灭罪?http://www.sanmodi.cn/club/show-4818.html死后七七四十九天的事http://www.sanmodi.cn/club/show-851.html下一世我们会去哪里?http://www.sanmodi.cn/club/show-835.html什么是了“生”脱“死”?死亡的过程是怎样的呢?http://www.sanmodi.cn/club/show-4812.html冤冤相报何时了?http://www.sanmodi.c admin

2019-04-17

也就是说,阿赖耶识的体位,祂的函盖面很广,乃至初地到七地的圣位菩萨由于起惑润生的缘故,所以也都还是在阿赖耶识位。第八识心又叫作异熟识,譬如解脱道的无学位圣人阿罗汉与辟支佛,又譬如八地以上的诸地菩萨,包括等觉菩萨也都含摄在异熟识的范围。佛地的第八识心叫作无垢识真如,不再称为异熟识,因为佛地已经没有异熟果报,已经没有种子变异而熟的现象,也就是已经完全究 admin

2019-04-17

83大悲咒(拼音版)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乃至“说是语已,于众会前合 admin

2019-04-16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第八识颂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admin

2019-04-01

佛陀这个开悟明心,是最后身菩萨的开悟明心,所悟的境界绝对不是我们在菩萨位阶七住位的开悟明心,是属于大彻大悟、完全了悟的状况!当祂开悟明心的时候,会发起大圆镜智,并且同时会具足上品的妙观察智和上品的平等性智。大圆镜智对应第八识如来藏;上品的妙观察智对应意识;上品的平等性智对应意根。这三品智慧发起具足的同时,佛陀也将从七地入八地时所刻意生起的一分俱生微 三摩地

2019-03-06

”实证之诸佛与诸菩萨之现观悉皆如此,无可置疑;唯有凡夫生疑乃至误会,以不解故唯凭臆想猜测,故有种种谬说。 例如昔时圣严法师说应该要灭除阿赖耶识,才能证悟,应系被香港故月溪法师著作所误导;圣严当众演说之后还整理成文字落实于书中,不唯成就谤法大罪,同时误导广大学人,其过不可谓轻。所以者何?谓若能灭如来藏阿赖耶识者,岂非故谤如来说法虚妄耶?如来 admin

2019-03-04

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弥勒(Maitreya),又译为慈氏,从姓而称,其名为阿逸多(Ajita),义译无能胜。公元前六世纪人,与释迦牟尼同时,本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据《一切智光仙人经》介绍,弥勒过去值弥勒佛(慈氏佛)发愿名为弥勒,值佛说慈心三昧经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弥勒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他 admin

2019-02-21

这表示说如果你回向心常常去做,常常去发起的话,那么就会有助于你以后能够发起菩萨的种性,这是回向心。第八信位则是护心。护心有些人把它解释成摄护自己的心念,但是这个摄护自己的心念,其实跟后面的戒心有所重叠,所以其实我们在这里的看法,护心的部分,反而不如应该要做珍惜维护佛法来得更恰当。护心,就是护念自己的菩提心,不再受世间法的引诱或者挫折而影响,能够坚定 admin

2019-02-20

他们得要在蕴处界等事相上,凭著断我见、断我执、断我所执而舍弃六尘中的各种劳累;但这种修行方法是与法界实相的真理无关的,而且也是一世便能成就的解脱果,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的佛菩提果不同,所以文殊菩萨评论说:“非是长修学;”说他们的修行法门,不是长久修学才能完成的佛菩提道圆通法门。(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十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 admin

2018-12-27

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即是般若所说“非心心、不念之菩萨心、无心相心”故,亦即是《阿含经》所说“名色缘识”之识故,亦即是阿含诸经所说“涅槃之本际、实际、(真)我、如来藏、有分识、穷生死蕴”故。(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三刷)由如来藏空性才能有空相 而祂所出生的一切法 admin

2018-12-27

如果他没有入无余涅槃而回心成为菩萨,死后重新受生时又证悟“此经”而成为实义菩萨了,他的“此经”在他这个菩萨身上,还是同样一相而不改变。将来成佛了,他的“此经”金刚心如来藏还是一样都不动心,永远都是这么一相,叫作真如相。(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7月初版首刷)十方如来示现入无 admin

2018-12-27

是年秋,居足木,余手析印度论师札冷得缕歌集,至佛菩萨与金刚母句,于是梦非梦景相中,莲师受会供竟,为设胜观自在坛,特为余灌顶;勾召地主神女“那米抬木”来;忽一女子,高平山顶,渐近渐小,变现各种形相;莲师结其誓愿印,令现本相;女乃收摄变化恍然现一端严妙龄女,肤桃红,月貌花容、年甫二八,发黑润,如本地女;珍宝……极其炫目,衣饰皆类后 admin

2018-12-27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