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是他的体性却是甚深微妙、寂静微细,虽然就在有情的身上,但是却非常的难以察觉,并不是世智聪辩的人能够用寻思可以测知的境界,而是只有七住位以上的真实义菩萨才能够自内所证的智慧境界。当七住位以上的菩萨找到自身的如来藏心之后,就能够时时现观他的体性以及作用,也能够确定他是不生不灭的,是从无始以来就一直存在著,不曾有一刻中断过,所以说他是实相法界,是本不生 admin

2018-08-16

菩萨修行的法门当中,以四摄六度来看,布施这个法,无论在摄受众生的方便善巧,或者修学能度过生死到彼岸的法门,都是最先要去实践“布施”这件事。次法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三论内容,诸佛说法度众,也是先从布施来开始教导弟子。《大智度论》中说:“一切诸佛说法时,檀波罗蜜为初门。如经中说:“佛常初为众生说布施,说持戒,说生天,说五欲味。先 admin

2018-08-15

菩萨们想要在佛菩提路上顺利前进,一定要知道:我们绝对不能远离三宝及善知识,这是修学能够成功的基本条件。我们也可以再从道理上思惟:“自己是自愿受戒的,也发心要在戒法及佛道上能够成就,而自己也是深信因果的。那如果犯戒作恶,岂不是将来要去承受恶业的果报,或者落入三恶道中;那与自己当初设定要成就佛菩提的目标,岂不是违背了吗?”因此有智慧的人,不应 admin

2018-08-15

】至心施等四种果报,已经在前一次的菩萨正行之中,跟大家约略提过了,接下来就谈一谈如法求物施的果报。世尊在这里开示:“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前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举例而言:假如过去世布施,所得的财物不是如法所得,这个包括说要布施所得的财物,可能是偷盗物、圣遮物、众共物、三宝物,施一人回与多人,施多人回与一人,乃至恼他人而得、诳他 admin

2018-08-15

再者,此处为什么世尊开示的是“未来无量世中”,而不只是说“未来世中”?因为这部经是菩萨《优婆塞戒经》,是为菩萨所宣说。既然讲的是菩萨法,再加上说,施主为说断除瞋心的法的同时,应该也会有第二位或者是更多位的菩萨也在听法,随着每一个人断除瞋心,得成上色的因缘成熟的时节,种种的差别不同,施主辗转得到一分的果报的时劫也就不同了。然后最主 admin

2018-08-15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和大家谈谈:菩萨具足福智庄严之后所生的法相。上次说到,菩萨具足福智庄严之后所生的七个法相中,谈到第五个法相:获菩提心。讲的是在亲证了佛菩提道的时候,也会分证解脱果,而这两者其实是汇归于唯一佛乘之中的。接下来谈谈第六个法相是:心不放逸。因为菩萨有了上次所说的自知罪过 admin

2018-08-15

阿弥陀佛!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和大家来谈谈“菩萨为什么应观福田与贫穷田而布施?”知道菩萨有了福德与智慧庄严的妙用之后,接下来,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 admin

2018-08-15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要和大家来谈谈:什么是“菩萨的庄严”?在《优婆塞戒经》卷第二中,有一段经文是:【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萨自他庄严?”佛言:“善男子!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优婆塞戒经》卷2)先说说“庄严”这一词 admin

2018-08-15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我们今天要继续跟各位来说明“菩萨正行”。我们所说明的菩萨正行,是依着平实导师所着的《优婆塞戒经讲记》为依止。后面的十集里面,我将要跟各位说明的是〈发愿品〉第七,还有〈名义菩萨品〉第八。在〈发愿品〉第七里面,我们又有两个部分要跟各位来作说明:第一个,是菩萨应如何发愿是为智者;第二个,是菩萨具足哪些条件,得名为法财长者?我 admin

2018-08-15

布施虽然只是次法,却是世间或世出世间都不能缺少的福德;乃至到了等觉位菩萨,都还要百劫修相好而作大布施——无一时非舍命时,无一处非舍身处的尽舍外财、内财,一切无不能施;等觉菩萨在这百劫期间受生的目的都是为了施与众生,如此方能圆满等觉位,成就未来佛地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大功德与大福德。因此,学佛的佛弟子们!对于布施,务必要确实的认识 admin

2018-08-13

如果有人希望供养诸佛菩萨贤圣,但现前实无诸佛菩萨贤圣现在前得受供养,若能以此供养诸佛菩萨贤圣的至诚心来供养孝顺父母,那么,诸佛菩萨声闻缘觉等贤圣就像是已住在家中了6。」众比丘们听完佛的开示之后,向佛禀白说:「如来您是三界至尊啊!您为弟子们所开示的,真是闻所未闻极为希有难得的恭敬父母的法道啊!」佛说:「不但是在今日极为稀有难得地恭敬父母,在过去世也是 admin

2018-08-13

《优婆塞戒经》卷2〈自他庄严品第11〉: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量世中慈心不杀,以是因缘获得长寿。”本节主要从放生的观点来谈无畏施,佛经中也提到说菩萨应以慈心行放生业,如《梵网经》卷下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 admin

2018-08-13

菩萨修行如是二施,为二事故:一令众生远离苦恼、二令众生心得调伏。善男子!复有三施︰一以法施、二无畏施、三财物施。以法施者,教他受戒出家修道白四羯磨,为坏邪见说于正法,能分别说实非实等,宣说四倒及不放逸,是名法施。佛陀说,布施除了财布施外,还有法布施。财布施唯得财宝报,但佛法的布施,后世却可以得到财物及佛法上的两种回报。菩萨修这二种布施的目的,一是为 admin

2018-08-13

不过,在对治瞋习这一个部分,我们要很注意的一件事情就是:一个菩萨行者,不可以随便对人起瞋,因为“故瞋”是菩萨的重戒。如果说,你这一个瞋是对自己瞋,什么叫对自己瞋呢?就是说:我这件事情怎么又做不好了!我事先应该怎么样。所以这样的一个瞋,它是有一个检讨改进的效果。但是,如果这个瞋是一向对著别人的话,那就是一个不好的重戒的行为可能会呈现。接著我 admin

2018-08-13

也就是说,菩萨因为开悟明心证得法界实相后不落两边而行于中道,并且以大悲心来修福布施;菩萨作这样的布施,虽然所布施的物品与他人相同,但是福德却会随著菩萨心的优劣而不同。譬如,舍利弗布施给佛一钵饭,而佛陀把这一钵饭布施给狗,请问这两个人谁得的福德比较多呢?答案是:佛陀布施给狗的福德比较大。虽然狗是贫穷田,但是因为佛陀是最上的功德田,所以施主的殊胜会让果 admin

2018-08-13

有了煖位之后,对于这个菩萨来说,他还要再更进一步去进行重观。也就是说,在初步创观的时候,在第一次观察的时候会发觉说,我们明明境界是真实,可是佛法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也是非常的正确。所以在一般人、世俗人的领受里面,所有的境界都是真实的;所以说他会去在乎:“哎呀!过去多久之前,某某人对我怎么样啊;哎呀!那件事情怎么样……”他永远念念不 admin

2018-08-10

但是他的体性却是甚深微妙、寂静微细,虽然就在有情的身上,但是却非常的难以察觉,并不是世智聪辩的人能够用寻思可以测知的境界,而是只有七住位以上的真实义菩萨才能够自内所证的智慧境界。当七住位以上的菩萨找到自身的如来藏心之后,就能够时时现观他的体性以及作用,也能够确定他是不生不灭的,是从无始以来就一直存在著,不曾有一刻中断过,所以说他是实相法界,是本不生 三摩地

2018-08-10

菩萨寻觅世间一切的学问法门,都无法解开对生命的疑惑,无法解脱生死,想要成就无量的善法却不得其门而入,直到值遇佛法之后,总算能够亲证生命实相,亲见无我空性,一切善法才能够得以实行亲证。受持三归依之后,并发起四宏誓愿,这是发世俗菩提心,因为初步的理解到,在佛门之中的菩萨修行,心中时时刻刻常生大乘善信,虽然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而诸佛是已成之佛,勇猛的发菩提 三摩地

2018-08-10

如达赖喇嘛自诩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藏地的一些统治者要么自称是阿弥陀佛化身,要么是普贤如来化身,甚至大清皇朝的一些皇帝诸如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也自以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有了佛菩萨庄严神秘的外衣,其统治效果当然更上一层楼了。又流行、传播四海之内莫非臣民的观念,被统治阶级的广大民众能反抗集佛菩萨与皇权于一身的皇家天下吗?当然不能!只有崇 admin

2018-08-10

天魔示现时很荘严,绝对不会输给菩萨。他如果示现青面獠牙,你还会听他的吗?人间如果有正法一直不停的流传、不但人类可以有安定的身心依止,并且诸天欢喜,特别是欲界诸天,欲界诸天之中又以忉利天为最。为什么他们欢喜?因为他们发觉:人间只要有正法常住,魔子魔孙就越来越少,忉利天的敌人就越来越少,他们的敌人就是天魔波旬与徒众。不但了义正法的广大弘传是如此,即使是 admin

2018-08-1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