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菩萨行,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追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而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所修学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六度以及四摄等法,以及所应该圆满成就的无量功德等等。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 admin

2018-08-07

大乘的佛菩提法中,诸菩萨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佛智慧而开悟明心,证悟第八识如来藏;进而修学佛菩提的无生法忍,最后证得无上佛果,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度化众生出离生死,是名大乘,但是佛菩提的般若实相及无生法忍的智慧却不共二乘。既然是修证的内容有所不同,就有必要清楚的了知您所修的法门是哪一种?三乘法门的内容有异有同,哪些是同?哪些是不共二乘的?皆要 admin

2018-08-07

所以,世尊方便施设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是为了逐步引导众生来乐于布施,培植基本的福德,去除贫困、增长资财;并且学习与众生结善缘,种下菩萨悲心的种子。并且要持守五戒十善,去除恶业的障碍,累积修学佛道的资粮。因为无论是想要解脱,证得声闻果或缘觉果,还是菩萨的佛果,都是要修十善业的,所以说十善业道也是修学三乘佛法的基础。例如,佛陀在《十善业道经》中说:&l admin

2018-08-07

末学在三十几岁时,或许因为宿世学佛的因缘力,所以刚接触到佛法就一头栽了进去,跟著前辈们吃素、受菩萨戒、作义工,忙得很充实也很快乐,甚至也把家人都带了进去,拉著同修和三个孩子,一有空就往山上寺院里跑。1992年,同修在帮忙修缮寺院屋顶时,摔了下来而不幸往生,此后就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路程煎熬著末学,那可真是个巨大的考验!同修走了以后,由于家族的反对,不但使 admin

2018-08-06

所以天魔外道他可能是长得慈眉善目的喔,可能对人家讲话也是温言软语,可是我们要从他所说的道理,从他所要教导众生去做的事情,来判断说他到底是佛、菩萨呢?还是天魔外道?所以天魔外道跟佛也就是说我们前面所说的这个“迷信”--这个神佛的迷信--到底哪一个是神?哪一个是佛?我们修学佛法一定要把它弄清楚,也就是我们要把神跟佛到底他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要把 admin

2018-08-06

某些修禅的人认为念佛人大多心向外求,求佛、求菩萨,只知念佛,不知内摄,不知开发自己本具的佛性。某些念佛人则认为修禅人狂妄自大,不知念佛法门可以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凡此皆因末曾深入禅与净土的各种法门,而生误会。以致教内互动干戈,或者言语批评,或者写文章,打笔仗,让教外人士看笑话,也使某些即将学佛的人,因而退心,转入外教去了。这便是断人慧命,罪过极大。 admin

2018-08-06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源自“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五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此经乃是修定学禅者必读经典,简称“楞严经”。经中二十五位菩萨各述自己的修行方法,其后由文殊师利菩萨评论,认为对于此世界众生而言,观世音菩萨之耳根圆通法门最为殊胜。唯时至今日,去圣日远,而社会型态亦逐渐转变为繁忙多事的生 admin

2018-08-06

因此许多菩萨也更加积极于无相拜佛定力的修学,就有菩萨问:“能不能用九住心,来作无相拜佛的入手处呢?”其实是可以的!因为每一个人在修定的时候,会依于他的习气、会依于他的心念,而有不同相应的法则。我们今天就以弥勒菩萨所开示的九住心来看:如何依著这个九住心,来调我们无相拜佛的忆念的这一个心念?修止观,一定要有定的功夫,才能够作如实的观行,这是一 admin

2018-08-06

譬如众生畏惧死亡,菩萨应该持戒清净不杀害众生,而让众生免于死亡而无所畏惧;又譬如众生有难,菩萨应该帮助他度过难关等等,这些都是无畏施。这三施是菩萨应该去做的,而且还要努力去做;这是因为六度万行的第一度就是布施,如果不去布施,想要成就布施的功德来庄严自己,那是不可能的事!既然连布施都不肯做,更遑论能够成就其它持戒等五度,乃至未来能够明心见性了。从这个 admin

2018-08-05

可是因为众生在这些烦恼中造作恶业,导致有这个五阴十八界的出生,那这些五阴十八界的出生,都是因为造这个生死业而有,可是呢,却是由他的自心如来帮他出生;那么实证这个自心如来的菩萨,能够观察说这些五阴十八界等等功能,都是如来藏自己本来具足了这些功能、功德,那由祂现起的这些功能、功德,当然也跟祂一样都是真实如如。所以呢,以如来藏本身的法性来看,因为是真如无 admin

2018-08-05

这个故事及其背后所显示的道理,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行菩萨道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要救护众生,而护持正法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因此菩萨们必须要能够区分正法与邪法;而当然对于像似正法更要留意,因为它是一般众生所难以分辨,也是最容易让众生误信而断了法身慧命的。这个故事,主要是因为尊者摩诃迦叶,有一天他在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从禅坐中出定,便起身前往佛 admin

2018-08-05

菩萨经过这样历程就会知道说:我对于世间的一切法,我都把它分一些项目等等,这些实际上它的根源都是因为“我”,都根源于我见,所以菩萨应当先断除世间我的我见。断除世间我的这个我见就是说:对一切事务不再用“我”的分别心来加以考虑,而是应当用菩萨如何在世界中、在这个世界安立的角度,拿来作思量。世间需要工作,我也随顺这世间来工作;世间需要大 admin

2018-08-05

未来世,大德又遇到这些众生,因缘和合,八识田中种子起现行,对大德弘扬正法之举,势必造成障碍,若今世小怨,来世难说不成大怨,则大德仇人满天下矣…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喔!(2)建议大德,放下万缘,加行用功;若证圣道,当以证量,摧邪显正,证明所说之法为正法,转变不信者之心识;不然大德之教,随汝身灭即灭。除非有相同或更高之证量者,接续大德之教,否则大德之 admin

2018-08-05

这些现象与结果,很多人都经歷过,不是吗?同样的道理,菩萨应该多与众生结善缘;因为结善缘的结果,未来见面时种子会相应,他不会排斥你,反而喜欢与你接近。所以说,菩萨在佛菩提道上,应该多与众生结善缘,不要结不好的缘,未来才能迅速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既然已经知道,与众生结下善缘或者恶缘将来会有不同的果报;接下来要探讨:如何与众生结善缘,而不要结恶缘。在经中 admin

2018-08-05

也就是说,他可能一刹那就可以度过一劫,更像地狱业道过来的,出生于天界的天子们,一下子就从凡夫地成为十地菩萨,所以佛道不可思议!因此你如果是这样来看的话呢,你确实是可以建立众生的功德性。所谓建立众生的功德性是说,你是以众生的这个能够建立他自己本有、本具的功德,来作为考虑,他将来自悟之后,可能成就了,就一下子跑到我们的前面了,这样我们就算是替他建立不错 admin

2018-08-04

可是菩萨总是会想,这些境界法要舍弃,真的是很难,而我们在这里说的:是心舍,不是身舍。我们可以讲白一点,释迦如来现在也有在注意你,但是我们不说是监视你,如来是很关心你。所有全部的如来都很关心你,因为佛佛道同。那你知道全部的如来有多少?经典说是无量无边的阿僧祇的数量那么多,就是没办法计算的意思。这么多,那每一位都很关心你,那每一位都会注意你。你如果要警 admin

2018-08-04

颦蹙相就是皱眉头,菩萨常常这样的话,人家心里面就会讲,这个叫大乘法,哼……,心里面会产生不满。菩萨呢,要在许多的场合,因为讲法的时候不太一样,但是你是在接众的时候,那你一定要笑脸。在佛世的时候呢,菩萨有一个相貌体性,就是他一定是容色熙怡,熙就是像阳光一样,就是阳光和煦,温暖的阳光照射,如此怡然自得;然后呢,他一定是还没有讲话,还没有来问 admin

2018-08-04

所以,这样来看的话呢,“转依”,它不是一个名相,说来似乎也不困难,就是我们常说的,就是你要甘愿一点,就是要做菩萨啦!菩萨呢,就是坏事向自己,好事向他人。所以在这些次法上,佛经里就也不需要特别一条一条地来讲。但是如果讲菩萨的科目的话,还是会有的,但是一般你并不一定会去意会到。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你看有的经论它 admin

2018-08-04

摘录于《甘愿做菩萨》 (原标题:珍惜福报修学正法) admin

2018-08-04

各位菩萨!您也许想问:“奇怪了!祂明明收藏了我无量劫来所熏习的染污种子,祂的体性应该很脏才是,应该是不清净才对啊!”其实不然!祂的体性照样是清净性的,不曾丝毫改变或减少祂自体的清净性,但这却是只有证悟的菩萨才能现前观察而了知的,所以才会说祂很难了知。从以上说明,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胜鬘经》会说这个自性清净心不接触烦恼而有烦恼染污。经过以上的 admin

2018-08-04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