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而解脱道并非只有二乘人修习大乘通教,别教初地至六地满心菩萨也是这样修、这样子断,这样子来证是修学佛菩提必经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进一步转易异熟识成无垢识真如,法无我智圆满究竟,成就四智圆明,具足四种涅槃,究竟成佛。因此由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修证过程,转易第八识含藏的内容,分段圆成佛地真如,这个过程就称为真如缘起。而由凡夫地的因地真如阿赖耶识转成究竟果地的 | admin 2018-08-04 |
|
|
而能够如理的持咒圆满,乃是九地菩萨修学的无生法忍、四无碍辩功德,也就是九地菩萨能证、能解、能知、能修大乘诸法的总持,因此证得四无碍辩的广大功德,以此于法、于义、于辞、于乐说普皆无碍的总持门功德,而能够无私无我的广利众生普雨、法雨,成就力波罗蜜多,这样才是真实圆满的持咒者,否则与这理持完全相反,只求消灾解厄,甚至发财、治病,都在世间法上用心,想要实证 | admin 2018-08-04 |
|
|
什么是陀罗尼;陀罗尼就是咒,像学佛人普遍熟悉的〈大悲咒〉,全名就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亲光菩萨等所造、玄奘菩萨翻译的《佛地经论》中就详细定义说:【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于一法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中持一切义,摄藏无量诸功德故,名无尽藏。……云何唯于一法等中普能任持一切法 | admin 2018-08-04 |
|
|
这八个心的功能,以及辗转出生的一切法,马鸣菩萨统统把它们叫作“有法”。为什么有法又叫作一切众生心呢?因为这是一切众生所会显现出来的心。人类是这样子、狗也是这样子、蚂蚁也是这样子。因此我们看到了猫、狗等动物,不要以为它们都笨笨的什么都不懂,其实它们和我们一样有八识心王,你在想什么它大概也知道,你板起脸来它就夹起尾巴躲到旁边去;它只是无法以语 | admin 2018-08-04 |
|
|
一个人如果贪名,他对于名闻利养不舍,就跟我们之前刚刚说了“菩萨造论的因,都只是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绝对不是为了求自己的一个饮食、医药、衣具供养这一些,乃至求自己的名声而来写作任何论而来破斥邪说、护卫正法,菩萨绝对不是起这样的名利想。因为这样子的名利想必定是远离佛法实证,所要实证的人无我、法无我。一个我见深重、我执深重的人,他已经远离 | admin 2018-08-04 |
|
|
贤劫千佛最后成佛 韦驮尊者,又称韦驮菩萨,韦驮菩萨驱邪魔护佛法,韦驮菩萨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神话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神之一,被誉为佛教中的神形太保,以善走如飞著称。也有守护寺庙出家人的用意。 韦驮菩萨是贤劫中最后一尊佛,他在过去劫里跟释迦佛他们同为转轮圣王的千子,转轮圣王他有一千个儿子,同为千子同为兄弟。然后这些千子学佛之后各个发愿 | 三摩地 2018-08-03 |
|
|
另外,对于佛门乘愿再来的菩萨们而言,当看到和自己有缘的父母正在和合的时候,他们不会起贪爱心,而是起乘愿再来要救度众生的悲心,以此悲心的作意,而逐渐趋近入住母胎。以上是佛门大乘菩萨入胎的过程,属于投胎到人道的菩萨乘愿再来的“正知入胎”。以上,在有情众生生死轮转的六道轮回之中,关于中阴身现起以及当中的境界,我们已经说明了天道、地狱道、畜生道以及人道四种 | 三摩地 2018-08-03 |
|
|
是善男子、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在这里我们举这一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面提到的这一个“系念思惟念佛法门”来告诉大家,其实大家是不用担心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是清净信的善男子、善女人,能够信受因果、信受 | 三摩地 2018-08-03 |
|
|
所以,玄奘菩萨对此非常感慨,故云:“若不破邪,无以显正。”如果不一代接一代地努力破邪显正,佛法就不可能延续到七千年后,将会提早灭尽。 法义辨正,古已有之,就连释迦世尊,都曾经踵随六师外道身后,至古印度的各大城,一一破斥他们; 后来的提婆、如来贤等人,也和佛一 | 三摩地 2018-08-02 |
|
|
如是继续盲于般若实智,有何亲到处?更有学人认定见闻觉知心能动、能转、能作一切事,故觉知心即是法王真心;殊不知一切举止行动皆是风大所转,行阴所现,正是无表色,正是生灭法;行阴由有色阴方有,若论色阴、行阴、动转,皆是五阴所摄的虚妄法,无一真实,焉得谓动转行阴即是真实心?又如圣玄奘菩萨的〈八识规矩颂〉中说意识心的特性:“动身发语独为最。”所以动 | admin 2018-08-01 |
|
|
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中说:所言觉义者,谓心体(如来藏)离念。离念相者(法离见闻觉知),等虚空界,无所不遍(遍一切处、遍一切地、遍一切时),法界一相(真如相);即是(等于)如来(佛地)平等(因地心即果地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如来藏---本来自性清净觉相)。何以故?本觉义者(如来藏自住境界),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破无始无明初次悟入),即同本 | admin 2018-08-01 |
|
|
我们唯有能够实证这个因果的所依、法界的事实,透过实证祂以后,你可以现前去观察这个法界的事实,而能够修正自己的心行、口行、意行;随于这个法界实相心的事实,能够调整我们的身口意行,转依于如来藏的真实性、如如性,能够来行菩萨道。这就是大乘入道,能够进入内门。所以说,如果你没有实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就不能成为大乘的入道(者)。可是为什么说要实证如来藏才是大 | 三摩地 2018-08-01 |
|
|
真实如来藏目录序第一章依妄心之间断,证有如来藏……………………………001第二章依有情能忆念之有记心,证有如来藏…………………017第三章由因果证有如来藏……………………………&helli | 三摩地 2018-08-01 |
|
|
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与我无异……我观诸众生,婴苦亦如是,身怀如来藏,而不自觉知;是故告菩萨,慎勿自轻鄙,汝身如来藏,常有济世明;若勤修精进,不久坐道场,成最正觉道,度脱无量众。佛说:善男子!我看见众生被种种无明烦恼所系缚,于无量生死中头出头没,无有尽期。这些众生虽然被无明烦恼所覆而长久的住在无明暗夜中,但他们身内的如来藏,还是和我 | 三摩地 2018-08-01 |
|
|
为诸菩萨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有情住持遍满甚深理趣胜藏法门。谓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4、实相般若波罗蜜经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尔时世尊复以一切如来为众生依怙相。为诸菩萨。说一切众生依怙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一切众生是如来藏。普贤菩萨体性遍故。5、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众生悉有如来藏三宝于是现世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6、鼓经卷下宋天竺三 | 三摩地 2018-08-01 |
|
|
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阿弥陀佛!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所推出一系列电视弘法节目,名为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在这个主题之下里面有很多子题,今天谈的子题是:长生不老药如来藏。世间人都知道,有生必有死,生与死是很自然的一件事,犹如花开花落一样,没有差别;所以,世人应该以平静的心态来看待此事。可是在世间上,仍然有许多人对生与死产生了颠倒见,认为出生了是一件很 | 三摩地 2018-08-01 |
| 《菩萨善戒经》12.《分别善恶报应经》13.《受十善戒经》14.《大乘本生心地观经》15.《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1.《楞伽经》十卷本,卷八,遮食肉品第十六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我所说尚发慈心、捨肉不食,况我弟子行善法者,当听食肉?若食肉者,当知即是众生大怨,断我圣种。大慧!若我弟子闻我所说,不谛观察而食肉者,当知即是旃陀罗种,非我弟子 | admin 2018-08-01 |
|
|
|
妇人听了很高兴,入了舍卫城街巷里,向每户人家问:你家里有没有从来没有死亡的人?如果有的话,跟你们借个火回去!请问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你想这位妇人会成功吗?想也知道,当然不会成功嘛!所以,这位妇人最后败兴而归,并向佛禀白最后的结果。佛藉着这个机会向妇人开示生死无常以及应该培植福德的道理,可惜这位妇人很执着,一直无法释怀。佛看到这个情形,于是变出大火来 | 三摩地 2018-08-01 |
|
|
关于有情众生舍寿时的过程,在弥勒菩萨所著作的《瑜伽师地论》卷1中,有开示有情众生是如何舍寿的,其大意是说:当生命将结束时,造恶业的人先从头部开始生起冷触,也就是阿赖耶识从头部先开始舍离,慢慢地往下舍离,而使冷触到达心脏处。阿赖耶识舍尽头部时,意识已经消失;在舍离头部的整个过程之中,死者是住在恶业所造成的恐怖境界逼迫之中,这时死者的心会非常混乱 | 三摩地 2018-07-31 |
|
|
但是我们看佛陀所开示的经典中,其实处处都不断提到正法与外道法的差别,就如同玄奘菩萨所说:“若不摧邪,难以显正。”一定是要摧邪显正,把正法和邪法之间的差别说明清楚,这样大家才能够了解什么是正法,也才不会被邪法所误导。因为,佛陀的正教本来就是甚深微妙,很容易被错会了。所以,世尊才需要花上四十余年的时间,来把三乘菩提从浅到深,逐步地解说清楚。而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