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缘觉菩提所思惟观行之内涵,虽然不异于声闻菩提之蕴处界苦、空、无常、无我、诸法因缘而起其性本空,乃至十因缘以及十二因缘等等,然以偏于因缘观者为多;又因其不由他闻,乃自行思惟观行而觉证,因此独觉的智慧大多深利于仅修四圣谛解脱道的声闻行者。若于佛世时经由佛陀教导因缘法而悟入缘觉菩提者,则也通称为声闻,以仍是由于闻佛音声而得证入的缘故。佛菩提也就是大乘菩提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阿含经》中说灭除三行就成就了二乘涅槃而解脱于三界生死,因为灭除了身行、口行、意行,就表示五蕴、十八界全部都灭尽了,那就是入无余涅槃了!这入灭的阿罗汉从此永离分段生死,即使穷尽最胜妙的天眼通,也无法看见他何时还会在三界中出现,因为他已经灭尽蕴处界而不再受生了!又,三法印中诸行无常的行,同样也是指身行、口行、意行,只要是行阴所摄之行都函盖在内。 | admin 2020-02-18 |
![]() |
第二章十八界总说佛法中常应学人之根基而将诸法依不同分类方式说为阴界入,而所谓阴界入是指五阴、十八界、六入;有时说为蕴处界,也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学人应以十二处来了解六入,经由对十二处缘生本质的了解,才能了知六入的虚妄性,才容易证知五阴(尤其是识阴)我及我所的虚妄本质,而不再将之误计为真实法,因此而能成就解脱之道。由于必须以十二处为基础来说明六 | admin 2020-02-18 |
![]() |
」由于这个实相,才能出生表面上所看见的蕴处界等世俗法。如果没有背后这个实相金刚心的常住,就不可能有被生的五阴十八界等法出生,那就谈不上五阴等世俗法的缘起了。[5]克勤圆悟大师说:《金刚经》中所说底金刚,是譬喻说万法的本体很坚固,所以一切物都无法毁坏他。而他能够有种种利物益生的作用,所以也能够摧毁一切物。[5]《地藏菩萨本愿经》里的觉林菩萨偈以工画师来概括 | admin 2020-02-18 |
![]() |
他们认为意识为不生灭之心,落入常见;以缘起性空之名相概念为实有法,认此概念为永生不灭,又落入无常生灭之法;因为缘起性空的慨念与法相是缘起法,不是本来自有的,是学佛以后才生于心中之法,是依于蕴处界而有之缘起性空。他们认意识为真,意识却是断灭之法,死亡就没了。而且活着的期间:出生到死之过程中,每晚断灭,所以又具足断见。这是密教里的黄教宗喀巴等人的应成派 | admin 2020-02-18 |
![]() |
也是声闻人听闻世尊的开示,用四圣谛、四念处观、八正道等法来观察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法虚妄,因此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成为声闻初果的须陀洹;乃至断了五上分结;也就是断了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痴,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而入无余涅槃,处于无余涅槃本际极寂静的境界中,永远不再在三界中出现。由此 | admin 2020-02-18 |
![]() |
前面已说明《心经》有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心经》最主要的宗旨就是心,也称为空性心;第二个重点:空性心借着种种缘而出生蕴处界及诸法等空相;第三个重点:空性心与空相两者之间的关系。此外,也解释《心经》第一段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指:破参明心的菩萨,现前双照真心本来自在以及五蕴皆空,并转依真心无所得的体性,因而度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这样的缘故,声闻透过佛语开示,以及缘觉观察蕴处界之外真实有一个本际存在——也就是佛所说的真心,所以二乘人知道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还有无余涅槃的本际存在,因而断除三缚结成为初果乃至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入无余涅槃,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而菩萨则透过参禅的方式,于一念相应慧亲证一切 | admin 2020-02-18 |
![]() |
声闻因为听闻佛语开示,从四圣谛开始观察,世间的种种法都是生灭不已的法,它没有真实的体性,所以是苦,它包括了三苦、八苦在内;由于声闻人观察蕴处界种种法虚妄而了知苦的真实道理,名为苦圣谛。接着再观察,这些苦聚集的原因是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了这个色身,这个色身具足五阴十八界,因而造作种种业导致在三界当中不断地受苦;由于声闻如实了知自他有情蕴处界是众 | admin 2020-02-18 |
![]() |
也就是说,赖耶缘起就是一切法的缘起,离开阿赖耶识就不可能有一切法的缘起缘灭,所以一切世间法的缘起缘灭,包括一切有情蕴处界的缘起缘灭,都是以阿赖耶识为因,乃至佛法解脱道中所说蕴处界缘起性空的正理,以及佛菩提道的实相般若与一切种智,都依阿赖耶识而起,这就是赖耶缘起。因为阿赖耶识集藏了八识心王一切种子,也就是一切的功能差别,并且无始劫来恒不断灭地集藏有情 | admin 2020-02-18 |
![]() |
】(《杂阿含经》卷11这段经文在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三辑中的语译为:【对于空掉眼根、色尘、眼识及心所法的种种行阴的内容,是应当了知的;……心中要记得常而恒住的身中真实我,住于这个不变易法之中,住在蕴处界空的无我、无我所境界中。】(《阿含正义》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863。)在上述所引《杂阿含经》卷11,以及《阿含正义》第三辑中之开示,其中有 | admin 2020-02-18 |
![]() |
如来藏本来真实自有,所显现于外的蕴处界分别是他空,不是真实的自我;也就是依本体如来藏而说为真实自我,五蕴等一切现象都是缘起性空,这就是觉囊派所弘传的他空见中观,完全符合大乘佛法的真实义。觉囊派于两位祖师笃补巴以及多罗那他时期,在西藏曾经盛极一时,可惜后来被达赖五世利用政治势力彻底消灭。......《大庄严论经》卷6开示说:世尊唯说三归,不说四归。(《大庄 | admin 2020-02-18 |
![]() |
可是他因为对于修学第一义谛的因缘没有成熟,所以他碰到的是修学声闻法的一些善知识,所以他所教导的都是属于二乘声闻所修学的内容,这些内容就是对于蕴处界依于四圣谛来观察,然后断我见、断我执;可是对于大乘法的修学,他就没有因缘来修学。这里我们就要稍微提一下,为什么通教菩萨他有因缘修学声闻、缘觉,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因缘来修学第一义谛的大乘法呢?那就是因为主要有 | admin 2020-02-18 |
![]() |
法无我则是深观如来藏更细腻的法无我相,以及现观如来藏辗转所生无量法的无我相,现观一切法都是依第八识如来藏心所生所显,外于如来藏即无一法可说,不只可以确认见闻知觉性的人无我性,亦可证验八识心王及蕴处界百法的法无我性,通达以后即可证得初地菩萨一分无生法忍智。圣性是指初地以上菩萨的圣者心性,是大乘修道位的圣种性,是圣位菩萨,而圣位菩萨已经性障永伏如阿罗汉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相信佛语开示,知道入无余涅槃不是断灭空,还有无余涅槃本际存在,因此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而入无余涅槃,因而成就三法印当中的涅槃寂静的道理;由于灭除五蕴的缘故,永远不再有五阴炽盛苦出现。缘觉则透过十因缘、十二因缘观察,证得初果乃至证得四果的阿罗汉。由于是自己智慧观察的结果,知道无余涅槃还有本际存在,知道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 | admin 2020-02-18 |
![]() |
佛陀在初转法轮四大部阿含经典所开示的一切法缘起性空,它的真实道理是在讲:一切蕴处界诸法都是以入胎识----也就是以如来藏法界实相心,当为根本因,借诸众缘和合,而出生有现象界的一切诸法;而所出生的这些现象界诸法,都是依因缘和合而生起而幻灭,没有真实自性,其性本空。所以,一切法空、一切法缘起性空当然不是实相法界,只是现象法界所显示出一种现象,所显示的一项理 | admin 2020-02-18 |
![]() |
此心是有情众生生命之最初与最后的根源,证得这个无形无相人人本有的真实心,便能如实了知此心不是妄想、分别、思惟、觉观的心,不是能听能知的心,也不是一念不生时还能观照分别的心;而且能够时时刻刻观照此心,确定此心是真实不灭的本来面目,也是《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心;也能够现观此心藉缘能生万法,与蕴处界及一切万法非一非异,现前领受阿赖耶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说,佛法实在是难证、难知,同时需要先从善法及蕴处界无我修起,并且具备善根福德才能修学般若;因此要验证因果或者亲证种种佛法道理乃至亲证般若,这个都是有相当的困难度。第二点我们再来谈谈,佛法为什么难信?因为跟自己原本在世间法的所知不同。特别如果是谈到这个自在法、这个如来藏心,因为祂是不需要因缘,祂是没有原因的存在,所以称为自在法、称为本住法;有这样 | admin 2020-02-18 |
![]() |
牛车是指我们的蕴处界身,而牛指的是能出生蕴处界的本识。车子不前进了,问题是在于拉车的牛,否则无论我们怎么打车子,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所以说,轮回的主体不是六识,也不是六根与六尘,而是佛所说的唯一因----入胎识。例如,佛在《阿含经》中说:【云何色集,受、想、行、识集?缘眼及色眼识生,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乃至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如是,缘耳 | admin 2020-02-18 |
![]() |
蕴处界就是现象界,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现象都是有为生灭法,有生之法将来必定会灭,不是永恒的,所以称为世俗法。有生必定有灭,这就是世俗有为法的道理极成,叫作世俗谛。讲世俗谛还没有谈到实相法界的第一义谛,但也不要小看世俗谛,佛法所说的世俗谛,已经超越一神教所说的真理了。世俗谛告诉我们三界都是有为生灭法,那你就知道生天不是究竟的,不是死后生天就天下太平,永远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