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这《八识规矩颂》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有八个识:有八个种类的识。各个识有他自己的行相,有他自己的功能范围,而不是由意识的细心来假称第七识,或由意识的极细心来假称第八识。[16]所以能够成就这些世间,唯有以第八识为首的八识。因为如来藏 admin

2020-06-08

  世尊于二十一日宣说华严之后,到鹿野苑度五比丘;从这时候开始,以十二年的时间,说三藏教四阿含诸经。所谓的三藏教,以四阿含为经藏,以毘尼为律藏,以阿毘昙为论藏,名为三藏教;而四阿含则是指,《长阿含》、《中阿含》、《增壹阿含》和《杂阿含》。这四阿含已经总述了三乘佛法。《长阿含》以四谛、八正、十二因缘法等二乘法为主,兼破六十二种外道见。《中阿含》与《长阿含 admin

2020-06-08

  佛陀说:出家菩萨教导出家的弟子众要教导十二部经,这些十二部的内容是含摄在声闻藏、辟支佛藏、菩萨藏三藏的;也就是这三藏十二分教的真实义理,出家菩萨都不能说:因为出家弟子他受了声闻戒,或是说他是出家,我只要教导他声闻藏、辟支佛藏就好。这部分都是对于说,三藏十二部的真实义理都应该要教导。如果说出家弟子他违犯了戒行,应该知道说,什么是有犯、无犯,什么样是开 admin

2020-06-08

  这四种悉檀函盖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真实不虚;而这四悉檀总摄为第一义悉檀,都是《般若波罗蜜经》所含摄。接下来,我们就从世界悉檀来开始为大家说明,三界世间之成住坏空和五阴之生住异灭。所谓三界又名世间,三界包括了欲界六天和人间,色界十八天,以及无色界四天,总称为三界。欲界及色界名为器世间,是由粗硬的物质到微细的物质所形成的世间,是有形色的,可 admin

2020-06-08

  这四种悉檀函盖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真实不虚;而这四悉檀总摄为第一义悉檀,都是《般若波罗蜜经》所含摄。......介绍完世界悉檀以后,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说明对治悉檀。什么叫作对治悉檀呢?所谓对治悉檀的意思是说,佛世尊为了弟子想要求出三界而不能成办者,巧设种种对治的方法,使他们能够证得解脱果。同时,也使弟子们能够以种种对治之法教导有缘众生,同样也能 admin

2020-06-08

  这四种悉檀函盖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真实不虚;而这四悉檀总摄为第一义悉檀,都是《般若波罗蜜经》所含摄。......以上所说是对治悉檀,继续说明为人悉檀。所谓为人悉檀,是说佛随着众生根性之差别,而施设种种不同的修行法门,及开示种种不同的知见。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无法一体适用,因此,必须要依人设教;也就是说,主旨虽然都一样,但施教却可以有种种的不同 admin

2020-06-08

  这四种悉檀函盖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真实不虚;而这四悉檀总摄为第一义悉檀,都是《般若波罗蜜经》所含摄。......各位菩萨,在说完世界悉檀、对治悉檀和为人悉檀之后,我们继续来说明第一义悉檀。什么叫作第一义悉檀呢?所谓第一义悉檀,是指大乘如来藏空性的中观类智、地上菩萨的道种智和佛地的一切种智。也就是说,二乘相空以及缘起性空之法,都是佛的方便施设权 admin

2020-06-08

  菩萨在明心后进入初地前,都叫做通教或三藏教的圣人——只是别教的贤人;进入初地后才叫别教的初地圣人。5、十地的修证初地,主修法施波罗蜜多及唯识的百法明门,证得镜像观——现观一切六尘万法犹如镜像。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根本就是自心如来藏所显现——如镜现像。通常大家都以为自己所看见的一切景色,一切色相都是外面的,其实我 admin

2020-06-08

阿罗汉如果是佛,那么请问佛示现涅槃之后,还需要集结经典吗?根本不需要经律论所谓三藏的结集。因为道理很简单,佛就是阿罗汉,阿罗汉又是佛;那阿罗汉既然是佛,佛所说的就是佛语,就是经典。那即使佛逝世了,这些阿罗汉每一个人说的,都是佛语啊!那何须还要五百阿罗汉来结集呢?那这一点完全在道理上,就完全已经证成了阿罗汉绝对不是佛,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好!第二点、我 admin

2020-03-21

根据《出三藏记集》卷13记载,安世高法师本来是安息国太子,后来舍弃江山出家修道,于东汉桓帝时来到中国,在洛阳翻译佛典,安世高有宿命通,知道过去世欠人家一条命,他想要把这个业债了掉,就特地事先请人,到时候帮忙作证是个意外,请官府不要降罪于杀死他的人。第二天,那帮忙作证的人,就跟在安世高后面,一起上街去,正好有一群人在打斗,一阵混乱中,安世高被击中头部, admin

2020-02-21

世尊于二十一日宣说华严之后,到鹿野苑度五比丘;从这时候开始,以十二年的时间,说三藏教四阿含诸经。所谓的三藏教,以四阿含为经藏,以毘尼为律藏,以阿毘昙为论藏,名为三藏教;而四阿含则是指,《长阿含》、《中阿含》、《增壹阿含》和《杂阿含》。这四阿含已经总述了三乘佛法。《长阿含》以四谛、八正、十二因缘法等二乘法为主,兼破六十二种外道见。《中阿含》与《长阿含 admin

2020-02-20

这四种悉檀函盖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真实不虚;而这四悉檀总摄为第一义悉檀,都是《般若波罗蜜经》所含摄。世尊在经中常为弟子们宣说三界二十八天的境界相,以及往生三界的种种因由果报,希望弟子们能够了知,三界所有境界都是幻有幻灭,不可贪爱,因而能够发起出离心,努力的修行以离开三界之系缚。这都是属于世界悉檀的范畴。什么叫做对治悉檀呢?对治悉檀的意思 admin

2020-02-20

所以,《瑜伽师地论》这边就直接的指出观宗教者,也就是说观宗教是什么呢,所谓的宗教是什么呢?就是契经,契经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应诵、记别这个三藏十二部经。就是说,佛所开示给我们成佛之道,佛所开示给我们解脱诸法的教说,是记录在什么地方呢?记录在三藏十二部经里面,那三藏十二部经里面所说的就是宗教。这个宗教是以什么为主呢?宗其实就是在指心,教就是在指佛所说的 admin

2020-02-20

平实导师在书中又举出真谛三藏法师在所造的《决定藏论》中也说到:【五识地,《心地经》言:阿罗耶识普为种本。云何知有?此是如来藏说,故《解节经》偈云:盛识普种本,深细流如溢;不为凡人说,恐生我见故。】(《决定藏论》卷1)导师如此解释:五识相应地,依《心地经》所说:阿罗耶识,普遍地作为一切法种之根本依止。如何知道阿罗耶识是真实有,而非想象得来的呢?这个阿罗耶 admin

2020-02-18

佛陀以大慈悯故,示现受生于人间,八相成道而度众生,为令众生解脱生死苦恼,于是有三藏十二部经之先后开演。为了让众生得以断除我见、证得解脱果,故先有解脱道之宣说,令诸众生得以亲证解脱,并能了知外道常见、断见之虚妄不实,乃有四大部阿含传世,此即为初转法轮佛陀为众生建立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法,一一说明分析诸法的虚妄无常,令诸学人闻佛音声,依教观修而 admin

2020-02-18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4]---------------------------------------彼此配合只有这个心(意根)才可以被称为意。意根遍缘一切诸法,[2]而且可以处处作主。意根在眠熟位及闷绝位、正死位所了知的法尘,那时他只能了知五尘上所显现的法尘有没有大变动,对于法尘的 admin

2020-02-18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这《八识规矩颂》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有八个识:有八个种类的识。各个识有他自己的行相,有他自己的功能范围,而不是由意识的细心来假称第七识,或由意识的极细心来假称第八识。[16]所以能够成就这些世间,唯有以第八识为首的八识。因为如来藏 admin

2020-02-18

这里的佛法是指什么呢?如果菩萨们经过前面熏习,应该知道:那不是用纸印刷出来的三藏十二部经,也不是佛弟子用语言文字所表示出来的佛法等等,因为那是空相,不是空性心。《金刚经》所开示的佛法,其实是指空性心,也是每一位有情因地的真心,更是未来果地的无垢识。知道这个道理,就可以解释:佛所说的佛法,就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祂不是世间人用语言文字所表示出来的佛法, admin

2020-02-18

广义的善知识是指:十方三世诸佛、大乘胜义菩萨僧、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以及证悟菩萨所造论等等;狭义的善知识则指:在大乘法中明心开悟以上的菩萨,对实相法有所亲证,这些三贤位、初地以上圣位菩萨,不但断我见,并已悟得空性心如来藏,已入实相中,能为我们开示大乘实相法义,宣说第一义谛妙法,让我们将来有机会因为他们的教导,而触证空性心如来藏,使我们生起般若智慧 admin

2020-02-18

第四点,假善知识大多伶牙俐齿,善于辩说世间法,纵然讲得三藏十二部经,因为未证悟,顶多也只能依文解义,甚至错解经义;有些真善知识,虽然拙于言辞、口才不辨给,但凡有所说都是第一义谛法,因此我们应以智慧来辨别。第五点,有大名声或有大道场,却不一定是真善知识,因为未悟、错悟的假名大师所讲的都是戏论、都是世间法;而有些真善知识可能默默无闻,也不为名闻利养,因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