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接下来,我们再继续来说明修集福德资粮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如何行十善业道。各位菩萨,相信大家都知道,菩萨如果要成佛的话,就必须要行菩萨道,要行菩萨道,就必须要先求明心见性,唯有明心见性之后,才能渐次的修行而成就佛道。也就是说,在漫长的修道成佛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许多善缘的帮助,才能减少修道过程中的障碍,也才能渐次的圆成佛菩提道的修证。菩萨为了使成佛之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讲一个大人相就要有五十思?这五十思是从哪里来的?意思是说,当我们在人间修三十二相业,在修其中的一相业时都要以十善业道来修;如果离开了十善业道就不可能修了,所以还是要回归最基本的、最粗浅的十善业道上面来修。可是十善业道共有十种:贪瞋痴意业三种、口业四种、身业三种,这就是十种。十种恶业都不造,并且反过来行善,这就事十善业道。在这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尊在经中说,一切业行,以十业道为根本。十业道中有善有恶,恶的名十恶业道,善的名十善业道。十恶业道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贪欲、嗔恚、邪见。杀生、偷盗、邪淫这三种是身恶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这四种是语恶业,贪欲、嗔恚、邪见这三种是意恶业。十善业道即:离杀生、、离偷盗、离邪淫、离妄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绮语、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说十法界里面有四圣法道——就是声闻、缘觉、菩萨跟诸佛,那还有六凡业道——从天、阿修罗、人、饿鬼、畜生、地狱。这样子来看:如果说我们在人间里面,在这个一个法界里面,如果说有一个乞丐他说他是国王,那也是一个妄语啊,可是这个叫作小妄语。因为如果说有一个人,他是属于人——人乘的这个层次,他只持守五戒,可是他说他可以生天,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讲一个大人相就要有五十思?这五十思是从哪里来的?意思是说,当我们在人间修三十二相业,在修其中的一相业时都要以十善业道来修;如果离开了十善业道就不可能修了,所以还是要回归最基本的、最粗浅的十善业道上面来修。可是十善业道共有十种:贪瞋痴意业三种、口业四种、身业三种,这就是十种。十种恶业都不造,并且反过来行善,这就事十善业道。在这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他虽然造了善业,可是证道的缘不具足,遇到恶缘的结果就无法得到好的果报,所以说“修学十善业道的人在佛法修证上的果报不定”,所以他去布施行善时无法与解脱道、佛菩提道相应;如果作具足,行善时就遇到善缘,能接触到真正的善知识为他确定:“这个法才是正法,不要听别人胡说。”因此来熏习,这是造善业的过程中与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相应,这是作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善业道经》卷1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说十善业道经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制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在经中有开示:「一念具足十二因缘」或者「于一念顷能摄广大无量善根」,同样的道理,念一声佛号就有无量种子现行流注,因为念佛的时候,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身三业,口四业、意三业)清净,不犯身口意三业,也就是成就一声佛号中的十善业道,因为种子的现行也是受报的一种,于恶业种子现行时,能由念佛的净行回熏到第八识当中成净业种子,如此也是消除恶业种子的功德;又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说十法界里面有四圣法道----就是声闻、缘觉、菩萨跟诸佛,那还有六凡业道----从天、阿修罗、人、饿鬼、畜生、地狱。这样子来看:如果说我们在人间里面,在这个一个法界里面,如果说有一个乞丐他说他是国王,那也是一个妄语啊,可是这个叫做小妄语。因为如果说有一个人,他是属于人----人乘的这个层次,他只持守五戒,可是他说他可以生天,因为生天是要修十善业,可是他说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人善修不放逸行,具足正念,分别善恶,当知是人决定能修十善业道。若多放逸,无有惭愧及以信心,当知是人决定能作十不善业道。是十业道复有三事:一者方便、二者根本、三者成已。若复有人能勤礼拜供养父母、师长、和上、有德之人,先意问讯,言则柔软,是名方便;若作已竟,能修念心,欢喜不悔,是名成已;作时专蓍,是名根本。善男子!是十业道,复有三种:谓上、中、下。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护持十善业道,常无间断。 (原标题:华严经十地品护持十善业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界六道里,业是如何与之相应的?也就是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就会跟哪个业道相应,下一世就会出生到那个地方去。譬如:第一个最低的地狱,是造作了五逆十恶的恶事。五逆:第一杀父,第二杀母,第三杀阿罗汉,第四出佛身血(众生是没有办法杀死佛的,因为佛的福德威德非常广大,所以最多只能够使佛身出血),第五破和合僧。如果造作了这样的恶业,就沦落到地狱里面。这是由于父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首先来看看三界六道里面,业是如何相应的?我们就可以知道:做了什么样事情,就会跟哪个业道相应,而出生到那个地方去。譬如说第一个最低的地狱,地狱就是造作了五逆十恶的果报。那什么是五逆十恶呢?就是所谓的第一杀父,第二杀母,第三杀阿罗汉,第四出佛身血(因为众生是没有办法杀死佛的,因为佛的福德威德非常广大,所以最多只能够出佛身血),第五就是破和合僧。如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情异熟正报生出后,依十种善恶业道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等流正报生出。《华严经》卷35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善业道经》卷1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修行积习十善业道。作彼业已数数修行。以彼业力还生人中。昔作人时与人久居行人仪式。今归得人。由有习气。是人得闻如是法已。应当自知。我本必从人中终已还生人中。是人为超彼习气故。应求知识。彼善知识为其彼人说无常想。以无常想令除习气。彼善知识。或为是人。说生死过涅盘至乐。闻此法已。是人能得厌生死过欣涅盘乐。彼善知识。或为是人说六波罗蜜。既得闻已。能发无上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诸佛子如是十恶业道皆是众苦大聚因缘尔时大众之中有作十恶业者。闻佛说斯地狱苦报皆大号哭而白佛言。世尊弟子作何善行得免斯苦。佛言当复教化一切众生共同福业。云何修福若有众生今身作大化主造立浮图寺舍者。未来必作国王统领万民无往不伏。今身作邑王中正维那轮主者。未来之世必作王臣辅相州郡令长衣马具足所须自恣。今身率化诸人作诸功德者。未来世中必作豪富长者众人敬仰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或称十善业道。十善的反面就十恶业,分别是三身恶业、四口恶业和三意恶业。身三恶业:是杀生、偷盗、淫欲,此三业皆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口四恶业: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此四业不但是生死轮回之根本,而且是一切天灾人祸的根本;意三恶业:是贪嗔痴三毒,此三毒是无量无边之烦恼根源和三恶道的直接业源,是致人身体疾病的根本原因和水灾、火灾、风灾的直接原因,如水灾的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三界有当中,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以无色界有的四空定,四空定当中的非想非非想定,我们称它为第一有定,是三界还在轮回,还在业道不断的沉沉溺溺当中的众生而言,这是最殊胜的有情,他已经是入于非想非非想定了。欝头蓝弗,跟佛当世的一个著名的外道,他证得非想非非想定,他有神通;他每天中午依于他的神通,飞行到王城接受国王的供养。结果有一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