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教中将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这六类有情,称为六凡业道;另外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种,则称为四圣法道;就是以前六类为凡夫,后四种则为圣人。因为六凡业道的有情都不离世间,不能脱离于三界六道轮回,他们总是随着一生一生所造作的善恶业行,而受报往生到天、人、阿修罗这三善道,或者是畜生、饿鬼、地狱这三恶道当中。至于四圣法道则是修学佛教三乘道法,而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如果有人生前修了十善业道,死后生到欲界天去了,那么他的子女为他追福,以他的名义去作种种的布施,或者准备了一大堆的饭菜和冥纸来供养他,他其实是不会接受的,也不会思念你所供养的食物和冥纸;这是因为他在欲界天上所受用的甘露、上妙饮食,比人间的食物要胜妙许多;而且在天界也不需要冥钱,因为天界所需要的饮食、衣物等,都是自然随意而得的;所以即使子女们很有孝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广行十善业道利乐有情者,就让你生到欲界天,享有欲界天之天身,受用欲界天胜妙之天福;修行禅定清净梵行者,就为您制造广大殊胜的色界中性天身;乃至十方三世一切佛所成之佛身,也同样都是这个工画师,所绘制、所创造、所制造。这个工画师就叫作阿赖耶识,祂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譬如说真如、空性、无相、实际、法身、涅盘、不生不灭、如来藏等等,都是在说这个能够出生三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无论是想要解脱,证得声闻果或缘觉果,还是菩萨的佛果,都是要修十善业的,所以说十善业道也是修学三乘佛法的基础。例如,佛陀在《十善业道经》中说: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经》)------《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4集如何由人天善法转入菩萨道修行?>陆正元老师(原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利根的天人都会知道自己过去生因为身口意修了十善业道,所以生到此天当中。又当他想要饮食,才念著要吃的时候,就会有许多珍宝所成的器皿现前,并且装满了非常好的美味甘露饮食,随著每个天人的福报而有差异,果报最殊胜者受用最好的食物是白色、最好吃,中等的是红色,下等的则是黑色;食物都是入口即化,自然消化而无残渣污秽。如果想喝饮料,就有杯子装著美酒供他饮 三摩地

2018-07-22

那这个十法界,讲的就是四圣法道----就是佛、菩萨、声闻、缘觉这四圣法道,还有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以及地狱众生的这六凡业道,合起来总共是十法界。那其中的六凡业道呢,依照佛经上的说明,说因为每一个业道,他生活环境的不同,也就是说他的生活环境有的是清净、有的是污秽。好比说我们现下可以看得到的,一般来讲人的生活环境是比动物的生活环境要清净,那么人的生活 三摩地

2018-07-22

那这个十法界,讲的就是四圣法道——就是佛、菩萨、声闻、缘觉这四圣法道,还有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以及地狱众生的这六凡业道,合起来总共是十法界。那其中的六凡业道呢,依照佛经上的说明,说因为每一个业道,他生活环境的不同,也就是说他的生活环境有的是清净、有的是污秽。好比说我们现下可以看得到的,一般来讲人的生活环境是比动物的生活环境要清净,那 三摩地

2018-07-22

虽然明心见性的功德受用很大,但是开悟明心之七住菩萨及眼见佛性之十住菩萨,只能降伏三界中之烦恼粗重业道、降伏粗相续之果报;是故若菩萨真见道——证得心体阿赖耶识之后,尚未完全远离异生性者,乃是正常事也;因此悟后仍当以戒为归,谨慎守持。若不严持戒律、谨言慎行,不能特意留心,未能远离异生性之现行者,则难免因私心起瞋而谤善知识所弘,舍寿之后难免受生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首先来看看三界六道里面,业是如何相应的?我们就可以知道:做了什么样事情,就会跟哪个业道相应,而出生到那个地方去。譬如说第一个最低的地狱,地狱就是造作了五逆十恶的果报。那什么是五逆十恶呢?就是所谓的第一杀父,第二杀母,第三杀阿罗汉,第四出佛身血(因为众生是没有办法杀死佛的,因为佛的福德威德非常广大,所以最多只能够出佛身血),第五就是破和合僧。如果 三摩地

2018-07-22

悉因众生十业道故。转轮圣王所有四轮金银铜铁。七众受戒求三菩提。亦因十善业因缘故。是十善业道因缘故。一切众生内外之物色之与命。皆有增减。”因为山河大地是共业有情众生的如来藏中的共业种子,共同变现的,所以有情众生中的某一个人业种改变了,他的如来藏相应而出生的那一分世界也就随之转变,虽然微少而不容易觉察,但若所有有情都转变了,就很显然的可以看见世界 三摩地

2018-07-22

如是之凡夫心,根本不信三宝,不是三宝弟子,乃至于尽未来际,都很难再与正法相遇,因为他们的因缘会暂时因为他们的业道变化而不一定会继续在人间,所以诽谤正法,并不好玩,这也不是儿戏,要说出口,需要深思啊!22.菩萨的神通道力,在法会会场的时候,如果不是因缘需要,菩萨们不会现起,可是像是现代录音机、录像机都可以重现画面声音,何况菩萨们的神通道力,比不过凡夫作 三摩地

2018-07-22

世尊在《长阿含经》当中,有开示过十退法,也就是十不善业道,其中意行的部分有贪取、嫉妒、邪见等三种不善业;反过来说,不贪取、不嫉妒、不邪见则是十增法,十善业道中属于意行的三种善业。佛陀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当中也说:嫉妒会让众生得到出生为卑贱种性的恶报;而如果能够远离嫉妒,常常随喜称庆别人应得的名利的话,在未来世就会出生到豪贵家族,享受种种可爱的异熟果 三摩地

2018-07-22

当今之日人人感觉生存压力增大,再加上环境、空气、水源、食品不能尽如人意,稍一不留神疾病就会找上门来,病来如山倒,或者是有病乱投医,或不知所措怨天尤人;我又没干缺德事,凭什么让我得病?老天不公!《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就有关于挣扎在生死边缘的重症病人的描述: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或多魇寐、共鬼 三摩地

2018-07-22

在《佛说十善业道经》中,佛陀不仅讲授了十种善法,而且强调一切善恶业都是唯心所造,“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这就为宣讲般若智慧做了铺垫。经中还提到了四摄法、六度等等,这也是在为讲授菩提心做准备。在讲述果报时,佛又反复强调:“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且,不恶口也是十善业道之一,持五戒、修十善之人,因为心性良善,能与欲界天的境界相应,因此舍报后得以往生欲界天享乐。反过来,常起恶口之人,心性恶劣,与三恶道境界相应,舍报后便会下堕受苦。如果已经造作了恶口的业,就要想办法赶快化解、忏悔,最好能当面化解,这样才可以让恶业减轻,甚至消灭,乃至可以转为善缘呢!此外,对一般人都不应该恶口了,更何况对自己父母 三摩地

2018-07-22

而我们无始无明而产生的思决定,让我们被这些无尽的业果所缠缚,所以如来藏产生了符合我们业道、业果的种种功德藏,祂一样满足我们,但这不是世间法说的机率问题。例如以棒球运动来说,有个叫做打击率的东西,超过三成就很厉害了,它是个机率问题。可是修学佛道上没有机率,没有叫作赌运气,而是叫作完全了解,必须百分之百了解,佛道上没有几成、几成的机率问题。如果不是这样 三摩地

2018-07-22

然后说呢,祂有众生的业功德性,所以不论我们的业道是要去哪里,祂永远与我们同在,天上、人间、饿鬼、地狱都随我们在一起,这些都是如来藏的体性。如果没有这些体性的话,一切诸法就等于空了。 (原标题:[我]世间的过客)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修行不是消极的等待果报的现行,而是应该透过修行的力量,努力实行十善业道,把所修之福徳与功德迴向冤亲债主,来转变我们过去生所造的恶因,化解我们和冤亲债主之间的牵缠和纠葛,使恶因恶果得以转变为善果净果,并且邀请冤亲债主能在未来无量生中成为同修道友,互相帮助直至成佛。因缘果报错综复杂,唯佛能具足了知然而,由于因缘果报错综复杂,不是一般凡愚所能了知, 三摩地

2018-07-22

十善业道还有三个差别,会产生很大的果报差异;同样一件善事或一件恶事,由于这三种差别就会产生果报的不同,也就是在方便上分三品,根本也分三品,成已也分三品。换句话说,十善业道及这根本……等三法的上中下品差别配置,都会导致果报的千差万别。如果有人能殷勤礼拜供养父母,礼拜供养师长、和上及有道德的人,并能以谦卑的心,先意问讯;口有所说一定是柔软语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