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个念又可以用六念来作说明,六念的前三个就是忆念三宝——念佛、念法以及念僧;除此之外,另外还要念施、念戒、念天,也就是要经常忆念着要布施、要持五戒、要修十善业道,并且应该要自我期勉:生生世世都不忘记修行成佛的大目标。这就是念心。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修学念佛,当我们遭遇到种种恶劣不清净的因缘的时候,就能够远离这些境界,并且增长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首先来看看三界六道里面,业是如何相应的?我们就可以知道:做了什么样事情,就会跟哪个业道相应,而出生到那个地方去。譬如说第一个最低的地狱,地狱就是造作了五逆十恶的果报。那什么是五逆十恶呢?就是所谓的第一杀父,第二杀母,第三杀阿罗汉,第四出佛身血(因为众生是没有办法杀死佛的,因为佛的福德威德非常广大,所以最多只能够出佛身血),第五就是破和合僧。如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尊在《长阿含经》当中,有开示过十退法,也就是十不善业道,其中意行的部分有贪取、嫉妒、邪见等三种不善业;反过来说,不贪取、不嫉妒、不邪见则是十增法,十善业道中属于意行的三种善业。佛陀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当中也说:嫉妒会让众生得到出生为卑贱种性的恶报;而如果能够远离嫉妒,常常随喜称庆别人应得的名利的话,在未来世就会出生到豪贵家族,享受种种可爱的异熟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如果能够依止真善知识修学三归五戒、修学十善业道等福德资粮,明了了世间有为法都是杂染有漏的,并且发起了大菩提心,修学适合自己的摄心法门,能够在纷杂的现代社会中,培养出心得决定的真实定力;加上听闻了万法根本—如来藏心—的了义,再加上修学了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那么就有机会明心见性实证般若实相,就能逐渐断除烦恼,乃至于净除烦恼习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如果能够依止真善知识修学三归五戒、修学十善业道等福德资粮,明了了世间有为法都是杂染有漏的,并且发起了大菩提心,修学适合自己的摄心法门,能够在纷杂的现代社会中,培养出心得决定的真实定力;加上听闻了万法根本—如来藏心—的了义,再加上修学了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那么就有机会明心见性实证般若实相,就能逐渐断除烦恼,乃至于净除烦恼习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欲界天的天神他是修十善业道啊!十善业道他是不杀人的。你说那为什么有些人他是会被雷击而死呢?那是他过去的业,而不是因为那个雷神生气!不是这样子。所以说有些人如果或是被骗(被人家骗了)而发了五雷轰顶的这种誓愿,你可以放心你离开都没有关系。为什么呢?因为恶愿它是不会成就的,因为在佛法之中,在法界里面恶愿它是没有拘束力的,因为真正的善神他是不会用这种方式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弟子也会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菩萨戒本、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十善业道经•••等),于读(诵)前,弟子会诚心邀请冤亲债主前来听闻,共同薰习善恶因缘果报之道理,帮助有缘众生,日后能于身口意业起正观,能于历缘对境之中,了知自己过失,得以真实忏悔,解冤释结。祈求诸 佛菩萨慈悲摄受,帮助弟子圆满此一忏悔法事。弟子往昔因贪瞋痴所造恶业,伤害诸多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金刚藏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有情未得法忍,于刹帝利灌顶王位,受用种种胜大财业,及余种种富贵尊位,定不许处,为亦许耶?”世尊告曰:“若诸有情未得法忍,有能受行十善业道,亦劝众生令受学者,我亦听许处刹帝利灌顶王位,受用种种胜大财业,及余种种富贵尊位。若诸有情未得法忍,亦不受行十善业道,及劝众生令勤受学,以强势力处刹帝利灌顶王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法让我们出生在业道里面,是人而不是鬼,这代表说,我们尽量不要透过一些玄妙的、难以了知的,而是应该透过可以亲证的,可以实际上有理路可以追寻的法,来修学,这样一步一脚印,一点一滴来建立自心对于真正佛法的渴望与追求。不能说我只是想学佛,可是学佛的话我都想要走偏锋,透过灵媒来告诉我;这样不但会给这些灵媒未来世的身心受到困扰,使他没有办法脱离那个境界,而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简单而言,如果未来世透过佛法的修学,可以将无量劫生死业道的变化加以更改,因为善的因缘的种子比较强,又懂得忏悔,忏悔自己过往对于贪瞋痴的种种无明没有警觉,所以造下了许许多多的恶业,今天发心来忏悔、修除。对于没有牵涉到对其他有情酬偿的部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改变。而对于其余的部分,当然也会改变,只是不太一样。譬如说你以前欠人家一条命,未来你可能需要用不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再回到问题上来,这样的三界,到底是谁创造出来的呢?在《优婆塞戒经》里面,佛说: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地、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优婆塞戒经》卷六)意思是说:我们看看这个世界,风生云起然后降下大雨,在风雨之中执持着大量的水分,可是这些事情是怎么来的呢?又好像这样的大地、山河,乃至于饿鬼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法界中的六凡业道中的有漏法是这样子,四圣法道的无漏法也是这样子。比如说佛法界,最后身菩萨在人间成佛的时候,祂的身口意行已经完全是纯无漏的有为法;这无漏有为法还是必须要八识具足现行运作,才能够在人间托钵、饮食、尝味、嗅香,乃至于说说法度众。又如菩萨修学四禅八定具足,然后入了灭尽定,或者是说俱解脱阿罗汉入灭尽定,他的前六识完全地灭掉了,离开了见闻觉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提婆达多而言,大乘佛法很清楚地说明其为菩萨摩诃萨,但是经教阅读不多的人,就以为一切都是他的智慧可以「想当然尔」,以为一切佛语都只是他说话的「脚注」,对于佛世如何如何,都是以自己的意识情想来妄想推测,以为我就是会如此,因此佛陀也会如此,如此真是过于大胆!过于愚痴!这是恶世,如果没有障碍,如何算是五浊恶世!所以佛陀降世,来到人间,便要随缘示现诸苦,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现在就来稍微说明,什么是五十思呢?五十思的内容是如何呢?我们看论文问:‘何者是五十思耶?’答:‘依十业道各有五思,谓依离杀业道有五思:一离杀思、二劝导思、三赞美思、四随喜思、五回向思,谓回所修向菩提故,乃至正见亦尔。是名五十思。’也就是说,要修这个百福庄严的时候,要先起五十思——修心五十;这个修心五十,事实上都一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我们逐渐在修这些业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一一了知说,将来我可以凭借修十善业道的这些修行,又以百福庄严来修行的时候,我们一定将来可以三十二大人相。这样子的修行的因果的观察,就如同在观察我们手掌中的庵摩罗果;就好像我们手中看到一个很具体的一个水果,我们可以观它就是这样子的真实呀!因为这样子的真实,所以说我们一步一步去修行的时候,我们能够依菩萨正行来修学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且三十二大人相它的业体就是身口意业,也就是说身口意业里面,到底他是如何起心动念来修集的呢?来作这些十善业的事情呢?因为转轮圣王能够获得三十二大人相,也是修十善业道啊!可是他在修十善业道的时候,他没有第八识如来藏的正知正见,所以他所修的就不是很明了、不是很具足成就的。诸佛菩萨就是因为有第八识如来藏的实证的身口意业,所以祂能够成就三十二大人相,而且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既至忉利,心怀踊跃,瞻仰如来,目不暂舍。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未出世时,当时人间流传的佛法只剩下十善业道;有智慧的人想要离开世间苦,要求解脱,最基本的就是修十善业道,以十善业道来清净其心;而这时所修的十善法,其实不是世间人施设的,因为没有人会有智慧来施设十善法。十善业道除了诸佛以外,没有人能够为众生分别说明其中的因果道理与业道差别,所以世间所流传的十善业道都是过去佛所说;佛法灭了之后,仍然继续流传而没有漏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