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虽然历经劫坏,但遗迹仍然存在,天人常在此散花供养。奘师至此,礼拜施绕后,巧遇一位老僧人为其诉说建塔的因缘。于是奘师说出他的疑问:“无量劫里,世界经过无数次的成住坏空,就像火灾起时,连须弥山都要化成灰烬了,为什么单单这地方还能存在?”老僧人回答他说:“世界毁坏时,它也是要跟着毁坏的;但是当世界再成时。这原来的地方,圣迹又随着出现了,好 | admin 2019-04-29 |
![]() |
”奘师也因刚刚历尽艰辛脱险,自然是无限伤感,不禁相对哭泣。奘师西来求法的消息,是早在凉州就已传遍西域各国了。所以他一到伊吾,玉佛寺就热闹起来了,各方道俗争相参礼邀供,连伊吾王都亲自前往拜见,并迎请奘师入宫受供。一时胡僧胡王,多来参谒,大家争着要请奘师到他们那里去应供。【2.1.2专使来迎】=>《慈恩》这时,高昌国国王曲文泰,因早听说法师西行的消息, | admin 2019-04-29 |
![]() |
因为这是以护法为名而实质是谤法的缘故;因为谤法,所以先到地狱去,在地狱中想死又死不了,地狱身又高广,又是遍身无间的受苦;地狱身的寿命又特别长,每天的日子也特别长,每天受苦不断而死,可是业风一吹又立即活过来,再接著受重苦,像这样每天经历万生万死的惨痛,这日子要怎么过?所以叫作身体大苦。身苦时,觉知心当然就一定跟著痛苦!此外,一般人在还没有舍报之前,也 | admin 2019-04-24 |
![]() |
后三则是修道所断之惑,要由见道后之历缘对境次第观行而断除之,非是见道时可以顿断之贪爱也。然有例外者,谓见道前已证得四禅八定者,早已经由四禅八定之法而降伏此三界爱之贪着,唯因未得见道功德,是故不能断之;如是具足四禅八定之人,于见道时,即得顿断后三种修道所断惑,顿成俱解脱者。无始无明者,则是对于法界之体性,无所了知;不知自己所接触所领纳之一切法,皆从自 | admin 2019-04-24 |
![]() |
既然一念无明中其它三种烦恼是修所断烦恼,就应该在悟后历缘对境之中去修除;短的话一生修除,长则七次人天往返才能除尽,所以见性以后一念无明也没有变为佛性,说见性之后一念无明变为佛性是错误的,佛子务必评审。此外一念无明是烦恼不是真心本体,它是真心本体--阿赖耶识里面所蕴含的烦恼,所以见性后必须经由修道来修除,而不是真心之中的一念无明变为佛性。《正法眼藏‐护 | admin 2019-04-24 |
![]() |
这些上烦恼的断除,要经由将近三大阿僧只劫,就是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藉由善知识的教导,以及悟后历缘对境实修,才有办法全部断尽;并非悟后就自己有智慧、有能力开始断除。可见它的深邃与广大!所以,四住地烦恼的力量很小,比起无始无明住地中的上烦恼的力量,其实微不足道;而四种住地起烦恼的数目内涵,比起无始无明住地中无量无边的上烦恼内涵,一样是微不足道的。因此, | admin 2019-04-24 |
![]() |
学佛之人如能厘清五蕴十八界的内涵,六时之中,在在处处,历缘对境,观行、实证五蕴十八界的虚妄,则能有机缘断我见、证初果、走向解脱。一、五蕴五蕴即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什么叫蕴呢?蕴就是聚集、积聚的意思。(一)色藴什么是色蕴呢?色蕴是指人类的色身由四大物质(即地、火、风、水)所造成;是由受精卵汲取母亲血液里的养分,胚胎逐渐成熟;待从母体出来后, | admin 2019-04-24 |
![]() |
一个人为什么会作梦呢?因为你对于你白天所经历的境界,或者是说小时候所经历的境界,你一时无法忘怀,你很执着;那很执着呢,当你在作梦的时候,就是因为意根有这样的执着,所以,祂就起了梦。这个梦境是如来藏所变现的,但是是因为意根的遍计执性,如来藏配合变现出来,那意识就在上面作分别。梦境又有个名称叫作独影境,也就是说,它只是影像而已,所以它不是真正外面的色法 | admin 2019-04-24 |
![]() |
时行历市睹一老翁斗量卖鱼。哀恸曎(yi)曰。怨乎皇天。吾子何咎而早丧身。子存卖鱼吾岂劳乎。佛睹其然笑之。口光五色。度市斯须。又睹大猪浴尿行路。佛复笑焉。阿难整服稽首而白。属笑人多莫由敬质。而今重笑。必有教诏。愿释众疑为后景模。世尊告曰。阿难。吾笑有三因缘。一曰。观彼老公之愚。其为弘普矣。日以罾(zeng)网残群生命。盖无丝发之恻隐。祸子自丧。而怨诸天呼曎惊怖 | admin 2019-04-21 |
![]() |
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授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 | admin 2019-04-20 |
![]() |
再说,诸佛如来都是由于在因地时亲证阿赖耶识,并且历经长时程的悟后起修,最后才能成就究竟佛道。到达佛地时,第八识心改名称为无垢识真如,可仍然还是阿赖耶识自体,只是心体中所含藏的种子究竟转为清净了。所以说,学佛人不可以外于阿赖耶识而求佛法,也不可以擅自建立阿赖耶识的所依,因为阿赖耶识无所依,否则就堕于“头上安头、转易佛法内涵”的过失中。因为阿 | admin 2019-04-17 |
![]() |
可惜觉囊派不见容于当时格鲁派的政治势力,在达赖五世的授意下,达布派与萨迦派前来共同挑战法义高下,在觉囊派历经多次的法义辨正胜利以后,每一次都随即被达布与萨迦派群众以刀杖杀害,寺院全被侵佔,多罗那他被达赖五世逐出西藏,最后所有寺院都被达赖五世洛桑嘉措(西元1617~1682)所接收,于是觉囊派被彻底消灭,还被诬指为佛教的破法者。觉囊派的教法,在西藏完全 | admin 2019-04-01 |
![]() |
3月24日(农历二月初八)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逢此殊胜日,广做功德,回向、祈愿一切有情众生善根增长、皈命三宝、修学大乘、早证菩提!回向佛法常兴、久住、国运昌隆、风调雨顺、灾劫消弭、社会祥和、人民安乐、善根增长、干戈永息、世界和平!释迦牟尼意译能仁寂默,也是释迦族的圣人之意。释迦牟尼出生、出家、成道与涅槃之具体时间,经典以及相关史载不一,多认为佛 | 三摩地 2019-03-06 |
![]() |
如是循环不断,终而复始,直到无量劫后忏除外道邪见种子,方能不再沦堕三恶道中;然后久修佛菩提道,终始无数劫而历事九十九亿佛之后,终究不得实证,即使“顺忍”亦不可得,如是果报之事实具载《佛藏经》中,尚可查验。 而我佛门一向多有外道邪见流传者,究其原因,则是三乘菩提难可得证,以是缘故心外求法自以为是,乃至被附佛外道诱惑而致沦落双身法中以为快 | admin 2019-03-04 |
![]() |
实际上,弥勒在学佛修行上资历比释迦牟尼还要久远。释迦牟尼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里说: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无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觉。只因他虽具妙慧,却味着名利,性好交游,勇猛精进不够,结果被释迦后来居上先行成佛。因弥勒菩萨行于菩萨之道,常修慈心,而不像一般小乘行者常修禅定,为此,当弥勒被释迦牟尼 | admin 2019-02-21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正道》公案拈提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5月初版二刷及《狂密与真密》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9月初版八刷)空性阿赖耶识 空性本来就是真心,真心本来就是阿含道诸经中说的入胎识、本识;而入胎识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这个阿赖耶识心体,在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净除我见、我执、我执习气种子、所知障所摄的 | admin 2018-12-27 |
![]() |
)上流般涅槃 上流般涅槃的三果人,还得要历经色界诸天(从色界第一天舍寿后生到第二天,然后第三天、第四天次第往上受生;这样还不够,还得要再向上往生于五不还天,最后到达第四天为止)。(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7月初版首刷)大乘不共二乘的涅槃境界 真正的佛法,对初学者来讲,一定先要证解五阴十八界的生灭 | admin 2018-12-27 |
![]() |
[2]唯有师承自天竺密教的黄教应成派中观师,譬如宗喀巴、阿底峡、寂天、月称、安慧、佛护及历代达赖喇嘛们,以及人间佛教的印顺等人,才会公然主张意识心不是生灭法。昭慧近年来摆脱印顺的意识细心常住说,另创业果报系统常住说,作为业种的收藏者,以她自己不知不证的业果报系统新说,取代佛所开示的可知可证的如来藏。这些人都是常见外道见的凡夫,因为“以意识为常住法 | admin 2018-12-27 |
![]() |
大乘佛法的修行极漫长,一般众生,从凡夫位开始发心修行,必须历经十信丶十住丶十行丶十回向丶十地丶等觉丶妙觉等,总共有五十二阶位的菩萨修行,才能次第地圆满佛道的修证。又可以依序分成:真见道丶相见道丶通达位等层次。真见道者(证悟如来藏而明心)位在第七住;相见道位始从第七住位之住心开始,终於第十回向位满心;通达位则是圆满相见道位智慧与福德后,进修大乘慧解脱 | admin 2018-12-27 |
![]() |
一位被朝廷治罪的流放者,居然凭借个人魅力把局面翻转成这样,想来历史上也找不出第二人。行文至此,不禁想到:如果被剥夺掉一切地位、财产、名誉的是我自己,身边又能有几人相送相随?这一生,是否曾有这样的德行,是否曾有这样的行仪与智慧来利乐群生?……真希望,当时追随宗杲禅师的队伍里,能有自己的身影;真希望,能为禅师的前行路上,劈荆斩棘、铺路搭桥; | admin 2018-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