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此,此世空有财富而毫无作为,真是缺乏善根之人,最后只剩下诸业如影随形。悭贪之人除了多求无厌,并且在得到之后,也不愿意把它舍出去;因此,在《成唯识论》卷6里面开示悭说:耽著财法,不能慧舍,秘吝为性。悭心坚固之人,对于已得之财物或种种法,都把它秘藏起来极为吝惜;即使有贫苦无依之人来请求,也不愿意把它拿出来与人分享或帮助别人。这在菩萨道里面是很不好的行 三摩地

2018-07-23

受持菩萨戒,首要的是要有戒体,要由真实有戒体的善知识来传授,经过师师相授就有了戒体!因为菩萨戒师能够受持清净的戒行,所以能够教导菩萨戒子,来学习清净戒行!而在学习戒行中,主要是要以不损害、不恼乱来饶益有情,例如不贪众生肉,不于众生生起杀念;不贪他人资财,不于他人资财生起偷盗之念!这个除了对于资财生起偷盗之念,还有一个层次,就是说有的人知道开悟是一个 三摩地

2018-07-23

像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2009年的八八风灾,都造成了许多土地流失、家庭败亡的状况,在这些灾难中,都有许多的善心人士伸出援手、提供援助,并且安慰有亲人往生的生还者;另外在2011年的日本三一一海啸大地震,更是提供捐助最多的国家,显见在这块土地上,有许多人的善根是十分深厚的。世尊又开示说:【远行疲极,当为;手足,施以床座;若无床座,以草为敷。热时以扇,衣裳作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中,佛陀告诉我们,如果有人他没有钱财,然后看见他人在广行布施,对于他人布施,心里面不会欢喜、不会信受,他不相信这样子布施真的有福吗?受布施者真的是福田吗?这样子的布施真的能得到善果吗?所以疑于福田,这样的情况之下没有善根,因为对于因果不信、对三宝不信,这就是真正的贫穷。或者说:有人很多财宝他自在运用,一点都不妨碍;可是遇到 三摩地

2018-07-23

这种情况之下,就知道这个人已经在说他未来世的贫穷,而且他是没有善根的。因为他不能觉知布施能够得富贵,悭贪所获得的果报是贫穷,不知道钱财它是无常不坚固的。在这种情况下,在境界中却长养着悭贪,以这种不坚固的钱财来长养悭贪,这种悭贪就是未来世三界中生死中的苦,不知道。所以佛陀说:他是说来世贫穷薄德,这样的人就叫放逸。因为他不知道要怎么样来让自己远离这些过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乞求者他就是贫穷无福,就是没有法财;所以在布施让乞求者生起欢喜以后,还要告诉他怎么样获得法财,如果他能够供养三宝,就是等于可以长养善根,在七圣财上面的信财,就能够有一分的增长;能够有这一分信财的增长,在未来世就能够继续长养其他的七圣财。所以这个是有智慧者在布施的时候的所作。接下来佛陀继续这样开示,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对于七圣财本身是在未来世还可以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有智慧者,他是布施的过程里面,他具备了深厚的善根以及圣财,这个圣财就是坚固不坏的财物;坚固不坏的财物可以让他一世一世,在三界中生死的时候都可以受用。这些坚固不坏的财物就是信财、精进财,以及惭愧财,以及多闻,以及布施,以及智慧财。这些部分,都可以让他在一世一世,在三界中生死行菩萨道的时候,可以受用无尽而不会毁坏。 (原标题:坚固不坏的财物可以 三摩地

2018-07-23

佛即为说瞋恚过恶:愚痴烦恼,烧灭善根,增长众恶,后受果报,堕在地狱,备受苦痛,不可称计;时须菩提闻佛世尊说是语已,心惊毛竖,寻自悔啧;即设复得脱,或作龙蛇罗剎鬼神,心常含毒,更相残害。于佛前忏悔罪咎,豁然获得须陀洹果,心怀喜悦,求入道次。佛即听许:「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精懃修习,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所见敬 三摩地

2018-07-23

佛即为说嗔恚过恶:愚痴烦恼,烧灭善根,增长众恶,后受果报,堕在地狱,备受苦痛,不可称计;时须菩提闻佛世尊说是语已,心惊毛竖,寻自悔啧;即设复得脱,或作龙蛇罗剎鬼神,心常含毒,更相残害。于佛前忏悔罪咎,豁然获得须陀洹果,心怀喜悦,求入道次。佛即听许:「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精懃修习,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所见敬 三摩地

2018-07-23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此大莲华所有庄严,皆从如来过去积集出世广大善根所生,令诸菩萨各于此华,信愿成满;普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不显现;从如幻观香王业生,以无生法所庄严故;从如梦观离相法生,以无作法之所印故;从无染着离诤法生,随境观察无所著故;恒出妙音演说如来广大境界,其声充满一切诸佛清净刹土。假使无数百千亿劫,以妙辩才称赞此华,功德无尽。《大方广佛华严 三摩地

2018-07-23

」于此邪知邪见、邪师邪法泛滥的末法时代,能与正觉同修会萧老师所弘传的法相应,并能够立下志心参与共修,都是于无量劫已深植善根,并已发了菩提心者,方能于此世善知识处所修学了义。善知识者,即是知己之心、识己所行,于己有益、能导己于善道者,也就是能益己于菩提之道者,才叫做善知识。而善知识又可分外护善知识、同行善知识与教授善知识,参加正觉同修会之共修,具足了 三摩地

2018-07-23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 三摩地

2018-07-23

金刚慧!以此胜福善根,与前善根献花功德,如来安立比前功德,百分、迦罗分、千分、无数分,不如一分。”尔时世尊说伽他曰:“或有乐求菩提者,闻此经典而受持,乃至书写于经卷,若能恭敬于一偈,应听彼福而无量,发生无量福德藏。得闻如来之藏经,若能求胜菩提行,以神通力住上乘,供养恭敬人中尊,并及十方声闻众,乃至满足于千劫,多千劫数如恒沙,超于彼数不思议 三摩地

2018-07-23

于诸佛所种诸善根福虽无量。比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尔时世尊重说偈言若人求菩提闻持此经者书写而供养乃至于一偈如来微妙藏须臾发随喜当听此正教功德无有量若人求菩提住大神通力欲供十方佛菩萨声闻众其数过恒沙亿载不思议为一一诸佛造立妙宝台台高十由旬纵广四十里中施七宝座严饰备众妙敷以天缯褥随座各殊异无量过恒沙献佛及大众 三摩地

2018-07-23

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前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 三摩地

2018-07-23

《瑜伽师地论》卷45〈17菩提分品〉: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令诸有情以少善根感无量果?谓诸菩萨方便善巧,劝诸有情,舍微劣物乃至最下唯一麨团,施鄙秽田乃至蠢动傍生之类;作是施已,回求无上正等菩提。如是善根物田虽下,由回向力感无量果。(CBETA,T30,no.1579,p.540,b1-6)而平实导师也引用了弥勒菩萨的教导,告诉我们大家供佛时要有六种作意,如此可以让功德更加殊胜。也就是: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他过去已经种了种种的善根福德因缘,今生又碰到善的伴侣,有善知识来接引他,然后与他共同的来念佛。并且他也知道为什么要念佛,以及念佛有什么好处,这样了知以后,也就是他对念佛这个法门已经有所了解,不是单纯的知道念佛好念佛好那我就念佛。他知道念佛法门有什么好处,所以这个时候他就会相续不断的执持佛号,有时候甚至于可以把它编成歌,在心中不断的唱诵着佛号。可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人呢,通常他是具有深厚的善根福德,能够去深入的思惟念佛法门,而且能够知道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念佛的层次。虽然说他是主修念佛法门,可是他也知道这个定要如何来修,也能够摄取这个修定的知见,知道说这个定就是要制心一处要净念相续,也就是要一念相续。佛号、还有佛的形相了然不生。因为净土法门以及修定法门的那个基本知见他都已经具备了,所以在精进不断的修学过程中,这样自然 三摩地

2018-07-23

其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善根,能够度脱众生。如果有菩萨想要救度众生,其他的三昧,没有像念佛三昧的福德善根一样能够迅速消除一切罪恶。有佛陀为法王,菩萨为法将,菩萨最尊仰最敬重的只有诸佛世尊,是故应当常常念佛。譬如大臣,由于特别蒙受皇上的恩宠护念,因此常常思念感恩他们的君主。菩萨们也是这样,知道一切种种的功德,无量无边的智慧,都是从佛陀身边得来的,因为 三摩地

2018-07-23

修学佛法刚入门的时候,就好像是嫩芽刚刚发苗了,根也还非常的细小,这个时候就要修学信、进、念、定、慧这五个法,能够让善根增长,尤其是可以以信来对治不信、以精进来对治懈怠、以念来对治放逸、以定来对治掉举、乃至于以慧来对治无明烦恼。这五根五力有这样的作用,说它们是能够生起四圣法道、解脱智慧以及实相智慧的根本,因此称它作为五根、五力。因为三乘菩提要出离生死苦,都是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