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修学佛法刚入门的时候,就好像是嫩芽刚刚发苗了,根也还非常的细小,这个时候就要修学信、进、念、定、慧这五个法,能够让善根增长,尤其是可以以信来对治不信、以精进来对治懈怠、以念来对治放逸、以定来对治掉举、乃至于以慧来对治无明烦恼。这五根五力有这样的作用,说它们是能够生起四圣法道、解脱智慧以及实相智慧的根本,因此称它作为五根、五力。因为三乘菩提要出离生死苦,都是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释迦牟尼佛开示,如果能够一日乃至七日,专持阿弥陀佛名号,能有一心不乱的功夫;那么到了临命终的时候,就以这样一心不乱的持名念佛功夫,来对治,不让原来贪欲执著的那个习气现起。这就是古德所说的: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定。那就能够跟随着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的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不会违背所发求生净土的誓愿,随业往生到三恶道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修学上,自己要用心;而且,通常你精进的时候,境界往往会很多,就刚刚好是你要对治的烦恼就会随著因缘而现起,因此你周围不可能不现起贪婪的现象,让你去缘触的啦。如果你是嗔心重,那你的周遭就会现起你想象不到的境界来触怒你。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大家也会帮你啦,神也不会让你太难堪,但是如果你很迟钝,对于自己现起的贪嗔痴一点都不在意,那这样再怎么帮忙,也是 三摩地

2018-07-23

砍它一刀以后,它还会生起的,所以呢,你必须继续往这个妄念的根本,继续加以断除,因为呢既然是妄念妄想,它一定是势力深重的,所以你一定要建立你的坚固的菩萨作意,要想好不容易才来到这个世界,无量的杂染都可以在这个世界生起来作你修道的缘,你已经现起你的相应杂染的本因种子,已经动念了,你就必须以各种的善巧来如理对治,想想你到底要什么?因此要问菩萨,他应该会怎 三摩地

2018-07-23

」又说了种种法门,来对治众生的心病。我们就当信佛语不虚,信众生皆可成佛。但我们为什么不成佛呢?皆因未有如法下死功夫呀!譬如我们信知黄豆可造豆腐。你不去造他,黄豆不会自己变成豆腐。即使造了,石膏放不如法,豆腐也会造不成。若能如法磨煮去渣,放适量的石膏,决定可成豆腐。办道亦复如是,不用功固然不可以成佛,用功不如法,佛也是不能成。若能如法修行,不退不悔, 三摩地

2018-07-23

是故宜应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如珠被濯,悬在高幢,洞达光明,映蔽一切。可谓不辜佛化,不负己灵。是为发菩提心第七因缘也。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今我等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餐一水,频犯尸罗。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 admin

2018-07-23

如果是贪欲重的人,无法断除对男女色身强烈的染着,那么就应该要修不净观来作为对治;就是要去观想自己所贪念的对象,无论他的外貌多么英俊、潇洒、美丽,而在他死了之后呢?他的尸体就会出现膨胀、青瘀、烂坏、出脓血、虫啖、骨头散乱等等可怕恶心的现象,用这样的不净观来对治自己的贪念,就可以让贪欲心逐渐静止下来了。那么如果是嗔恚心很重的人呢?对于种种违逆自己情志的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在平常就熏习其相对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嗔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的说明一下对治的这个知见。首先,先从观察到嗔心的过患,来减损我们嗔恚的心念,乃至可以把它消除掉。《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提到:佛子!若菩萨摩诃萨,起一嗔恚心者,一切恶中无过此恶。何 三摩地

2018-07-23

以灰涂在自己身上;每天只吃胡麻一粒、小豆一粒、粳米一粒、粟米一粒、稻子一粒来对治饥饿之苦;夜晚睡在很硬的木头上,或者睡在地上及石头上,来对治自己贪着之苦;生病的时候以牛屎、牛粪为药来治病;于盛夏的时候,在身体四周燃烧烈火,使自己的双手双脚及头部之五体受热来磨练自己;在寒冬的时候,用冰冻的冰衬在身体之下,使自己的身体受寒冻之苦,借着炙热及寒冬来消除自己的业障;或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如果落在有见里,用空见还可以对治;如果落在空见里,没有法可以对治,这个人不可救药,所以不允许有人落在空见里。因此,印顺法师和、宗喀巴、月称所主张的无因论的缘起性空,这种空见是佛所不允许的。他们不断的在排斥大乘的经典,尤其是排斥三转法轮的唯识经典,因他们落于空见里,执著无因论的缘起性空是真实法;但这样不对。(注一)执著有见也不可以,例如中台山、法 三摩地

2018-07-23

反之,如果我们诵经归诵经,身口意行还是一往如常,放任贪嗔痴而不起对治之心,那就变成是不好的示范,除了让自己的功德法财继续漏失之外,对于弘传,实际上也是有亏损的,因为这样可能会使得有些众生轻毁圣教。了解这个道理之后,无论我们在读诵经典,或者平常修行的时候,就会更加诚心与更加精进地去做。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读诵经典之后,所成就的身口意行改变,也是会让周遭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靠平常就熏习相关正确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嗔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至于如何对治嗔恚,这里简单说明如下。首先,我们要观察到嗔心的过患,从而可以减损我们嗔恚的心念,乃至可以把它消除掉。《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提到:佛子!若菩萨摩诃萨,起一嗔恚心者,一切恶中无过此恶 三摩地

2018-07-23

于是我又找方法对治:就是输了钱白输,赢了就把钱拿出来以输钱人的名义做功德印佛教书籍,同事反而更乐意跟我玩了。所以我自己是一直保持在输钱的状态。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继续参与。输了钱我会作意:上辈子欠你的还给你好了,心里的痛顿时没有了,如果不能玩心里才叫一个又痛又痒。这种状态直到半年前有个因缘,我离开了那帮同事,因为工作比较忙,几乎没什么机会再打麻将,再加 三摩地

2018-07-23

要生起怨亲平等心,就是说对一切众生要生起慈悲心,没有说彼我之想,为何要如此呢?因为倘若说,是见到怨家不同于亲眷,那就是从情执以及所谓的怨怼上面起分别,这种分别就是来自于贪欲以及嗔恨的烦恼因缘;因为贪欲以及嗔恨,就是会让自己造作恶业的一个心所烦恼因缘,以恶业因缘而产生苦果;因此应当要经常生起慈悲心,要经常生起对怨亲平等心,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因为假如说 三摩地

2018-07-23

同样佛法也是,要了解佛法的根本是什么,它才能从我们的心性上有一个依靠,也就是説有根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行为才会依据,这样才会对治,比如説对治我们贪嗔的烦恼,才有根本。再不然我们其实就像浮萍一样,没有一个根。中国网:没错。张公僕:所以我们这个基金会、同修会,这么多年来了,平实老师为什么大量地写书,就是让大家要从根基上来着手。中国网:那我想对于我们普度众 三摩地

2018-07-23

因爲还有我执的存在,就表示我们还没有完全超过五阴魔的范围;但是,在我见断除的时候,五阴魔其实已经对治了大部分了。所以说,在降伏五阴魔的第一个首要之务,就是能够确实的断除我见,因爲断除我见而有断三缚结的功德。可是,断我见对一般人来讲是很困难的,古今都一样。现见现在大部分的大师们,都自以爲断了我见,其实从他们的开示内容就知道,他们根本没有断我见;但是这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瞋恚这个部分,一定要用忍辱来修学,然后来对治,这是菩萨所必须调伏的最大烦恼,所以佛陀才说:见恚能忍,这样子对于在家而言,要能够修学才是不放逸行。第四项恶口恶语及无义语,终不为之。实义菩萨要教导在家,修学爱语、柔软语,同时也要学习不恶口、恶语,也不说调戏无意义的话,以便庄严口业。因为这个口业很随便的在语言上面去现行,当然这个部分,跟习气烦恼有关;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里面有这样的内容,善男子!菩萨若能随时教戒,所言时者贪恚痴时,起贪结时,当为种种说对治法令得除贪;余二亦尔。也就是说,实义菩萨以法布施,使得众得到利益与安乐,并且要随时教导与教诫。四摄法中的爱语,最殊胜的就是应时说法,让众乐于听闻受持,如说而行发起功德受用。所以随时教诫就是应时说法,应时说法就是爱语;要随着起贪结、或起瞋结、起痴结时, 三摩地

2018-07-23

但参禅人应有所拣择、对于求明心见性有益之善知识说法,应摄取听受,对于求明心见性用不着者,譬如为人悉檀、对治悉檀、世界悉檀等,应作选择性的听取。其次是闻时记忆,闻后思惟。所谓闻是指听闻、阅读及课诵。听闻是直接听善知识说法。阅读是自己阅读经典或善知识之著作。课诵是直接以经典一直唱诵,作每日之固定功课。在闻法时,应用心记录忆念,然后在静中思惟、在四威仪一切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关注无始无明的过程就是我们思维:为何我们贪爱色身?为何我们会有烦恼?为何我们会有贪嗔痴?为何我们会有私心?为何我们会感到无力对治刹那不断生起的妄念?为何我们还没有明心、见性?为何我们还没有成佛?。。。等等很多问题,在思维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显然,就是伏除一念无明的过程,这就是佛菩提道的尊贵所在--世出世间法同时进步,持续的在转烦恼为菩提。由于一时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