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财、法二施,是如何可以让众生远离苦恼呢?布施行主要的是说,可以对治悭贪的习染。当然这也应该要说明一下的是,就是说这一定不是只对于一世二世,或者是一劫二劫的情况而言,而是开始从一世又一世,从粗重的悭贪到微细的悭贪,经过久远的时劫逐渐地断除。在这个过程之中,不但也了解了为什么要断悭贪,或者是断了悭贪的好处,所以才能够世世继续地修学布施之行,其间一定是有 三摩地

2018-07-23

要修学这六度波罗密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要饶益诸有情,第二个是要对治诸烦恼。从饶益有情、对治烦恼中,来修集见道所需要的福德资粮,在十住位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亲近真实善知识,接受真实善知识的教导。对于因果的内容,除了于信位信受三宝、信受因果以外,在住位更要能够了解因果内容的差异,例如布施所种的福田及果报的差别,会因为是贫穷田、或者是报恩田、或者是功德田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在境界中,一旦发现到这个悭吝的烦恼现行的时候,他就会思惟、会对治,不会去随顺着这个悭吝之心,而去贪爱自己的财物。为什么呢?因为菩萨会观察到这些财物,在他这一世舍报的时候,不会随着他过去到未来世;因为这一世的财物,是因为这一世的五阴而受用;这一世的五阴毁坏以后,这些财物就与这个五阴就完全断了关系,不会再去未来世继续使用了。因此菩萨看到这样的一个情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说有一些药物,其实有时候本身就是毒药,但是为了对治某一种特殊的病,再加上所用的分量也是有所限制的,这样才可以医治好某甲的病;假如说一时之间找不到药,而你知道到哪里可以求得那一种药,虽然药物的本身有毒,但也可以方便取得那一种药物,因为是要让医生可以治好某甲的病。但是毕竟于开缘与遮止之间的分寸,一定要把握好才是。菩萨也不应该拿不清净的食物、药品来布 三摩地

2018-07-23

乐于布施者就是因为有慈愍心,慈愍心来看待众生;慈愍心本身就是在对治瞋,所以既然能够发起这个慈愍心,就是能够安忍、能够接受众生在三界中生死苦而不能出离,需要菩萨来摄受,所以他能够毁坏这个瞋。同时能够毁坏这个痴,痴的意思就是说,不知道在生死中受苦的道理在哪里?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解脱?那么这位乐于布施的菩萨,他已经能够实证自心如来,能够知道一切法的根源,都 三摩地

2018-07-23

还真的是妙用无穷呢!为了帮助大家了解:为何人们会起瞋心?瞋心的本质是什么?瞋心对修道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又应该如何来避免火烧功德林呢?接下来,我们将一一为您解说,希望您在听完我们的说明之后,能够很快就能观照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一有瞋心生起,马上就能察觉,并且能如理作意的思惟和观察,很快就能找到对治的方法来安顿自己的身心。所谓火烧功德林是指经过长时的修 三摩地

2018-07-23

就好像有人问说:贪淫的心念很重,要如何克服、对治?这个问题是类似的,只差在说所针对的烦恼状况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这两个人的习气是不同的。或许有人会说:那么我两种状况都有,那又要怎么办?这往往也是现代人有可能会面临的状况。若是说两种状况都有,或者是说,甚至有三种乃至于是更多的状况,那可以先对治比较严重的情形,当然也可以随着现行状况的不同而随机作处理。 三摩地

2018-07-23

《佛典故事》今天我们要来介绍瞋恚对治鬼。这则佛典故事是出自于《杂阿含经》卷40。这则的大意是:如同我阿难亲自听闻,在某一个时节因缘,佛陀住在鞞舍离国猕猴池旁边的重阁讲堂。那个时候佛陀告诉比丘们说:在过去世有一个长得很丑陋、面色很难看的夜叉鬼,有一天,他突然间来到天帝释的宝座上坐下来,也就是坐在玉皇上帝的宝座上。天帝释所管辖的三十三天的天众们,看见了这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继续来探讨应该如何对治瞋恚之毒害呢?那就必须修忍辱之行。《优婆塞戒经》卷7云:【我当云何能调众生?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忍果。我若不种如是种子,云何获得如是正果?】也就是说,诸佛之所以能够调伏众生,都是因为忍辱的缘故;所以忍辱即是成佛的正因,而无上正等正觉则是忍辱的结果。菩萨在因地时,如果不种下这样的种子,未来如何能够成就无上 三摩地

2018-07-23

”还真的是妙用无穷呢!为了帮助大家了解:为何人们会起瞋心?瞋心的本质是什么?瞋心对修道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又应该如何来避免火烧功德林呢?接下来,我们将一一为您解说,希望您在听完我们的说明之后,能够很快就能观照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一有瞋心生起,马上就能察觉,并且能如理作意的思惟和观察,很快就能找到对治的方法来安顿自己的身心。所谓“火烧功德林&r 三摩地

2018-07-23

不过,在对治嗔习这一个部分,我们要很注意的一件事情就是:一个菩萨行者,不可以随便对人起嗔,因为故嗔是菩萨的重戒。如果说,你这一个嗔是对自己嗔,什么叫对自己嗔呢?就是说:我这件事情怎么又做不好了!我事先应该怎么样。所以这样的一个嗔,它是有一个检讨改进的效果。但是,如果这个嗔是一向对著别人的话,那就是一个不好的重戒的行为可能会呈现。接著我们来看,如果说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在平常就熏习其相对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嗔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原标题:产生嗔恚的原因和条件)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不管我们造作任何的业种,如来藏都会帮我们记录得非常清楚,因此我们要学习释提桓因,以虔诚恭敬和谦虚的身口意行,来对治不好的外境,也要学习他向天人开示的人当莫嗔恚,见嗔莫嗔报,于恶莫生恶,当破坏憍慢,来让我们不会随著外境起不好的心行,也让我们如来藏所含藏的种子越来越清净,才能够快速地往佛地迈进。 (原标题:为什么我们有嗔心?) 三摩地

2018-07-23

从故事中释提桓因知道三十三天的天众们,因为看见夜叉鬼长得丑陋难看,而且还坐在宝座上,都起了很大的嗔心以后,释提桓因依然以虔诚恭敬和谦虚的身口意行,让那个夜叉鬼的面貌变回原来丑陋的面貌,示现如何对治嗔恚。而且还以偈颂来对这些天人们开示,包括不要轻易地起嗔恚心、也不要以嗔报嗔;看见有人造恶的时候,也不要心生嫌恶,应当要起慈心、悲心来对待他,这样才可以破 三摩地

2018-07-23

《佛典故事》今天我们要来介绍嗔恚对治鬼。这则佛典故事是出自于《杂阿含经》卷40。这则的大意是:如同我阿难亲自听闻,在某一个时节因缘,佛陀住在鞞舍离国猕猴池旁边的重阁讲堂。那个时候佛陀告诉比丘们说:在过去世有一个长得很丑陋、面色很难看的夜叉鬼,有一天,他突然间来到天帝释的宝座上坐下来,也就是坐在玉皇上帝的宝座上。天帝释所管辖的三十三天的天众们,看见了这 三摩地

2018-07-23

而写完以后,便可以在这个勾完的地方,将其中自己又觉得最重的心所法,予以加上不同的注记,代表这是马上要开始回想,要开始观察的地方,等到注记都做完以后,便开始一一去检视这些最重要的地方,要到初地,就不要放过,一一回想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自己所生起的烦恼的轻重,自己在这些烦恼中的不安、言行,这些事是最基本的,照理说,已经经过了勾选,应该可以迅速地在另外一 三摩地

2018-07-23

即之前始教菩萨于法相上分别人法二无我,渐断渐证(此人法二无我即是妄念,因为以二无我对治二种我见。因为所治的二种我见,虚妄不实,能治的二无我,也妄念),都属于妄想对治。而此处的菩萨,直接观法性如实处,本无人无法,亦无心无境,故不起二无我妄念分别。此种虽然不缘法相,但还是缘于法性。故名攀缘如禅。云何诸如来禅。谓入佛地。住自证圣智三种乐。为诸众生作不思议 三摩地

2018-07-23

」同修们应随时生起感恩善知识之心,生起无法报恩于万一之惭愧心,以有惭有愧之白净法增长自身之信根与信力,以知恩感恩之心消除增上慢之恶业烦恼,期能于异生性障未消除之前,借由修持白净法之功德力,增益于佛菩提道之进分并对治退分。今以正觉电子报初刊之因缘,于此与诸位同行善知识共勉之。阿弥陀佛!——摘自《正觉电子版》创刊号 (原标题:请珍惜值遇善 三摩地

2018-07-23

他就是用这种苦行的方式,来对治睡眠和昏沉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猛利修行,本善禅师的功夫日渐纯熟。一天,本善禅师正在打坐,忽然听到钟声响起,豁然有省。月溪澄禅师遂予印可。50、五台普济孤月净澄禅师。起初授业师令他学习经论,他不感兴趣,于是又令他修习念佛法门,他亦感不甚契合己意。改投五台善禅师座下。经过善禅师的不断钳锤和日夜拶逼,一日,净澄禅师忽感疑滞顿消, 三摩地

2018-07-23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很多人是用念佛来对治失眠--因为会失眠通常就是因为心太散乱,或者是说心对于世俗的事物太专注了,没办法放松所以会失眠--念佛可以对治失眠,因为可以让你放松。另外念佛可以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说这个身会造作三种的恶业,杀盗淫这三种恶业;我们的口会造作绮语、妄语、两舌、恶口这四种的恶业;乃至于我们的意,就是我们这个心,有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