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无量的佛刹里有八十亿的佛,色身无量无边,成就无量的功德,你怎么可以说我释迦牟尼佛有疾病、有无常呢?一切如来都不乐意在此世间出生,因为此世间的众生无法度化、对治,所以我在这个地方治理这些不可治的众生。我在无量阿僧祇劫,行一切难行能行的那一些身、口、意行的缘故,所以获得无量身,同时住于八十亿佛世界,也同时住于没有边际、不可捉摸、无生无灭的境界。所以我 三摩地

2018-07-20

这种妄想较轻微,但是很坚固,无法去对治它,所以要进入第二个阶段,将眼睛闭起来不让它看。闭眼拜佛,一开始会出现一种状况,妄想又多起来;第一阶段张眼拜佛,眼睛有所攀缘,粗的妄想不容易起来,闭眼拜佛时会出现一些妄想,会产生一些不同的状况:通常我们主张把忆佛的念收到脑子里面,这样能迅速增强忆佛的功夫。但是有少数人在这时眼睛起了作意而不自觉地用力,时间久了, 三摩地

2018-07-20

在第二个阶段为对治眼根之攀缘,故请各位闭上眼睛拜佛,因为那个时候,尚无法对抗心的攀缘,现在工夫已经很好了,所以回来面对以前所不能面对的状况故睁开眼睛拜佛。闭起眼睛时心里容易攀缘一切法,妄想较多,拜到这个时候,心里的妄想对治了,可是眼根之攀缘尚未对治,所以用张眼的方式忆念拜佛。刚开始张眼忆念拜佛,还是很容易攀缘一切的色相。因为功夫已经有一些成绩,过一 三摩地

2018-07-20

并于六识幻化之境界现前时,善能诃责对治,不为所动。若执著于觉观心者,即被六识变化之境界迷惑,心起贪爱,魔得其便,导入歧途;致妄言证得圣境或诸禅境界,求升反堕。或与鬼神往来,为鬼神所扰,不得定心,不能深入诸佛境界。二、参禅者更须摒除觉观。若觉观不断,则工夫不能打成一片,疑情不起不深。欲入“见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注七)的阶段,尚且不能,何 三摩地

2018-07-20

这种攀缘心,相对于其他攀缘而言,已经较细,却是众生从无始劫以来,随眼根而有的习气,极难对治。以目前的工夫而言,尚不足以克制。唯一的方法便是暂时把眼睛闭起来,不让它看。等到以后工夫更强时再开眼。行者到此地步可进入第三阶段。三、闭目无相忆念拜佛:闭目无相忆念拜佛,可对治眼根之攀缘。精神容易集中,工夫增强较为迅速。观察拜佛时之心念也较为清晰。但某些人闭目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常提到四悉檀就是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那就包含世出世间的一切法,从世间法一直到出世间究竟解脱的法都包括在内,故说修多罗。a、同体三宝或叫自性三宝所谓三宝,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叫同体三宝或叫自性三宝。同体三宝系指真如之理,就是说每一个有情众生的根本佛心,一切众生的本心,这叫真如。真如是一切有情众生之最初,也是最后的一个皈依处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对治失眠很有用。还有,念佛可以净化我们的三业---身三业,口四业、意三业。身三业是说杀害众生、窃盗众生的财富或名利、还有是邪淫。念佛可以除这三业、净化这三业。总不会一面念佛一面想着:我这朋友的太太不错喔,可以勾引勾引。不会这样想。为什么?因为念佛的时候,只要这个念头一出现,就会想:唉呀!惭愧死了。所以就不犯邪淫业。还有一业:杀生,念佛时不会想到杀 三摩地

2018-07-20

因此释迦牟尼佛开示,如果能够一日乃至七日,专持阿弥陀佛名号,能有一心不乱的功夫;那么到了临命终的时候,就以这样一心不乱的持名念佛功夫,来对治,不让原来贪欲执著的那个习气现起。这就是古德所说的: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定。那就能够跟随着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的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不会违背所发求生净土的誓愿,随业往生到三恶道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古时候的读书人,他为了对治这个睡眠盖,就会用头发悬梁、用锥刺股,来对治自己的睡眠与昏沉。但是我们佛门修定不必这个样子,因为我们主要是让自己能够有合宜的生活作息,然后来调整自己的习气性障,来降伏自己的习气性障。也因此,当自己发现自己有这种昏沉睡眠盖的时候,刚好就可以仔细地去想想:自己是哪些地方必须要去调伏它,而不必用非常激烈的手段,来勉强自己一定 三摩地

2018-07-20

我始修持名念佛,按照印光大师的摄心念法,常常法喜充满,而且自己过去的懒散的毛病也得到改善,常常芷馍M愧心和悲心,但因工作原因和自己懈怠,又退失了很多,可能使自己过去世邪见深重的缘故,工作在边地,无法吃素,只能吃肉边菜,不得与善友常常相聚,加上自己淫心深重,难以对治,甚为苦恼,今幸有网络,能来此诸上善人聚会之地。求各位善知识多加提携。让末学能早日明心 三摩地

2018-07-20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光想着忆佛念、光想着善念,也有可能恶念的势力太强了,有的时候,那样的一个势力的强度,让我们的善念没有办法产生对治。佛陀就教了第二个方法,说要念恶有灾患。什么叫作念恶有灾患呢?就是说;我们现在如果一直把我的心安住在这个恶念中,如果我一直安念在这个恶念中,这个恶念就会产生逼恼,产生逼恼,我就没有办法安住下来修定,没有办法安住下来思惟法 三摩地

2018-07-20

因此释迦牟尼佛开示,如果能够一日乃至七日,专持阿弥陀佛名号,能有一心不乱的功夫;那么到了临命终的时候,就以这样一心不乱的持名念佛功夫,来对治,不让原来贪欲执着的那个习气现起。这就是古德所说的:“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定。”那就能够跟随着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的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不会违背所发求生净土的誓愿,随 三摩地

2018-07-20

末学知此弊病后,就想出一些方法来对治这些弊病,来修除这些遮障,后来发现修除性障是一条捷径,而修除性障的捷径是植福;因在植福的过程中,您会面对种种身心的挣扎,在挣扎的过程中发现原来自己是多么地贪著与计执。又常常在观行修除性障的过程中,难免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遮障,即使想说服意根去减低对一切境界的贪著执取,但往往无法成功,以至于常常随波逐流,追逐六尘无法自 三摩地

2018-07-20

静虑的意思就是静中思虑,静中思虑的内容包含:如何饶益有情?如何在饶益有情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如何观照五蕴的虚妄?如何从五蕴虚妄中观察不是我见的地方在哪里?(五阴)不是真实我的地方在哪里?如何思虑断除我见,应该要有什么方法来思虑?要怎样参禅?要怎样来看话头,甚至于从欲界散乱心中,如何进入欲界定?如何进入初禅以上等等的禅定境界。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 三摩地

2018-07-20

在无量的佛剎里有八十亿的佛,色身无量无边,成就无量的功德,你怎么可以说我释迦牟尼佛有疾病、有无常呢?一切如来都不乐意在此世间出生,因为此世间的众生无法度化、对治,所以我在这个地方治理这些不可治的众生。我在无量阿僧祇劫,行一切难行能行的那一些身、口、意行的缘故,所以获得无量身,同时住于八十亿佛世界,也同时住于没有边际、不可捉摸、无生无灭的境界。所以我 三摩地

2018-07-20

最初以气行之理来对治头疼(将念放置于手指尖),但效果不彰(有改善但不彻底)。后依陆亲教师所教之观行,先尝试观五蕴十八界,后思惟其虚妄性之理。发觉这种如理作意之思惟有自我心理暗示之效,也即末那识之遍计所执性被意识所说服,而从根本去改善气动与头疼之烦恼。走笔至此,末学不得不由衷地赞叹萧导师之善巧方便之睿智与仍坚守岗位之各亲教师(须自备广大福藏以便承担末 三摩地

2018-07-20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很多人是用念佛来对治失眠--因为会失眠通常就是因为心太散乱,或者是说心对于世俗的事物太专注了,没办法放松所以会失眠--念佛可以对治失眠,因为可以让你放松。另外念佛可以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说这个身会造作三种的恶业,杀盗淫这三种恶业;我们的口会造作绮语、妄语、两舌、恶口这四种的恶业;乃至于我们的意,就是我们这个心,有 三摩地

2018-07-20

如是舒发管见已,即以为序!佛子平实敬序公元二○○三年立秋自序于五年多前,末学曾与几位早期已明心之师兄会谈,所说之主题不离烦恼习气之难对治,于此五浊恶世世间修道困难,并举示选择本愿念佛之书籍而说,只要信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本愿,能决定得生极乐世界等等,当时不知他们是想要以其另觅之法门劝转末学信受于彼并退于之修学,所以提出不同看法与其论辨。彼等主张其已明心 三摩地

2018-07-20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很多人是用念佛来对治失眠----因为会失眠通常就是因为心太散乱,或者是说心对于世俗的事物太专注了,没办法放松所以会失眠----念佛可以对治失眠,因为可以让你放松。另外念佛可以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说这个身会造作三种的恶业,杀盗淫这三种恶业;我们的口会造作绮语、妄语、两舌、恶口这四种的恶业;乃至于我们的意,就是 三摩地

2018-07-20

次观男女,脓血涕唾,恶露中满,犹如溷(hùn)厕,粪秽所都,是为息淫对治方便。次想死人正值仰卧,寒冰彻骨;黄水流出,臭不可闻;遍体生虫,处处钻啮;皮肉渐尽,骨节纵横;乃至冢破骨出,人兽践踏。而我此身,终亦如是。次念《法华》所说因缘,生相、灭相,与不生灭,是为断淫穷原方便。次观自身,在极乐世界七宝池内莲华之中,莲华开敷,见阿弥陀佛,坐宝莲华,及诸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