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能如实知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故,能如实知四种圆寂故,已知诸地无生法忍故,具道种智故。此宗虽具如是本质与功德,然此唯识宗之入门,要依证悟自心藏识之般若慧为本,方能进此门中修证唯识无量三昧,故此宗之入门,不宜外于禅宗。此宗之三贤位中胜解胜行,即是三论宗之般若别相智;须于证悟藏识后,通达三论宗之般若中论旨意,而后易修十地唯识行,故亦不应外于三论宗及般若经典。 | admin 2018-07-22 |
![]() |
”如来藏心,体无生死,自性清净,《胜鬘经》云:【胜鬘夫人说是难解之法问于佛时,佛即随喜:如是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乃能信受,诸余声闻唯信佛语。】马鸣菩萨于《大乘起信论》中既已明示此难可了知之理,今逢导师的《起信论讲记》为众进一步开示大法 | admin 2018-07-22 |
![]() |
因为有这样子的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涅槃性,所以如来藏具足了不生不灭的体性,具足了非一非异的体性,具足了非有生灭、非无生灭的体性,具足了非断非常的体性;所以祂是具足了中观的中道性,也就是具足了真正的般若的中道性。自古以来的祖师,藉教悟宗的人虽然是不乏其人,但是比之于禅宗的教外别传而开悟的数量,是非常悬殊的。所以想要证悟中道般若的人,想要证悟三论宗 | admin 2018-07-22 |
![]() |
若无此顿悟自心之历程,不知自心为何物者,即不能通般若中观;不通般若中观者,不能修证初地无生法忍,遑论成佛?是故,三论宗所说般若,即是禅宗所悟之标的;禅宗之参禅法门,即是证悟三论宗般若之最便捷法门,二者不应分宗。三论宗人若不经禅宗之证悟自心,必不能通会三论之宗旨,必将如同印顺法师之以一切法空为般若,去道远矣!禅宗既居佛道超凡入圣之关键--入此门已方入佛 | admin 2018-07-22 |
![]() |
前者如已悟宗门般若者,于此娑婆唯阶别教七住,舍寿往生已,能证无生法忍,位在初地二地,随即能向八地迈进﹙如本会郭故理事长悟后,因病往生极乐,托梦于其弟子,示现极乐世界境界,云已向八地前进中。又恐一人闻之不信,展转于其多位弟子梦中如是示现﹚,此是上品上生人;亦如于此已入初地二地者,往生极乐时,速证八地道种智,立即证得二种意生身,于相于土自在,此是地上菩 | admin 2018-07-22 |
![]() |
但是,我们接下来我们就继续看到,我们看看,我们想想看,龙树菩萨讲的中道是不是就真的是无自性有假名呢?我们接下来不用其他的经论,我们直接看《中论》本身的〈观法品〉,〈观法品〉里面有一句偈谈到:【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中论》卷三)各位菩萨请看,这里面谈到的诸法实相,谈到了是“心行言语断”。如果按照我们之前,按照 | admin 2018-07-22 |
![]() |
若证此空性心,即能于般若中观起诸胜解及与胜行;亦能渐次入证初地之道种智,证初地无生法忍;由初破参乃至初地,俱名宗通。由二转法轮《般若经》旨,及龙树菩萨《中论、十二门论》,其弟子所造《百论》等义观之,三论宗所述之般若中观,乃是别教中之真见道位至通达位修证;其后尚须转入法相唯识宗,修习三转法轮唯识种智,方得入地,渐次修进佛地,此是般若宗在佛法中之地位; | admin 2018-07-22 |
![]() |
也有的宗教认为,上帝是大梵天出生的,有的说是无极老母出生的,有的说是无生老母出生的……林林总总这些都是一样的说法,只是用不同的名字和说法来陈述罢了,实质上来说,都是由一个造物主有情来出生有情生命与宇宙的。但是这样的说法,是不符合法界现量的事实的现前观察;也不符合逻辑上的道理,是说不通的,所以比量也是违背的;同时也是违背佛陀的至教量。其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有的宗教认为,上帝是大梵天出生的,有的说是无极老母出生的,有的说是无生老母出生的……林林总总这些都是一样的说法,只是用不同的名字和说法来陈述罢了,实质上来说,都是由一个造物主有情来出生有情生命与宇宙的。但是这样的说法,是不符合法界现量的事实的现前观察;也不符合逻辑上的道理,是说不通的,所以比量也是违背的;同时也是违背佛陀的至教量。其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将话题拉回,有自我意识的生物,便一定有如来藏在身中,那麽这如来藏便有很多性用,可以很明显与无生物区分开来,好比说喂一只老鼠低剂量的病毒,只要操作得宜,便会产生所谓的免疫反应,这种现象,在无生命的东西上就完全观察不到。那么,生命若是由第七识和第八识形成,要怎么解释演化的证据?其实,佛教讲六道轮迴,不是乱讲的,如果如来藏不具备变成各种生物的能力,那哪里叫万法之源?既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证得如来藏本体,只是菩萨六度中般若的正观现在前而已,依《菩萨璎珞本业经》中佛语判为别教七住,只得到无生智忍而已;如果能够更进一步眼见佛性,则依《大般涅槃经》当中圣教判为别教十住,都仍只是外圣内凡的习种性贤位菩萨。纵使已离习种性位,也还不是别教圣人,因为还没有修除十行位的性种性,以及十回向位的道种性,都还没有进入初地,还不是圣种性的菩萨。所以,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例如我们在前一集节目探讨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中,举出了《佛藏经》圣教开示:【如来所说一切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倍为希有。】因为这是一切世间所不能信的微妙甚深无上法,对于这种因为不是世间人可以思议,因此难以信受的佛法,菩萨如果听闻了,必须先能安忍,有了信根,然后安住于进一步生起的信力中,所谓:【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如果不能安忍住于信力之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这个第八识如来藏,他是无生的。也就是说他这个法并不是被出生的法,他是本来就存在的法。所以无始其实也在说明:因为有一个法叫作无生的法,有了这个无生的法作为坐标,就可以理解无始的这个概念;如果没有无生这个法的概念,是没有办法理解无始的这个概念。也就是说无生,就是因为有一个法他本来就存在,他是法界中的最核心的法,一切法都由他出生的;所以什么时间、空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佛智极深极广,所以我们以十种大海的譬喻,来了知其中的内容以及差别是如何?从而来知道:从初地开始的修证,第一个是正愿,要发十无尽愿;二地一定要于戒垢清净;三地心地光明;心地光明的意思就是要了除世间的一切的烦恼,然后能够让发起禅定,而且依止于实相、依止于无生法忍而来修禅定;四地菩萨一定要在三十七道品的菩提分法上能够如实修证;五地菩萨于四圣谛能够如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故游泳此宗,资器,从初立志,跂步便要超卓,所谓立地成佛,暂时敛念便证无生,不立前后际,不从他得,惟是自己分上勐利操修。】(《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卷二)克勤大师这一段开示的意思是说:自从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尊者微笑,世尊将涅槃妙心咐嘱给金色头陀迦叶尊者之后;历经西天28祖的代代相传,一直到达摩祖师来到东土开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有缘的众生方得以闻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他们不了解第八识实际上的功能体性,也不了解祂就是未来成佛时的真如;他们不了解菩萨证得阿赖耶以后,经过修行,把贪瞋痴慢疑等随眠种子修除掉,证得解脱道,能出三界,而发起受生愿继续再轮回生死,自度度他,一直到无生法忍究竟,成就一切种智,然后成佛。那个时候还是这个第八识,只是改名为「无垢识」,改名为「真如」。这些善知识们不懂这个道理,就说第八识是虚妄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心真如门是真如、如来藏的基本含义,从祂本体的体性上来说,祂超越染净、生灭,如同《心经》所说的五蕴皆空,无生无灭,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另一方面,心生灭门是真如、如来藏的第二重含义,是从法相妙用上来说的。如来藏表现为随熏习而转变,形变出一切的染法与净法,也就是三界唯心造。在《大乘阿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有的有为法都是由本来无生之自心如来藏所出生,没有恒不坏灭之自体性,就好像灯光是由灯变幻而有,它本身没有不坏之自性;同样的,十八界也是一样,都是由无生之如来藏识直接、间接或辗转而出生,所以不是真实有。然而什么叫作无为法呢?所谓无为法是指离开因缘造作之法。譬如三乘菩提的行门与果证,就是属于无为法。行者如果能够现前观察十八界法的虚妄,一一如实现观而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地菩萨为什么要修五神通?是因为如果专修无生法忍,将无法满足三地心的现观功德;必须在三地所应修的无生法忍即将完成时,因为最后一分无生法忍的实证,要藉四襌八定、四无量心和五神通作为助缘,才能完成最后一分无生法忍——成就犹如谷响的现观。所以诸地的法道是有次第性的,但是有些人不想照这个次第来,明心或见性之后,就想要修神通;这样修神通或禅定,都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我见断除的观行没做好,找到了如来藏时教你整理,你还是不容易整理好;喝了一整天的水,可是进了小参室一问,什么都不知道,白喝了!但是别人喝无生茶是越喝越欢喜,有好多法出来了,智慧越来越增上;结果你不是,这时越喝越痛苦:好难喝!这杯水比什么苦药都苦。原因就在这里。所以断我见的观行,你在禅三前得要独自坐下来,好好去思惟弄清楚,色受想行识一一弄清楚,十二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