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譬如说,对于由色受想行识聚集而成的五阴假我,意识会把这五个法合起来当成一个有情,虽然这五阴刹那生灭,可是意识心仍然会把有情的五阴当成是连续性的法,而认为有一个真实的五阴我存在;同时意识也可以缘在五阴变化上面所显示出来的“生、老等心不相应行法”,因此意识所缘之范围可以说是非常广大。相对于意识来说,五识的所缘就单纯很多,因为五识的所缘就仅限定 admin

2020-02-21

我们怎么样观行淫欲的虚妄以及它的不清净呢?如何来观察淫欲的无常和虚妄呢?各位菩萨,一切有情众生的色身,其实都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有。身体里面尽是脓血臭秽、屎尿不净,只是因为包裹着一层薄薄的皮,所以看起来好像还不错,其实是名符其实的“活动厕所”啊。我们之所以会对别人的身体表相产生贪着,往往都是因为有情的言语、气质、姿态、神韵等种种韵味 admin

2020-02-21

譬如说,对于由色受想行识聚集而成的五阴假我,意识会把这五个法合起来当成一个有情,虽然这五阴刹那生灭,可是意识心仍然会把有情的五阴当成是连续性的法,而认为有一个真实的五阴我存在;同时意识也可以缘在五阴变化上面所显示出来的“生、老等心不相应行法”,因此意识所缘之范围可以说是非常广大。相对于意识来说,五识的所缘就单纯很多,因为五识的所缘就仅限定 admin

2020-02-21

因此,我们还得要让这种造恶业的人日渐减少,应该一面帮助更多的人断结、心地清净,再影响当代有情远离恶业。又云:〖‘善男子!若复有人乐饮酒者,是人现世喜失财物,身心多病;常乐斗诤,恶名远闻;丧失智慧,心无惭愧,得恶色力,常为一切之所诃责,人不乐见,不能修善,是名饮酒现在恶报;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饥渴等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 admin

2020-02-21

我身既然,有情亦尔,自我及他皆无恃怙,是故归依真实三宝。何以故?以常住故。】(《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经典说,有人可以帮忙我们世间的种种的事情,可是生病、老、死谁能够帮我们忙呢?没有人可以来代替我们的。可是我们就要因为这个缘故,什么缘故呢?因为想要解脱老病死,为了要解脱老病死,为了要解脱这个没有人可以帮忙、没有人可以代替的痛苦,我们应该要归依 admin

2020-02-21

】佛舍灭恶口业行的方法,就是:如果有损伤于人的粗恶言语,或是会增长彼此间的怨结或是恨意的言语,或是增长怨憎会这类的话,这类的恶口粗言佛都不说;经常以善净的佛法言语来悦可众生的心,让众生对于佛法僧三宝生起爱乐的心,并对于佛的正法听无厌足;只说柔软语,让众生不生怨害想,对于一切有情多所饶益,让众生都能够生起敬爱的心,而乐闻其言,这些就是不恶口的业行啊! admin

2020-02-21

为什么呢?因为六道有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缘故;也就是,欠人债务就应当先偿还债务才对!如果回向明确,就表示我们还债的心是很真诚而且实在的,冤亲债主也很容易感受到我们还债的诚意,所以障道之缘自然就会渐渐减小,乃至最后消失不见。因此,世间人如果是为了求世间安乐,可依《地藏菩萨本愿经》来回向,使回向之层面得以增长广大;但如果是为了求三乘菩提之修证没有遮障 admin

2020-02-21

如果能够回向有缘众生同沾法益,透过这样的回向所感得的有相福德,虽然相较于无倒回向较差,但是如果能够无私无漏而回向一切有情的话,还是比回向自己或者回向自己的眷属,功德来的高广。因为回向是属于解脱分的善根所含摄,所以有这一分的解脱分,也是功德无边。再者,回向也是经中所说七种最上供养之一,而且它是最后的一种,所以,如法实践回向的功德是非常殊胜的。一个菩萨 admin

2020-02-21

如果能够这样的回向有缘众生统统都同沾法益,透过这样的回向所感得的有相福德,虽然相较于无倒回向比较差,可是能够无私无漏而回向一切有情的话,这样比回向自己或者回向自己的眷属,功德来的高广。因为回向是属于解脱分的善根所含摄,所以有这一分的解脱分,也是功德无边。------《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7集略谈佛教回向的实践?>正伟法师开示 admin

2020-02-21

我们平时作完早晚课以后,或者作完一些功德后的回向是这样的:弟子○○○愿以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现前见闻者,历劫及现世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诸天护法圣众,本境山神、土地灵只,无祀男女孤魂、流产堕胎之婴灵,及日常作务中所误伤亡之一切众生,一切地狱众生、饿鬼众生、畜生众生、天魔外道等一切罪苦六道众生,仰仗阿弥陀佛威神之力,消除无始劫来之 admin

2020-02-21

因为错误的见解而产生的迷惑,因此就使得有情不断地在三界六道中轮转生死,所以说,解脱道的修行,主要就是在断我见上用心。------《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32集断我见略说>正莉老师 admin

2020-02-21

但事实上非如是所言,如三界中之无色界天人,是属无色蕴无色身之天人,也称为有情,其也有意根,命未尽了,只是无色身尔,常劫处于定中,属无色身之天人。因此意根非是色法,属心法,但为与意识有所区别,乃取其音译为末那,即是大乘法之第七识意根末那。阿含经常云:意法为缘生意识意根缘法尘而生意识了别,意根是意识的俱有依,若无意根缘法尘,便无意识了,因此在五无心位中 admin

2020-02-21

阿赖耶识心体本就圆满具足一切法,也就是一切有情因地本有的心第一义性;证悟这个从来不起妄念的第一义性心的人,就名为觉者、名为始觉。如果一个还没有证悟这个真实心,却把意识心当作是恒不坏法的人,他只是压制意识心让妄念不生起,就自以为这样就是觉;实际上,这样却还只是不觉位的凡夫,根本不是始觉者,因为他根本就还不曾发起任何的无分别智,因此也就难以真的断除烦恼 admin

2020-02-21

这时候宝海梵志又说:甚至是犯下五逆十恶的这些有情,我都要来帮忙他们,然后让他们可以快速成佛。经典中说有多快速呢?是经过两大阿僧祇劫就可以成佛,而且他要让这些成佛的有情----根本就是几乎是无药可救的人、或是说一阐提的众生、或是说和佛法中难有因缘的众生----都可以比他早成佛;他们可以在贤劫第一尊佛出现的时候就先成佛,或是说一起成佛。透过这样的故事,我们就可 admin

2020-02-21

又或者是说,明明这个世间,整个的三界轮回、整个的有情世界之所以构成,就是因为有情各个都有自己的如来藏,因为如来藏的种种的功德受用,然后他现起了万法之后,所以才叫作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可是如果是一神教信徒的话,他只能够动不动就跟你讲,一切都是上帝所造,乃至于说他目前的起心动念,都是上帝让他要这样作的起心动念。所以身为一个佛弟子,可能会觉得这样子谈下去 admin

2020-02-21

这是因为成佛之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摄受众生,饶益一切有情;摄受众生就是在摄受佛土,须菩提因为有很重的瞋恚习气,所以他所摄受的众生就会相对很有限。摄受众生主要是要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在《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说,诸摄事法中是以爱语最为第一,要以爱语行布施,以爱语来利行,以爱语行同事行等等。所以,像是会比较早成佛的大迦旃延尊者,是因为 admin

2020-02-21

譬如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72中的开示:如是有情因过去世修行善业得受人身,由近恶友于是深法不能敬信、生毁谤心,则为辜负过去善业。因为要得到人身都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要修学正法,更是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缘。因此,如同经中的开示:我们千万不要辜负了自己过去世累积的善业与福德,一定要信受正法,尤其在有大善知识住世弘法的时代,一定要把握持戒修法的机会。从另外 admin

2020-02-21

依身光明者:谓诸有情自然身光。当知初明,治三种暗:一者夜暗,二者云暗,三者障暗,谓窟宅等。法明能治三种黑暗:由不如实知诸法故,于去来今多生疑惑;于佛法等亦复如是,此中无明及疑俱名黑暗;又证观察,能治惛沉睡眠黑暗,以能显了诸法性故。以上这一段文章中,圣弥勒菩萨说:能滋养增长昏沉、睡眠盖的法就是昏沉、睡眠盖的食物;修学熏习那些法,因为能够增长昏沉、睡眠 admin

2020-02-21

而众生乃至修行人,为什么会有掉举与昏沉的盖障生起呢?经中圣教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成唯识论》卷4)所谓:凡夫住于有漏食,圣者悉依无漏食,有漏无漏诸圣凡,一切无不依食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5)释迦世尊更在《楞严经》中对阿难尊者开示: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 admin

2020-02-21

受持菩萨戒,首要的是要有戒体,要由真实有戒体的善知识来传授,经过师师相授就有了戒体!因为菩萨戒师能够受持清净的戒行,所以能够教导菩萨戒子,来学习清净戒行!而在学习戒行中,主要是要以不损害、不恼乱来饶益有情,例如不贪众生肉,不于众生生起杀念;不贪他人资财,不于他人资财生起偷盗之念! 这个除了对于资财生起偷盗之念,还有一个层次,就是说有的人知道开悟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