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此如果有人赞叹你,因为你的修行好而来赞叹你。这是说,你总是会在某一辈子的时候,修行会很好。我说会很好,是说真的是很好,会很好哦,然后呢,大家都比不上你。可是当你就是觉得自己修行真的很好的时候,那个念头,那个想,你要把它活生生地掐死,你要生起惭愧心,好好地忏悔,自己于出世间法中,这样生起贪染名誉的过失,生起轻慢自得的过失。出世间法的成就,就是不要世 三摩地

2018-07-23

这位阿罗汉听了以后,乃赞叹说:这位菩萨根性猛利,不是我所能到达的境界啊!从上面可知,这位具有神通的阿罗汉,遇到江水大涨,只顾得自己得渡,所以将斗笠当船而过江,却免不了挨黄蘖禅师的骂;而且这位阿罗汉被骂了也没有生气,反而赞叹黄蘖禅师。为什么?因为这位阿罗汉知道,黄蘖禅师是位证悟般若的菩萨,也是一位弘法利生、自利利他的菩萨,与他只求自度完全不一样,被骂 三摩地

2018-07-23

《大乘起信论》讲记--论文:〖其初学菩萨虽修行信心,以先世来多有众罪恶业障故,或为魔邪所恼,或为世务所缠,或为种种病缘之所逼迫;如是等事为难非一,令其行人废修善品;是故宜应勇猛精进,昼夜六时礼拜诸佛,供养赞叹忏悔劝请,随喜回向无上菩提,发大誓愿无有休息,令恶障销灭、善根增长。〗讲解:这一段论文是说初学的菩萨们,跟前面那一段所讲的稍有不同。前面那一段讲 三摩地

2018-07-23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上品下生者,……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赞叹胜鬘夫人:「讲得真好!讲得真好!你在智慧上面的弘法演说也有许多的方便,并且能讲到很深很微妙的法义上来。」又赞叹说:「你胜鬘在过去无量世的漫漫生死长夜之中,已经栽种拓殖了非常非常多的善法为根本。你今天所说的法义,未来世的众生如果是已经在很久时劫中不断在种植善根的人,他们才能懂得你今天所说的深妙法。而你所说的摄受正法的真实义,都是过去诸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法华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无量数劫前的前身——常不轻菩萨,当他遇到佛门四众时就会礼拜,然后高声的赞叹:“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妙法莲华经》卷6)当时,若是增上慢的佛门四众,遇到常不轻菩萨这样顶礼赞叹的时候,他们会诽谤辱骂常不轻菩萨,乃至拿木棍来殴打,捡瓦石来丢掷常不轻菩萨;但是常 三摩地

2018-07-23

杀人还有几种方式,不是自己去杀而已;你去教别人杀也算,赞叹杀也算,咒杀也算。那我们就来再讲其他这三个部分。教人去杀算不算重戒呢?教人去杀仍然是犯重戒。我们从刚刚五个条件来看:第一个,教人去杀,你要杀的对方是人,好!这个成立了;你也知道对方是人,你也教他去杀了;那你起了杀心了,因为瞋恨对方,因为贪别人的东西,所以你起了杀心,也就是这个杀心带了恶心;那 三摩地

2018-07-23

」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 三摩地

2018-07-23

不肯发菩萨的大心,不肯受菩萨的戒,而要得菩萨最深妙的法,没有道理嘛!《梵网经》菩萨戒戒相:十重戒1、杀(若自作、教作、方便赞叹作、随喜亦然)佛言:「佛子!若、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2、盗(自盗、 三摩地

2018-07-23

事实上也是这样的:十几年来就是这样,以前非常赞叹我的人,后来私心不遂时就会反咬我一口,但是不管他们如何对待我,我们还是把正理详详细细的写出来,让他们去了解,希望他们舍报之前能有机会把谤法罪灭除。另外,有很多人是因为不知道我们的法义本质,从来不曾读过我们的任何一本书,只听人家说萧平实是邪魔外道,就跟着传话诽谤;后来因为许多同修在网站论坛上辩论法义,对 三摩地

2018-07-23

我会当场答应他,但事后写出来时反而赞叹他无师自悟。我们要有智慧,思索一下、衡量一下:诽谤贤圣,不是只有一世的果报,那是未来很多世在地狱受苦的,以后再回到人间是要等很多劫的。再想想看:地狱的一天,我们是这里多久?不说阿鼻地狱,光是第一层地狱,时间就够长了。然后,经过很久的痛苦而离开了地狱,还要到饿鬼道去,饿鬼道的时间也比我们人间长。饿鬼道的苦受完了,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吾以种种呵妄语,赞叹不妄语者,乃至戏笑尚不应妄语,何况故妄语?是中犯者:若优婆塞不知不见过人对法,自言我是罗汉者,犯不可悔。若言我是阿那含,斯陀含,若须陀洹,乃至向须陀洹。若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若得慈悲喜捨无量心。若得无色定、虚空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若得不净观,阿那般那念。诸天来到我 三摩地

2018-07-23

我能持菩萨戒吗?还是需要怎样的经历与过程之后,才由优婆塞戒转进到菩萨戒?答:您有心发愿严格持守菩萨戒律,此乃净善之法,我们在此随喜赞叹您的净愿与净行,因为您已经具足七圣财中戒财的一分功德,因为戒学乃是三无漏学中的基础,而三乘菩提的成就皆以戒为前方便资粮,故佛在经中请阿那律陀尊者开示受戒、持戒之胜妙处,阐释诸贤圣皆是「以戒为梯而升无上慧堂之阁」,尤其 三摩地

2018-07-23

佛言:佛子!若、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 三摩地

2018-07-23

」墓园主人们都赞叹说:「您清净的德行真是太伟大了,自古以来的贤德之人又有哪个能胜过您呢!」于是便从婢女中挑选一位品行善良、容貌姣好的女子,送给他当作妻子;还分出一些家财给他,来帮助他成家立业。道士(即菩萨)说:「我这样做不是想要得到什么,如今既然如此,我将会更精进的修行,断除贪爱、瞋恚、愚痴的烦恼,让自已的身、口、意行越来越清净,提高自己修道的德行 三摩地

2018-07-23

其余敬请参考《菩萨优婆塞戒经》中注意事项《梵网经》菩萨戒戒相:十重戒1、杀(若自作、教作、方便赞叹作、随喜亦然)佛言:「佛子!若、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2、盗(自盗、教人盗、方便盗)「若佛子自盗 三摩地

2018-07-23

问:可否简单介绍如何不犯菩萨十重戒?比如我家里有一瓶红酒是购物时赠送的,我当时想:「我虽然不喝,但等我父亲来时可以给他喝」,是否已经犯了菩萨戒?现在该怎么处理这瓶红酒呢?介绍别人喝药酒是不是也犯戒?说四众过,只要与第三者讲别人的不好、过失或缺点,是否就是犯戒?那么该怎么讲话才不犯呢?如果有法师并没有见道,肯定有不之处,我如果对其他人说:「不要随便轻 三摩地

2018-07-23

」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 三摩地

2018-07-23

问:可否简单介绍如何不犯菩萨十重戒?比如我家里有一瓶红酒是购物时赠送的,我当时想:「我虽然不喝,但等我父亲来时可以给他喝」,是否已经犯了菩萨戒?现在该怎么处理这瓶红酒呢?介绍别人喝药酒是不是也犯戒?说四众过,只要与第三者讲别人的不好、过失或缺点,是否就是犯戒?那么该怎么讲话才不犯呢?如果有法师并没有见道,肯定有不之处,我如果对其他人说:「不要随便轻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说:【有十种业能令众生得短命报:一者、自行杀生,二者、劝他令杀,三者、赞叹杀法,四者、见杀随喜,五者、于恶憎所,欲令丧灭,六者、见怨灭已,心生欢喜,七者、坏他胎藏,八者、教人毁坏,九者、建立天寺屠杀众生,十者、教人战斗互相残害。以是十业得短命报。】(《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一)好,我们从这一段佛陀的开示很清楚的知道,这个短命报乃是与杀生的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