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优填王经》★如来不赞叹,凡夫所行欲,离欲及贪爱,及成天人师。——《大宝积经卷一○六》★我之夫妇譬如飞鸟,暮栖高树,同共止宿,须臾之间,及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衣食。有缘则合,无缘则离,我之夫妇,亦复如是,去住进止,非我之力,随其本行,不能得留。——《佛说五无反复经》★若有众生味着男女妻妾诸女,当知即是味着砾石之雹 三摩地

2018-07-22

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之所赞叹。不淫者。住佛威仪身香如佛。何等为五。一者不动眼识不视淫色。设见色时如见粪虫。如刀入心如火烧眼。心不起爱无常所切。眼火横动何爱之有。二者不闻淫声。设闻淫声不动耳识悦可耳根。愚痴音声动毒蛇林为爱种子。此名贼风。从耳根出妄见所起。如夜叉吟何爱之有。此是幻响愚夫爱之。鼓动诸根是露人声。从痴爱河顺五欲流。深知是贼不动耳识。三者鼻不嗅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吾以种种呵妄语,赞叹不妄语者,乃至戏笑尚不应妄语,何况故妄语?是中犯者:若优婆塞不知不见过人对法,自言我是罗汉者,犯不可悔。若言我是阿那含,斯陀含,若须陀洹,乃至向须陀洹。若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若得慈悲喜捨无量心。若得无色定、虚空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若得不净观,阿那般那念。诸 三摩地

2018-07-22

」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 三摩地

2018-07-22

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 三摩地

2018-07-22

经上说,有一天女,相貌极为庄严,容颜超群,天人见了都赞叹不已。释提恒因便问天女过去曾作过何种善事而获得此种福报。天女便作了一首偈语回答说:昔于迦叶佛,受持八戒斋,今得生天上,获此端正报。九往生助缘想要求生净土的人,必须受持此戒。经上说,如果有人受持八斋戒,凭着这种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土,定能获得中品中生。十临终欢乐有念佛的功夫,但尚没有得到一心不 三摩地

2018-07-22

经上说,有一天女,相貌极为庄严,容颜超群,天人见了都赞叹不已。释提恒因便问天女过去曾作过何种善事而获得此种福报。天女便作了一首偈语回答说:昔于迦叶佛,受持八戒斋,今得生天上,获此端正报。(《增壹阿含经》云:又善男子.善女人。持八关斋人。欲求作一方天子。二方.三方.四方天子。亦获其愿。欲求作转轮圣王者。亦获其愿。所以然者。以其持戒之人所愿者得。若善男 三摩地

2018-07-22

如此八法,一切比丘尼皆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违越。以上八种不可违越法,因为都是规定比丘尼众应该恭敬比丘、尊重比丘的事情,所以后人就称之为八敬法。只要女人能够终身奉行不违越,就能出家作沙门。其实佛法本来就是依法不依人,在佛法之前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陀制订八敬法的目的,很有可能是在当时保守的印度社会中,为了摄受女众出家的权宜之法;因为当时比丘僧团早 三摩地

2018-07-22

问:可否简单介绍如何不犯菩萨十重戒?比如我家里有一瓶红酒是购物时赠送的,我当时想:「我虽然不喝,但等我父亲来时可以给他喝」,是否已经犯了菩萨戒?现在该怎么处理这瓶红酒呢?介绍别人喝药酒是不是也犯戒?说四众过,只要与第三者讲别人的不好、过失或缺点,是否就是犯戒?那么该怎么讲话才不犯呢?如果有法师并没有见道,讲法肯定有不圆满之处,我如果对其他人说:「不 三摩地

2018-07-22

诸经中赞叹皈敬三宝的文句很多,这里仅引四经,以作皈依三宝所获功德无量的圣教证据。2依论别说2.1第一四德皈依三宝的功德,在《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中,说获两类四种功德。第一四德如彼论说:受皈依者,获四功德:一获广大福,二获大欢喜,三获三摩地,四获大清净。一、获广大福,即皈依者,由供养现前佛、不现前佛及塔庙与法僧,当知获得无量大福德果报,摄受无量广大梵福, 三摩地

2018-07-22

5、心无厌倦,即于弟子善能教导,于弟子善行,善能赞叹鼓励;性勤精进,为大众宣说正法,不辞劳倦;是名心无厌倦。6、善能堪忍,他骂不报骂,他嗔不报嗔,他打不报打,他弄不报弄。于诸逼迫事,自推已过,以业之成熟为所依趣,终不于他发生愤恚;如是虽遭轻陵毁辱,堪能忍受,而其本性都无改变,唯常于彼有情,思为利益。又能于修道等时,堪忍寒热饥渴,蚊虻风日等苦;如是名为 三摩地

2018-07-22

若于空野无塔像处,常当系念尊重赞叹;若自力作,若劝人作;见人作时,心生欢喜;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当广教众多之人而共作之。既供养已,于己身中莫生轻想,于三宝所亦应如是。凡所供养不使人作,不为胜他。作时不悔,心不愁恼,合掌赞叹,恭敬尊重。若以一钱至无量宝,若以一綖至无量綖,若以一花至无量花,若以一香至无量香,若以一偈赞至无量偈赞,若以一礼至无量礼,若绕 三摩地

2018-07-22

只是信佛菩萨,祈请加持保佑,这个信还比较粗浅,还只是信位修学的开始,难免有进有退,待到进入信佛法阶段就开始了解和思考佛菩萨到底在讲什么,佛菩萨依据什么而成就佛道,乃至进一步发心决定要走上成佛之道,将修学佛法当做生命中最大一件事,将修行者、佛这样一个身份当做是自己的第一身份,第二身份才是关于自己在世间的身份,父亲、妻子、总经理、设计师等等,如此怎样的 三摩地

2018-07-22

若于空野无塔像处,常当系念尊重赞叹;若自力作,若劝人作;见人作时,心生欢喜;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当广教众多之人而共作之。既供养已,于己身中莫生轻想,于三宝所亦应如是。凡所供养不使人作,不为胜他。作时不悔,心不愁恼,合掌赞叹,恭敬尊重。若以一钱至无量宝,若以一綖至无量綖,若以一花至无量花,若以一香至无量香,若以一偈赞至无量偈赞,若以一礼至无量礼,若绕 三摩地

2018-07-22

除了这样恭敬礼拜以外,有的人还以供品上供,并且以偈颂来赞叹诸佛!不管是用念的,或是用唱的,这叫做供养、赞颂。除了如此以外,还要有香花、灯明、饮食、衣服、药物…等等来供养。当你供养佛的时候,佛像并没有下来吃了你的供品啊!不过神却是可以受用你这些供品的香味啊!有的人这样想:我以食品供了佛,反正佛也没有受用、嘛!所以供佛都只是一个形式,只是表示诚意 三摩地

2018-07-22

然说有证,则又不然,盲人不见日月,虽以善辟晓谕,不能得知,虽则日月皆照,无分春秋,毕竟不能得知,于此何可说无有日月朗照天地,然盲人自不见尔!大地有情,因不遇圣法,如同盲人,虽受日月,得以存身,不觉有异;然亦毕竟无有念于日月者,以不知故,何能知道有「本际」存焉?所以证悟者,不说为证,此事自家事,此证自家证,以妄心虚妄不实,本自非我,既然非我,何因非我 三摩地

2018-07-22

但转念一想,这何尝不是一个好消息,既然你命由你造,命运少有定数,绝大多数都是可以转变的,那么你现在完全可以振作起来,重新扭转自己命运的走势,将恶运转为好运,有何不可呢!所以从现在起,在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中都尽量播种下善的心念,让不善的心念在发生的当下就将它掐灭,绝不让其蔓延泛滥;善待每一个人,诚实守信的做好每一件事,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三摩地

2018-07-22

总之赚钱这档事情,跟往世累积的福德加上今生很努力赚钱非常有关系!为什么他们能赚那么多钱?因为他们往昔就常布施又广结善缘!末学观察到一个点,就是他们这一世个性都比较乐善好施、非常喜欢跟众生结缘!而且有个关键是,他们心性上的烦恼也比较少!很多人如果常常悲观,那也会相应到不好的种子,因为意根会促使如来藏中的种子流注,而且如来藏又「了众生心行」,也就是意识 三摩地

2018-07-22

看到那些有钱人,身旁很多人巴结他、簇拥着他,就算说话没道理,别人也赞叹他有道理,你想:我未来世如果要度众生,没道理硬说有道理,硬要把他拉入佛门中,众生也得听我的。看来很需要来世很有钱,所以心想:我未来世还是应该要豪贵自在才好啊!要离开贫穷之苦。来世想要豪贵自在,那该怎么办?当然是布施嘛!由于这样深观的缘故,就把心绑在布施上面,常常乐于修行布施。佛又 三摩地

2018-07-22

三者赞叹偷盗。四者见盗欢喜。有十件事情,能够让人得到少资生报,即种种财富资具缺少、贫穷的果报。一是自行偷盗、二是劝他偷盗、三是赞叹偷盗,四是见到偷盗十分欢喜。这四条并不难懂。偷盗的果报就是贫穷,所谓偷盗,经典上有过解释:若他物、他物想、若重物、盗心、举离本处。那就是本来是他人的东西,或者你知道认为这是别人的东西,这个东西还是有价值的,起了据为己有的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