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自序 二十世纪以来,由于欧美之船坚炮利、科学发达,导致世人崇尚西学而轻贱东方文化;更因日本学术界急于脱亚入欧而开始假藉近代学术手段,贬抑中国传统文化及正统佛教,而有近代“批判佛教、修剪菩提树”等思想、著作之肇兴与流传;国内则有崇尚声闻法及凡夫行之僧人随之起舞,互相呼应而践踏中国传统文化与正统佛教;于是乎儒学不兴、佛教衰败,三纲五 三摩地

2019-06-25

       俗人怕无聊寂寞,佛子却能习惯于无聊寂寞;由忍受寂寞开始,渐次安于寂寞,乐于寂寞,享受寂寞;若逢放假三天,三天之中浸淫法乐之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或者禅修止观——修增上心学;或者阅经思惟及证验识心王诸法——修增上慧学;凡此皆须无聊之时、寂寞之中易可进修。心得定者,易可进修;精进修者,心 admin

2019-06-19

◎众生遭受果报时连神通力都无法阻止,故想请问识田中的业因,是如来藏把果报丢出来令七转识受报,还是末那识做主把业果拿出来受报?答:末那识虽然处处作主,可是只能在六尘诸法中处处作主,在业果上面是完全无法作主的。譬如造大恶业者,死后如来藏舍身而直接在地狱中生起地狱身,末那识其实并不愿意这样,但祂已无法舍弃地狱身了!又如恶业较轻者,在中阴阶段现起畜生中阴 admin

2019-06-19

今略答如下: 明心就是明白自己的真实心、实相心,也就是找到自己的第识、如来藏、阿赖耶识、真如……(此一心有诸多不同名称),也是禅宗所谓的破本参或破初参,或是俗称的开悟。此心是有情众生生命之最初与最后的根源,证得这个无形无相人人本有的真实心,便能如实了知此心不是妄想、分别、思惟、觉观的心,不是能听能知的心,也不是一念不生时还能观照分 admin

2019-06-19

汉地很多人接受密宗,相信密宗是佛陀所传且高于汉传佛法!国际上甚至认为 佛法==密宗!净空宣传“世界末日”的余波尤未散去,2016年元旦,没有任何证量的“净空盟主”突然发声说,汉传佛教没人了,请求五明佛学院的索达吉喇嘛堪布复兴汉传大宗,令早就对佛教正法虎视眈眈的喇嘛教窃喜不以。同样毫无修证的索达吉堪布“当仁不让”地接受了 admin

2019-06-19

《中阿含经》卷五十当中有记载阿罗汉的说法,对于意根跟五根的说法:“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为彼尽受境界。”(《中阿含经》卷五十)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人有五根,这五根它有不同的运作,异行就是不同的运作。譬如说,眼睛呢,眼根可以看色尘,可以接收色尘;耳朵可以接收声尘,眼根不能接收声尘;同样的,耳根不能 admin

2019-06-19

识规矩颂》颂文唐三藏法师玄奘作前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贪瞋痴。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第六识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 admin

2019-06-19

或说这十二年便学到了修道位满,那岂不已经成为地的菩萨,福智难量、相土自在、神变无穷?但即便你成了地菩萨,后边还有一大阿僧祇劫零一百劫的功课要修。或者这十二年显教基础是代表你学到了究竟圆满佛道?佛道既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既已无上,学满佛道后还要学密,岂非画蛇添足的头上安头?纯属无聊无义的多余之举么?或者说,藏密的意思就是说显教成佛并不究竟,在显教中 admin

2019-05-05

遥想赵州当年,十犹行脚,辨诸缁素;芒履拄杖,谈笑间,野狐悉皆杜口。祖园神游,故旧应责我:胡不知归?归见赵州,一尊且酹古柏。7、尊宿托即放下葛藤,愚卤不解,陈状领出未分明;唤回再问,千里江西,纵水里来,陆上去,有何凭?金刚托即,唯道哞哞!料尊宿饮恨门庭。先跳三千,倒退百;丝发难逢,洞庭湖,摇桨行!诸方大师学人若欲会者:来年春日若逢晴,共尔同去洞庭 admin

2019-05-05

上世纪十年代,净空以宣扬佛教为名,在台湾、香港和新马泰等地进行反华反共活动。由于净空招摇撞骗被人识破,即被台湾佛教界挤出台湾,转到东南亚活动。后在香港新加坡混不下去,于1984年移居美国,开始在欧美等地发展。2001年转向澳大利亚,2003年入澳大利亚国籍。目前世界各地共建有150个以上的学会。净空宣传的思想,源是佛教净土宗。但在对于净土宗的教理的阐述及解释中 admin

2019-05-05

(拜)弟子某甲一心奉请:光明会上,寄位诸天,梵释四王,天龙部,伽蓝土地,护戒神王,金刚力士,幽显灵祗。唯愿不违本誓,监坛护戒。(拜)三、至诚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 admin

2019-05-05

雾峰无雾─给哥哥的信(辨正释印顺对佛法的无量误解) 【作者】游宗明老师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书号】978-986-6431-40-1 【开本】244页 【定价】250元台币 【目录】 第一篇雾峰无雾─给哥哥的信 一、修行勿等待、善知识难逢6 二、寻找生命的实相8 三、请哥哥对自己要好一点13 四、三归依18 五、为何要修行?2 admin

2019-05-01

 内容试阅 第一章佛性的本质──佛性不是六识的知觉性 第一节佛性是第识的本觉之性 本书所说见性的意思,是说禅宗的重关──证悟看见佛性,是《大般涅槃经》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这不是明心时看见如来藏具有能使人成佛的自性,更不是指眼识的能见之性。佛说诸菩萨所证的佛性有四种层次:凡夫菩萨所知道的佛性、未入地的十住菩萨所证的佛性、已入地菩萨 admin

2019-05-01

奘师为他们开讲五戒及正道,让许多顽愚的人,因此感化向善。奘师离开突厥的那天,可汗特地找了一名精通汉语的少年,封为摩咄达官,让他带着介绍信及丰厚的供养一批,护送奘师到迦毕试国。【3.亚洲十字路口(630年,29岁)】=>《慈恩》=>《行状》【3.1开蒙诱俗飒秣建】【3.1.1事火归正(窣利地区、奴赤建国、赭时国、窣堵利瑟那国,事火归正:飒秣建国)】 奘师一行人 admin

2019-04-29

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是名众生十二种类。”说明:1、印广说:无情众生如花草树木泥土瓦块也能成佛,其弟子用这段经文来证明印广的说法。                  admin

2019-04-29

到了七、岁时,奘师已经跟着父亲读了不少书。岁的时候,父亲开始教他读孝经。有一天,当父亲讲到“曾子避席”时,奘师忽然整衣而起,他父亲问他为何起立?他说:“曾子闻师命而避席,我做儿子的今奉慈命,又怎么可以坐着不动呢!”陈慧听了很高兴,知道他日后必成大器,于是更加认真的教他,不但教他孝经,还有其他的经典,也都仔细教给他。有一次,奘 admin

2019-04-29

”(《大乘起信论》卷2)也就是说,菩萨在经由参禅的过程找到第识如来藏,证得第一义谛实相心时,就有了法界的实相般若智慧了;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再观察一切的众生从无始劫以来,都是因为无明熏习力量的缘故,所以枉受种种无量的身苦以及心苦,而且往往都是大苦;过去无量劫以来如此,现在以及未来也是一样的难以避免!身心都是受无量无边的苦,而且是难出难度。这意思 admin

2019-04-24

法界有三界的法界、有十法界、有四圣六凡法界;不管哪一种法界,祂的根源都是第识,都是从第识而出生了这一切的法界,所以一切法界的真实体性,就是第识心的体性;所以一切法界的根源,就是众生的第识心。如果不明白法界根源的真实体性,那就是住在无始无明境界中的人;证得第识如来藏心的人,就是证得法界体性智的人。阿罗汉不明白法界的真实相,不明白法界的根源 admin

2019-04-24

一念者,谓如是四种烦恼未断之前,一念甫灭已,次念又生,念念不断;乃至证得四禅定已,于等至定境之中,忽然又生一念我见或我执烦恼,致令意根意识不能永灭,致令不能入住无余涅槃之真正无我境界中;如是一念又复一念,继起不断,致令阴界入我不能断除,因此流转生死不已,故名一念。住地者,谓住于其境界中,不知其妄,执之不舍,故名住地。四住地之首者,乃见一处住地,谓 admin

2019-04-24

第四就是「无色界爱住地」,经中名为「有爱住地」;有爱住地的「有」是什么意思呢?自古以来,众生修得四禅定的人很多,却仍然不能出离生死,就是因为这个有。什么有呢?就是在四空定中已经除去了种种粗细念之后,所剩下的一念不生的极微细觉知心,这个极微细的定中觉知心就是无色界有;由于执着这个觉知心我,不肯自我舍弃,不肯自我灭除掉,所以不能进入涅盘,不能出离三界 admin

2019-04-24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