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法界有三界的法界、有十八法界、有四圣六凡法界;不管哪一种法界,祂的根源都是第八识,都是从第八识而出生了这一切的法界,所以一切法界的真实体性,就是第八识心的体性;所以一切法界的根源,就是众生的第八识心。如果不明白法界根源的真实体性,那就是住在无始无明境界中的人;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心的人,就是证得法界体性智的人。阿罗汉不明白法界的真实相,不明白法界的根源 | admin 2019-04-24 |
![]() |
”】(《杂阿含经》卷十)这意思是说,对于色受想行识五阴的一一阴它的无常无我性不能正确的了知,误认为五阴是实有的、是常住不坏的法性;对于灭除五阴的道理不能正确的了知,不知道五阴灭尽后还有涅槃的本际不灭;乃至对于五阴中所含摄十八界、六入、十二处种种生灭法的内容不能正确的了知,导致误会五阴中所含摄的某一法不是五阴,不是生灭法;这样不能如实正见了知五 | admin 2019-04-24 |
![]() |
而我见与我执无明为什么在大乘法中会被称为一念无明呢?这是因为它有一个现象,就是在未断除一念无明烦恼之前,必定是一念才刚刚灭了,次念又生起,念念不断;乃至证得四禅八定之后,住在等至的境界之中,忽然一念我见或我执的烦恼生起,由于这一念心动,就会让意根、意识不能永远灭除,以致不能入住无余涅槃的真正无我境界中;这样一念又一念继续不断的生起,导致蕴处界我不能 | admin 2019-04-24 |
![]() |
而不知道,其实从无始劫以来自己从来不曾触受到如来藏以外的六尘境界;不知道自己所触受的六尘境界觉受,都是自心如来藏所显现的内相分五尘与法尘;因此不能明了,法界万法的体性其实就是自心如来的体性,不能了知万法的实相就是第八识自心如来。这都是唯识种智中所说的无始无明。就是要到众生心中生起了一个念头:“到底生命的实相是什么?佛法的真实本质是什么?诸佛以 | admin 2019-04-24 |
![]() |
有些修行人修四禅八定,他们之所以会离开定境也是因为这一念无明。这话怎么说呢?譬如说有些修行人证得四禅舍念清净定,然后安住在四禅定境当中,只有意识清净心独住的境界;在这个意识清净心独住的境界当中,因为是四禅,所以这位修行人他的息脉俱断,也就是说在四禅定境的这个人,他没有了呼吸,心跳也停止了;可是这个四禅定境息脉俱断的修行人,往往因为这个意识清净心偶尔 | admin 2019-04-24 |
![]() |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33集十八界之六识界(上)正莉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单元是《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上一集我们说到断我见的本质,就是认知以及现观识阴六识的虚妄性,现观识阴六识都是有生有灭的缘生法,虚妄不实;既然断我见就是要断除那觉知心常住不坏的我见,当然得要深入了解识阴六识的内容。现在我们就来 | admin 2019-04-24 |
![]() |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34集十八界之六识界(下)正莉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单元是《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我们继续上一集讲的十八界中的六识界,六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以及意识。《杂阿含经》卷3,佛告诉比丘们说:【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意识身,是名识受阴。复次,彼识 | admin 2019-04-24 |
![]() |
十八界法包括:六根、六尘、六识。六根:眼如葡萄、耳如荷叶、鼻如悬胆、舌如半月、身如肉桶,意根是心,是无色根,不是有形色的实物形体。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法。六根当中,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是五色根,又叫扶尘根,大脑是胜义根;意根是心,住于脑部,不是有色根。有的人以为意根是大脑,佛 | admin 2019-04-24 |
![]() |
目 录前言一、五蕴(一)色藴(二)识蕴(三)受藴(四)想藴(五)行藴二、十八界(一)六根(二)六尘(三)六识三、五蕴十八界的虚妄及苦患(一)色蕴无常(二)识蕴无常(三)受蕴无常(四)想蕴无常(五)行蕴无常(六)十八界虚妄四、五蕴十八界空相的证入(一)前方便(二)修声闻禅(三)思维四食(四)明心与见性——参禅五、五蕴十八界皆依阿赖 | admin 2019-04-24 |
![]() |
因为十八界函盖了六根、六尘、六识,所以十二处也函盖在十八界当中。虽然我们在十二处当中没有详细地介绍六尘,但是我们在十八界当中,会把六尘的部分作一个比较详细的说明。在这个单元的主题所要讲的是:略说十八界。我们先来看:到底什么是界?界,就是它有个范围,有个界限。譬如说,国与国之间它有个界限,也就是说,它有个范围。同样的,一切的世间法它都有个界限,它有个 | admin 2019-04-24 |
![]() |
我们用百法来说明,百法当中到底有哪些法是属于法处所摄的范围里面?百法当中第一个是心王,心王有八个识,八个识能不能归于法处?我们来看看,第八识祂不属于十八界,所以祂不属于六根六尘六识,所以祂不能归在法处。再来,意根就是末那,末那归于六根里面的一根。再来前六识,前六识广义的十二处里面的意处里面,祂是归于意处。所以表示说,这八个识都不属于法处。那心王以外 | admin 2019-04-24 |
![]() |
色阴是指十八界法中的五色根与五尘,都是入胎后才渐渐出生的缘生法,未来必定会灭,是故其性不实而虚妄;由色阴为缘而有人间的识阴——六识生起,六识因虚妄性的色阴为缘而生起,故说识阴六识也都是虚妄;受阴、想阴、行阴都由虚妄缘起的色阴与识阴而辗转生起,故亦虚妄不实,是名五阴虚妄不实。像这样略说五阴虚妄不实,五阴无我;并不是说现象界中没有五阴的存在, | admin 2019-04-24 |
![]() |
其实五尘也属于五阴,因为人类都是具足十八界法的,十八界法合成五阴身,使五阴各有功能差别,故亦名为五阴身;五阴因为有功能差别而能令人一一反观其功能的界与差别,每一阴都各有不同的作用,分明可见,故名为身;合五种阴的作用,就称名为五阴,表示五阴中的一一阴都不是无作用法。但五阴不能漏掉十八界的任何一界而不含摄,应当同时含摄六尘,故将相分五尘含摄在五阴的色阴 | admin 2019-04-24 |
![]() |
一般学佛人初学佛时、或是久学而被未悟的大法师误导了,知见如同世俗人一样的执著意识觉知心自我,对于入涅槃就是灭尽十八界自我这个真实义当然无法接受、当然会大加反对。怪不得平实导师出版了《邪见与佛法》在书中详细揭示解脱道的真实道理以后,一直得不到诸大法师、诸大居士的信受与认同;甚至当年大陆还有大法师向徒众们说平实导师的说法是邪见、是邪魔化身为平实来破坏佛 | admin 2019-04-24 |
![]() |
第三,过去有不想天的天人,曾经寿命八十亿四千万劫,福尽受罪,今天躺在鱼斗之中。曾经的尊天,现在变成鱼,这是我今天笑的第三个原因。”阿难不解的问道:“飞行皇帝和那些尊天,他们所修的福德如此多广,为何仍不能免于业报呢?”佛陀答道:“祸福其实只是暂时的假相,并不能长久!如果因为今生的富贵而志得意满,不知继续培福修慧,反而逆行暴施,很快 | admin 2019-04-21 |
![]() |
八贪欲果报,于人中得心不知足、多欲无厌二种果报。九嗔恚果报,于人中得常被他人求其长短、常被他人所恼害二种果报。十邪见果报,于人中得生邪见家、其心谄曲二种果报。 | admin 2019-04-20 |
![]() |
八者以贪业故。感生外报。令诸苗稼子实微细。九者以瞋业故。感生外报。令诸树木果实苦涩。十者以邪见业故。感生外报。苗稼不实。收获尟少。以是十业。得外恶报。--------------《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 admin 2019-04-20 |
![]() |
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戒偷盗。得成十种可保信法。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戒邪婬。得四种智人所赞法。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戒妄 | admin 2019-04-20 |
![]() |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花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 | admin 2019-04-20 |
![]() |
”(六度集经共八卷。三国时代吴·康僧会在太元元年至天纪四年间(二五一~二八0)所译出。收于大正藏第三册。系集录佛陀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之九十一则本生故事,合大乘佛教所说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而成者,故称为六度集经。)佛典故事【共130集】影音:http://www.sanmodi.cn/yingyin/169.htmlmp3:http://www.sanmodi.cn/mp3/121.html讲 | admin 2019-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