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从上面这个佛典故事得知,布施给佛法僧三宝,果报不可思议啊!这也印证了另一部经的开示:【若作业时,于佛、法、僧、清净持戒梵行人边及大众所,起于增上、殷重布施,以是善根,决定发愿求生中国,还得值佛及闻正法,受于上妙清净果报。】(《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由于难陀以少物,自手殷重布施及发愿,所得果报不可思议,所以佛陀便为难陀授记,于二阿僧祇百劫之中, 三摩地

2018-07-22

……是诸善根之导首,……戒能永断一切恶业及三恶道,……戒是生死险道资粮。】(《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一般来说,五戒十善也是通于外道的世间善法。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种戒法。以因果律来说,造了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这四种业,是一定会下地狱长劫受苦的重业。因为造作这四种恶业,它的性质就是 三摩地

2018-07-22

」「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缘、嗔法、嗔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中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 三摩地

2018-07-22

」【嗔心不受悔戒】「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缘、嗔法、嗔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中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谤三宝戒】「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 三摩地

2018-07-22

诸如种种,凡是否定世尊所说的法,否定世尊所说的真心等等,已经违犯了法毘奈耶,也就是谤菩萨藏的人,名为舍一切善根的一阐提人。他从无始劫以来,所培植的种种善根,在他一说出谤菩萨藏的内涵,而让大众了知时,他以往所种的种种善根已经断了,已经没有任何善根存在。当他舍寿时,当然随著谤菩萨藏的大恶业,而下堕地狱受苦;而地狱之苦,那可是长劫尤重纯苦不可爱的异熟果报 三摩地

2018-07-22

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中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鉾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善学诸仁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 三摩地

2018-07-22

第五、戒又叫作学;戒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学习如何调伏身心,让我们学出世间的佛法,让我们把心用来修学发起善根、慧根的佛法,所以戒叫作学。戒有以上说的五种道理。前面也说有戒戒、定戒、无漏戒、无作戒及摄根戒,但是这五种戒并不是每人都具足的;所以有人得到一戒,叫作波罗提木叉戒。波罗提木叉叫作别别解脱,有时简称为别解脱戒。从声闻佛法来讲,正统的解脱戒是声闻戒, 三摩地

2018-07-22

法主世尊现为我证,唯佛世尊现前证知;而诸众生善根微薄,或起疑网,以十大受极难度故,彼或长夜非义饶益、不得安乐。为安彼故,今于佛前说诚实誓:我受此十大受如说行者,以此誓故,于大众中当雨天花、出天妙音。”】------《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讲记:〈十受章〉第二,讲的就是大乘愿的戒法,是以大乘愿为戒,这个戒是很奇特的。意思就是说,只要不遵守 三摩地

2018-07-22

修学佛法最基本的行持就是信,信则能入,佛说那是菩萨因的初发心,能长养最胜智慧门,长养一切善根。我们对佛法僧要有信心,生活在这个五浊世间,不论遇到的是顺境、逆境,知道那都是本无今有,一时因缘假合相,不会对三宝的功德和真实义产生动摇,以佛法僧三宝为我们总持的戒体,这也是我们初学佛第一修学的戒行。因为深信三宝功德,则从体解大道发无上心,到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三摩地

2018-07-22

何以故?三善根平等故。或有说言:可断命处,乃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夫禁戒者,悉于一切可杀不可杀中得;一切可杀、不可杀者无量无边,戒之果报亦复如是无量无边。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 三摩地

2018-07-22

」「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缘、嗔法、嗔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中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 三摩地

2018-07-22

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行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 三摩地

2018-07-22

《药师经》说,受持此斋戒的人,凭此种善根,如果听到药师如来的名号,临命终时,将有八位大菩萨来迎接他往生净土。十一得相好身如果见佛相好,心生欢喜,想在来世获得这种庄严相貌,就必须持此斋戒。《长爪梵志请问经》说,有一婆罗门,问佛往昔曾作何种善业而获此种庄严好相。佛说持八分净戒(即八关斋戒),若能一天一夜,或者常随从师父受持,都能获得此种果报。十二成佛道 三摩地

2018-07-22

长养在家善根。令近出家善根住故。问曰。近住律仪。云何而得。答曰。从他教得。谓随师教。自发诚言。恭敬受得。又受律仪者。要随师语。如师语而说。方受得。若先自发言。若与师俱说。不得律仪。问曰。著何服饰。受此律仪。答曰。常所受用衣服。严具著之。皆得受此律仪。若为暂时庄严身者。必须弃捨。方受此戒。牀座等具。准此应知。受时应齐一昼夜。不增不减。谓清旦时。从师受 三摩地

2018-07-22

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斋戒,修行诸善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又云: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一日一夜持八斋戒,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以此之证,则凡欲求生净土者,不可不持斋戒,明矣!故袁中郎云:戒急生最稳!愿我念佛同人记住此言。十、临终欢乐如有念佛工 三摩地

2018-07-22

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见无量寿佛。若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去处。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花中自然化生。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中而昔善根亦不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劝化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令其修习。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贵族。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严眷属隆盛。聪明智慧勇健盛猛 三摩地

2018-07-22

而说偈言一切天人中猛火烧铁丸烧破一切人此贼不为胜何等为大贼唯有一种人宁使节节火骨化为融铜吞敢于刀山镬汤刀锯解碎身作火聚此苦不为恶妄语大毒害烧坏天人福游行阿鼻狱刀轮为脚足铁毒蛇为舌口火烧大千眼如迸铁丸雨大镬汤雨烧灭善根花毕定堕恶道无量亿千劫求出无由脱如是大恶人举身是火山烧坏一切善恶口者。口虽含香臭如死尸。恒乐说他诸不善事。口所吐说如刺如刀如剑如戟。如 三摩地

2018-07-22

《药师经》说,受持此斋戒的人,凭此种善根,如果听到药师如来的名号,临命终时,将有八位大菩萨来迎接他往生净土。(《药师经》云: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以此善根,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未定者,若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乘神通来, 三摩地

2018-07-22

末学今生还没有求受菩萨戒,可是总觉得自己过去生应该是受过菩萨戒的;若是有受过这尽未来际的菩萨戒,那么今生肯定犯戒了!各位菩萨慈悲,请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才好?答:您看到平实导师书中对戒律的开示以后,而能够相应菩萨戒法,知道自己此世与以往的愚痴造恶之行而悲泣耸动,表示您乃是大乘善根深厚的菩萨种性者,听受法要后即与「惭、愧」两善法相应。我们知道菩萨戒乃是菩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七种根智,指的就是要善于了知众生善根、不善根、信根、利根、钝根、有漏根,这样种种的轻重;以及说这个众生是可调伏,或不可调伏等差别的智慧。第八种就是分别智,指的就是要善于分别世间法、出世间法、有生死过失的染污法、没有生死过失的清白法、何者是能灭如来的相似像法、何者是能住持如来的真实佛法,等分别诸法的智慧。而分别智非常重要,因为既然是出家的,出家的就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