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由此因缘造作增长极重恶业,由此业故堕大地狱,经历多时受诸剧苦,谓彼宿习重恶业故,觉慧善根皆悉微劣,薄福德故自损损他。于佛法僧虽成少分信受乐欲,而愚痴故,不能思择浅深;自于大乘毁谤厌舍,亦令新学有情,于大乘教毁谤厌舍,言:深般若波罗蜜多,非真佛语不应修学。彼既令他毁谤般若,自于般若亦深毁谤;彼既毁谤甚深般若,于萨婆若亦深毁谤;由深毁谤萨婆若力,于佛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如果子孙所作的这一世,他过去有极大的善根,这一世所作的都是善业的话,它自然而然会引动过去所造的这个福业,会跟祖先留下来的这个恶业,它是会互相远离的。所以,他会跟他自己过去世所造的这个福业是会相应的。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个其实劝善是可以,但是并不符合真正的因果道理。所以我们从这边来看的话,命相、风水其实它并不是全然是迷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诸善根之导首,……戒能永断一切恶业及三恶道,……戒是生死险道资粮。】(《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一般来说,五戒十善也是通于外道的世间善法。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种戒法。以因果律来说,造了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这四种业,是一定会下地狱长劫受苦的重业。因为造作这四种恶业,它的性质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此善根愿阎浮提一切人民。自今已后于当来世永断贫穷。时金色王如是愿已。持一食饭置辟支佛缘觉世尊所持钵中。如是置已授辟支佛缘觉世尊右手掌中。时辟支佛缘觉世尊法皆如是。以身示法非口言说。时辟支佛缘觉世尊。受金色王所施食已。即以神通飞空而去。时金色王并诸大众。一切合掌皆悉谛观目不暂瞬。于是乃至过眼境界。时金色王敕诸大臣左右内外诸曹百官防守门者及眷属等。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诸如此类的情况,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者亲戚朋友身上的例子,可以说数之不尽啊!那么有善根的人就会想到说:这当中是不是有什么道理存在啊?没有善根的人就会说:老天对我不公平。所以总是怨天尤人、愤世嫉俗。这当中所显示出来的道理是什么呢?是什么道理呢?其实就是因果的存在!比如说,过去生常常慈心不杀,会护念众生,那么这一世就可以健康长寿,可以得到众生的爱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然而在末法时期,并非已经没有了义的存在、绵延与赓续;但是因为亲证的人非常的少,设使有因缘亲近真正的善知识听闻,也都因善根微少、福德浅薄而无法信受,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现在就是末法时期。譬如宝岛近年来多有法师、居士,因为大乘禅之见道极为困难,所以退而求其次,改学南传小乘佛法之内观禅,然而如法者少,不如法者多。所谓不如法的意思是说,修学者多半落入定境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此可知:论文所说的阿赖耶识体无常是指阿赖耶识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体性,所以是无常,不是指阿赖耶识本体无常,真是误会大矣!由于这些人断章取义、断句取义的结果,妄称“阿赖耶识是可灭之法,不是真实法”,已经成为断一切善根的一阐提人啊!第三,有人将阿赖耶识摄归于识阴。然而前面已说阿赖耶识能生十八界及一切诸法,当然也包括识阴六识在内,因为识阴六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男子!我于往昔释迦牟尼佛所,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是心已,供养无量恒沙诸佛,种诸善根,修道持戒,精进多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是三十二相业已,了了自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其业虽定,修时次第不必定也。或有人言:‘如来先得牛王眼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乐以善眼和视众生,是故先得牛王眼相,次得余相。或有说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何以故?三善根平等故。或有说言:可断命处,乃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夫禁戒者,悉于一切可杀不可杀中得;一切可杀、不可杀者无量无边,戒之果报亦复如是无量无边。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舍戒有六:一者断善根时、二者得二根时、三者舍寿命时、四者受恶戒时、五者舍戒时、六者舍欲界身时。或复说言:‘佛法灭时便失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受已不失,未受不得。断身口意恶,故名戒戒;根本四禅、四未到禅,是名定戒;根本四禅、初禅未到,名无漏戒;舍身后世更不作恶,名无作戒;守摄诸根,修正念心,见闻觉知色声香味触法,不生放逸,名摄根戒。何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有得闻,乃至极少至于一字,应知是人过去已曾供养诸佛,于诸佛所种诸善根,何况有人具足听闻、读诵之者?当知是人决定已曾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八十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若是经典所在之处,此地则为有诸佛塔;若复有人爱重此经,常随守护不离身者,是人应受一切世间恭敬、供养;是人当得宿命智通,能知过去无量劫事,不为一切天魔波旬之所扰乱;四天大王及余诸天常随卫护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尔时胜鬘及诸眷属头面礼佛,佛于众中即为授记:汝叹如来真实功德,以此善根,当于无量阿僧祇劫,天人之中为自在王;一切生处常得见我,现前赞叹如今无异。当复供养无量阿僧祇佛,过二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应正遍知。彼佛国土无诸恶趣老病衰恼不适意苦,亦无不善恶业道名;彼国众生色力寿命、五欲众具皆悉快乐,胜于他化自在诸天;彼诸众生纯一大乘,诸有修习善根众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此中作因有八:一、总相,为令众生离苦得乐,不为贪求利养等故;二、为显如来根本实义,令诸众生生正解故;三、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不退信心,于大乘法有堪任故;四、为令善根微少众生,发起信心至不退故;五、为令众生消除业障,调伏自心离三毒故;六、为令众生修正止观,对治凡小过失心故;七、为令众生于大乘法如理思惟,得生佛前,究竟不退大乘信故;八、为显信乐大乘利益,劝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渺。惟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nüè)。惟愿大慈,哀愍(mǐn)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qiào)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chì)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叹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盘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名如相回向。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舍利弗,中有成就善根比丘,谓是比丘:‘痴人!空老增上慢者,若有五阴相、十二入、十八界相者。’不受此语,不喜不悦,从座起去。舍利弗,尔时诸天心大欢喜,四方唱言:‘释迦牟尼佛犹有好在。是诸人等善根不少,不喜闻是不净所说,谓我见、人见。’诸天闻此皆大欢喜,称扬赞叹是利根者,喜乐问难,必皆成就无生法忍。如是人等合集一处共为徒侣,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何以故?舍利弗,此人于过去世诸佛所种诸善根,修习无所得空法应入涅槃。舍利弗,是苦岸比丘、一切有比丘、将去比丘、跋难陀比丘,皆计有所得,说有我、人、众生、寿命,徒众炽盛。是四恶人多令在家出家住于邪见,舍第一义无所有毕竟空法,贪乐外道尼犍子论。舍利弗,是四恶人,所有在家出家弟子,常相随逐,乃至法尽。舍利弗,是中有人,知非法事受以为法,勤心行之,犹尚不得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