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们接着看说:男子!一切世间所有福德,不及如来一毛功德;如来一切毛孔功德,不如一好功德;聚合八十种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一切相功德不如白毫相功德;白毫功德复不得及无见顶相。这个是说佛陀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之外,佛陀的一一毛孔有种种的功德。这些每一毛的功德合起来,都不如八十种随形好的一种功德;聚合八十种随形好的功德,都不如三十二大人相中一相 三摩地

2018-07-22

何谓百思?谓如菩萨造作增长足住相业时,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令净调柔,次起一思正牵引彼,后复起五十思令其。譬如农夫先治畦垄,次下种子,后以粪水而覆溉之;彼亦如是,如足住相业有如是百思庄严,乃至顶上乌瑟腻沙相业亦复如是。由此故说,佛一一相百福庄严。这个就是说到,什么是百福庄严呢?事实上百福就是说,要有一百个思。什么叫作一百个思呢?就是,举一个例子: 三摩地

2018-07-22

接下来我们来看佛陀的开示:男子!菩萨从修三十二相业,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其中间多闻无厌。也就是说:佛陀说我们在修集三十二大人相的业的时候是要多闻无厌的。这多闻无厌的意思,并不是说要听很多种、很多种,多闻是说我们在谈论第八识如来藏、我们在谈法界的根本因的时候,事实上所说的统统都是一个法,事实上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有人可能会认为说:为什么我们所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怎么样能够让菩萨的身力一直成就而没有毁坏呢?经典里面说:男子!菩萨修集如是业时得名菩萨,兼得二定:一菩提定、二者有定。这里佛陀就有开示说:如果菩萨要修集三十二大人相的业的时候,是要兼得两种定。也就是如果一个菩萨真正开始来修集三十二大人相的业,他可以称为菩萨,因为他已经满足十信位的修行;满足十信位的修行,开始进入初住以上的修行的时候,他可以真正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看它怎么说: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身力,何时成就?’佛言:‘男子!初修三十二相业时。’这就是说生菩萨他提出一个问题,因为经典说佛陀有不可思议的身力,生菩萨就问说:佛所说的菩萨的身力,什么时候可以成就啊?也就是如何成就菩萨的不可思议的身力。佛陀就说:初修三十二相业时,也就是说一个菩萨开始来修三十二大人相,来造作可以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佛最后才开示:男子!菩萨有二种,一是在家二是出家,出家菩萨专心办道而供养三宝并不是很困难;可是在家菩萨有很多恶因缘缠绕着,所以在家菩萨供养三宝,真的很不容易。 (原标题:如何才是真正的供养僧宝?)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三藏十二部经,就是为了让菩萨与佛法种下深厚的因缘,乃至未来有因缘时,得以遇到真知识,听闻而亲证三乘菩提。在理上,是指三藏十二部经所诠释一切有情真心的佛宝,祂藉着种种缘而出生一切法,让大家受用。由于众生所受的种种法,是以真心为因,藉着父母四大、无明、业种等缘,直接、间接、辗转而出生的。直接的部分,是这个自心如来藉着父母的四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如果要供养三宝应该注意哪些事?佛开示如下:男子,如来就是一切法藏。只有如来才能将最究竟、最了义、最胜妙的法告诉大众,一切天、人、阿罗汉、辟支佛都做不到;而菩萨都要随从如来的教导,所以没有人可以与佛相提并论。因此,应该以至诚心、精进心、殷勤心来供养如来生身、如来灭身以后的舍利,也应该供养如来的形像,如来的塔庙。由佛的开示可知:一者,唯有佛对世间 三摩地

2018-07-22

接下来谈为什么在如来世尊种福田就是在功德田种福田?这是因为如来世尊于世间的人天法、出世间的二乘菩提、世出世间的佛菩提完全了知,具足了世出世间一切功德,所以在如来世尊种福田,就是在功德田种福田。从上面分析可知,对佛宝的如来世尊种福田,就是在报恩田、功德田种福田。接下来说明为什么对三乘菩提的法宝种福田就是在报恩田、功德田种福田?首先说明报恩田部分,如 三摩地

2018-07-22

其次,行者为什么可以次第而得禅定,难道不是因为在因地以智慧的观察之后,知道五盖的过失,所以应当是要除去五盖,才能够发起初禅;乃至说发起初禅后,也知道了初禅境界之中的内涵,以及欲界境中的差别之相;也更知道要如何才能够安住在初禅之中的道理,甚至于也知道如何才能够进到二禅的道理,其中的巧方便也都逐渐地加以了知。这表示说:禅定的修证,也都是因为智慧庄严的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卷第二之中,生菩萨问说:世尊!何因缘故得二庄严?世尊开示说:男子!菩萨修集六波罗蜜,便得如是二种庄严:施、戒、精进,名福庄严;忍、定、智慧,名智庄严。(《优婆塞戒经》卷2)换句话说,菩萨应该修集布施…等六波罗蜜,才能初步福德与智慧的庄严。而其中的布施、持戒、精进度,是属于福德庄严;忍辱、禅定、智慧度,是属于智慧庄严的范围。譬 三摩地

2018-07-22

在《优婆塞戒经》卷第二中,有一段是这么说的:【生言:世尊!云何菩萨自他庄严?佛言:男子!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优婆塞戒经》卷2)为什么是自他庄严的原因,上一次的菩萨正行之中已经先概略为大家说明了。接下来,因为生菩萨启请的缘故,所以世尊接着就回答:菩萨应该要具足福德、智慧二法,才能够在佛菩提道上自他庄严。从表面上看 三摩地

2018-07-22

在《优婆塞戒经》卷第二中,有一段是:【生言:世尊!云何菩萨自他庄严?佛言:男子!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优婆塞戒经》卷2)先说说庄严这一词,这在佛教界中是使用得非常频繁,而且在经论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学佛之后也会常常挂在嘴边。但是随着前后文的不同,所显示出来的意涵也就会有所不同。我们就先来看看经论中所使用的庄严的例子, 三摩地

2018-07-22

娑婆世界刚强难化的众生,随著贪瞋痴烦恼的作用力,在境界中无力对治的情况下,确实很容易犯身邪行与口邪行的过失,因此释迦佛将造恶业的因缘得不果的法界轨则揭露出来,对我们这个发起根的佛弟子教授与教诫。相较于净土世界,诸佛如来对国土中贤的菩萨们所说的调柔法语,就成为刚强之语了。运用刚强的语言教授、教诫,就像调马师想要调伏一只充满野性桀骜难驯的野马,就 三摩地

2018-07-22

也因为经常生气的缘故容易失去朋友,也会因为暴躁的脾气,别人对他没有好的评价,导致他名声不好,容易发脾气;又在缺乏广结缘与友的情况下,在经商作生意方面或者求职工作,难以顺利到达大富大贵的地步。因为瞋恚而造作恶业,结怨严重的果报会下生到三恶道受报,如果再回到人间,由于烦恼没有断的缘故,很容易在八风的境界中增长瞋恚烦恼与习气。而说到了懈怠、乱意与愚痴 三摩地

2018-07-22

以这个譬喻来看待有情众生,众生的心性调御到最后,最尊贵的境界就是完全除掉我见、我执、我所执,所有的愚痴与障碍能够被佛菩提道六度或者十度波罗蜜的方便巧所调伏,准确地快速成就不可思议的解脱功德,让八识心王各个心王都能够发起真如用自在的运用五遍行、五别境,十一等心所法,去利乐有情永无止尽,那就是成佛的境界。因此佛陀不舍娑婆五浊恶世的众生,以刚强之语、 三摩地

2018-07-22

这边我们来看一下:【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业,谁能作耶?佛言:男子!智者能作。】(《优婆塞戒经》卷2)在这里,佛陀教导我们大家要在菩萨因地时发愿,也教导我们发愿的因果、原理等等。生童子问:世尊!这三十二大人相的福业是谁才能作呢?生童子在这边问的三十二大人相的福业,是谁才能够作?因为修这个三十二大人相,并不是一般人能够作得到的。可是,有一种人 三摩地

2018-07-22

当我们逐渐在修这些业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一一了知说,将来我可以凭借修十业道的这些修行,又以百福庄严来修行的时候,我们一定将来可以三十二大人相。这样子的修行的因果的观察,就如同在观察我们手掌中的庵摩罗果;就好像我们手中看到一个很具体的一个水果,我们可以观它就是这样子的真实呀!因为这样子的真实,所以说我们一步一步去修行的时候,我们能够依菩萨正行来修学佛 三摩地

2018-07-22

男子!菩萨常于无量劫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至心勤作一切业,是故如来成就具足无量功德,是三十二相即是大悲之果报也。也就是说,为什么会成就三十二大人相呢?就是因为三十二大人相是大悲的果报。为什么会是大悲的果报呢?就是因为诸佛菩萨慈愍众生不知道法界的实相,所以特地来到世间为众生宣说不可思议的第八识如来藏。因为众生对于第八识如来藏是从来不知的、从来不听 三摩地

2018-07-22

世尊把从云何菩萨自他庄严起这一段的开示,作了一个结论: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为二庄严,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多有诸恶因缘所缠绕故。(《优婆塞戒经》卷2)佛法上有所谓的四悉檀,世尊的开示中,有时候是针对某些人,有时候是在事相上或者是在义理上来说明,而更常常的是事相上、义理上都同时兼顾。可是,一般众生往往只看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