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初住位是修布施,你们没有办法做法施,那你就做财物的布施;二住位严持法,……乃至六住位熏习般若;那你破参的时候就进入了七住位,七住位之后得要继续修学,锻链功夫,准备眼见佛性;后来你眼见佛性了,就进入第十住位,就是《大般涅槃经》中佛所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但是从初住位到十住位都还是习种性人。习种性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他的习性还很重,因为他 三摩地

2018-07-23

而且佛陀在制时,也曾告诫过们,意思是说:宁愿对众生起贪,也不要对众生起瞋!因为对众生起贪,可以护念众生;但是若对众生起了瞋,众生会讨厌我们,而远离我们!我们来看看,佛陀在经中的开示:《菩萨善经》卷1〈1序品〉:【优波离言:世尊!犯有三种。一者贪。二者瞋。三者痴。菩萨所犯何者为重?何者为轻?佛言:优波离,若诸菩萨犯如恒河沙等贪,如是菩萨不名毁;若 三摩地

2018-07-23

二者,为利养故,受持禁。三者,为他属故,而行布施。四者,为于非想非非想处故,系念思惟。是四善事,得恶果报。第一种,为了胜过别人而读诵经典。人家一天念佛一万,我偏偏比他多个三五千,所以可以在道场吹嘘:我啊!一天念佛二万声!以前初学佛时接触某位善知识,听他常说我阅藏三遍!还特别加重语气三遍哦!以前不懂佛法,还为他生起敬仰之心,这个不仅是胜他而且带有第 三摩地

2018-07-23

诸天天人以及有智慧的清净梵行者就会辗转传说我犯了清净行的事,那么很快地诸方都会听到我的恶名声了;而当我身坏命终之时,也必定会往生到地狱恶道之中。既然了解有憎嫉恼的人在今世以及后世必定会受到这样的恶报,有智慧的多闻圣在正思惟之后呢,必定就会心得决定地说:‘那么我宁可依于如来藏本来无憎嫉恼的体性,来断除憎嫉恼等等的烦恼心所。’然后就如说而行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经》卷四意思是,如果外道说:五阴身所造作的善恶业,这个业完成了,就过去了,没有了,只剩下色身还存在,所作的行为已经消失了;那么所谓的业,就没有可以依住的处所,那就是没有业种的存在;那为什么你释迦牟尼要说,舍离了这个色身以后,下一世还会得到这一世造下的这个业的果报呢?也就是外道不认同异作异受的道理。各位不要以为这是外道质疑佛陀,因为 三摩地

2018-07-23

诸见当中最主要的就是恶见,恶见又叫作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禁取见,这五种邪见合起来就叫作恶见,属于见惑所断的恶见,是见道后就可以断除的。就像我们前面所说,断了三缚结就是初果人,但是恶见当中深细的部分,也就是思惑是修所断的烦恼,从这个烦恼当中会产生许多不如理作意的见解与私心;这些见解都要消除,要透过整理和思惟才能够达成。我们要知道烦恼主要是由意 三摩地

2018-07-23

世尊曾经开示过:所谓摄心为,因生定,因定发慧。这是能够让众生远离世间有漏法的三无漏学。所以如果能够依止真善知识修学三归五、修学十善业道等福德资粮,明了了世间有为法都是杂染有漏的,并且发起了大菩提心,修学适合自己的摄心法门,能够在纷杂的现代社会中,培养出心得决定的真实定力;加上听闻了万法根本—如来藏心—的了义,再加上修学了暖、顶、忍、 三摩地

2018-07-23

不妨将遇到的不顺心当作提醒和努力的方向,这样心量又会大一点,修行不就是这样吗?能够让我们行清净的,就是深信因果。因为深信三宝,必然能够深信因果,知道佛道可成,知道一切所作的功德都功不唐捐,所以知道一切动身发语的业行都有果报的。从深心中真的相信因果,深信持的因果,依持为因,则未来世就有可爱的异熟果报;以犯为因,未来世必定有极不可爱的异熟果报。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它会造成种种伤害呢?利养就像破坏的皮,破坏禅定的肉,破坏般若智慧的骨,破坏微妙善心的髓一样,所以伤害非常大。一万两千位比丘听闻佛的开示以后,各个都只留下大衣、中衣、下衣、铁钵、坐具、漉水囊之三衣六物,远离种种愦闹,而作清净寂静的阿练若,不再接受其他的供养。佛随即赞叹说:善哉!善哉!你们能够远离愦闹,修清净寂静的阿练若,真是太好了,我释迦牟尼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再来说:五里头乃至比丘里面,有不捉持金银,有所谓的不与取,这就是要我们除对于不属于自己财物的贪爱。对于财,我们必须要慢慢地减损对它的攀缘、执着,乃至五里面有邪淫,比丘、比丘尼里面相关于邪淫的部分,乃至于出家人也没有正淫,出家人所有的淫,都是归于这一个邪淫,是断头罪的。不贪色才能够遵守这个邪淫,那财色名食睡,您不能贪财、您不能贪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佛陀就跟他们说:“如来教授你们律,教授你们十二分教,这些法都有说;但是我没有教你们要互相比看谁学得比较多、谁听得比较胜妙啊!我有这样教吗?”这两位比丘说:“没有啊!世尊!”佛陀又说:“你们难道不知道,如来教授的这些经典、这些偈颂,都是要你们能够调伏自己的身心,要止息自己的烦恼,让你们自己能够赶快趣向自证涅槃吗?”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不应该犯五十善,不应该犯菩萨,乃至小小的行为但可能会危害正法的事情,也不应该犯!但我们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有可能习惯不敢得罪别人,或者别人也不敢得罪我们,因此我们犯了一些小过失或大过失,有时候别人也不敢跟我们讲,因为怕得罪我们!怕我们听了会生气!但这样我们永远也不能改正自己的过失了!菩萨道中如果有很多善友,如古人说:“友直、友谅 三摩地

2018-07-23

的确!对于生活很苦的人来说,你跟他说要看破、放下,对他来说只是风凉话!因为这根本帮助不了他什么,他现在就是需要一块面包,需要钱,才能去缴房贷,小孩的奶粉钱、尿布钱才缴得出来,才能有生活费继续生活下去!因此要解决众生的烦恼,还是要先给他们次法,次法不只是施论、论、生天之论,更基本的次法是让众生能够生存在这世间,要先能找到稳定的工作,能够安居乐业,接 三摩地

2018-07-23

女人能坏,清净禁,亦复退失,功德名闻;为地狱因,障生天道,何有智人,于此忻乐?1在家菩萨就得要远离对淫欲的贪著了,更何况是住如来家、吃如来食的出家菩萨,更是应该严守不淫的律!我们如果想要离欲证得初禅,乃至成为心解脱的三果人,那么连想要看见异性的希望之心、乃至看见异性时产生的喜乐心行都应该要灭除。如平实导师在《阿含正义》中也开示说:若是希望证得初 三摩地

2018-07-23

在二乘法中就是三缚结——我见、疑见、禁取见,以及五下分结的修除;五下分结的修除,就是三缚结的修除,加上贪与瞋。以及五上分结,五上分结第一个就是色界爱,虽然没有了欲界杂染粗重的贪爱,但是上妙的五欲还是会取着,而受到色界爱的烦恼系缚;第二个是无色界爱的结,虽然没有色质,但是取着四空禅定的欲乐境界,对于受、想等法不能舍离,受到无色界禅定境界的 三摩地

2018-07-23

我知道自己被神修理了,因为持不清净,又起了贪爱,(不然不会说要牛排)。虽然每天忏悔,但是知道这次要连本带利还,心甘情愿地面对苦受。回到后看西医吃抗生素,把胃又搞坏了,转看中医,整整三个月才好。自己检讨:上次南京受寒的喉咙痛,是因为「缘」(天气)造成的,借着佛菩萨的加持力,经过忏悔就好了。但是这次不同,是自己贪爱的习性,且明知故犯,所以就自作自受了!经 三摩地

2018-07-23

如是,若有于此圣法之中,无信于善法,无禁,无博闻,无布施,无智慧于善法;彼虽多有金、银、琉璃、水精、摩尼、白珂、螺璧、珊瑚、琥珀、码脑、玳瑁、砗渠、碧玉、赤石、琁珠,然彼故贫穷,无有力势,是我圣法中说‘不善、贫穷’也!彼身恶行,口、意恶行,是我圣法中说‘不善、举贷’也!彼欲覆藏身之恶行,不自发露,不欲道说,不欲令人、可责,不顺 三摩地

2018-07-23

见惑也就是身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跟禁取见;因为比较容易断,所以称为五利使。身我见就是误将五蕴身的全部、或一蕴、或一蕴的一部分,当作真实我的见解。边见就是断见或常见。什么是断见呢?就例如唯物论的人说: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就像刀子和锋利一样,刀之所以锋利,是因为有刀子存在;刀子坏了,锋利就不存在了;所以就误以为色身死了,人心也就坏了、没了,这就叫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应当受三归、应当受持五、应当行菩萨行,所以于行菩萨行之前,就应当来受菩萨。如果说每一位学佛人,都有这样的一个自觉,都有这样的觉悟,都有这样的自省,这样的话,就能够影响到学佛的人,也让信力不足的人,不至于退转,不至于说一直在这种恶因缘底下想:我当初学佛也没获得什么,也没有人教导我什么。是不是一定要受三归、五、菩萨?反正大家都说:‘ 三摩地

2018-07-23

再说,众生贪不到时就会起瞋,如果对五欲诸尘不起贪,瞋就不容易生起,这不就是压伏瞋恚盖了吗?再者具备了基本定力,时时刻刻住心于忆佛之正念中,何来昏沉睡眠?这不就是压伏睡眠盖了吗?因有基本定力故,摄心为不会到处攀缘,对欲界诸尘境不贪爱,于心就不起掉举、不起恶作,无恶作就无懊悔,这不就是压伏掉悔盖了吗?菩萨道行者修学至此,已具备少分禅定及智慧二个层面止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