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世尊诸子等,闻佛入涅盘,各各怀悲恼,佛灭一何速!圣主法之王,安慰无量众:我若灭度时,汝等勿忧怖!是德藏菩萨,于无漏实相,心已得通达;其次当作佛,号曰为净身,亦度无量众。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比丘比丘尼,其数如恒沙,倍复加精进,以求无上道。是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八十小劫中,广宣法华经。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坚固无上道,当 | admin 2020-06-14 |
|
我处于山谷,或在林树下,若坐若经行,常思惟是事;呜呼深自责,云何而自欺?我等亦佛子,同入无漏法;不能于未来,演说无上道。金色三十二,十力诸解脱,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八十种妙好,十八不共法,如是等功德,而我皆已失。我独经行时,见佛在大众;名闻满十方,广饶益众生;自惟失此利,我为自欺诳。我尝于日夜,每思惟是事;欲以问世尊,为失为不失?我常见世尊,称 | admin 2020-06-14 |
|
知无漏法能得涅盘,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独处山林常行禅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决定无疑是名小树。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度无量亿百千众生,如是菩萨名为大树。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禀各异。佛以此喻方便开示,种种言辞演说一法;于佛智慧如海一渧,我雨法雨充满世间;一味之法 | admin 2020-06-14 |
|
如来贤圣诸将与之共战,其有功者心亦欢喜,于四众中为说诸经令其心悦,赐以禅定、解脱、无漏根力、诸法之财,又复赐与涅盘之城,言得灭度,引导其心令皆欢喜,而不为说是法华经。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见诸兵众有大功者,心甚欢喜;以此难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与人,而今与之。如来亦复如是,于三界中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众生;见贤圣军,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有大功 | admin 2020-06-14 |
|
菩萨志坚固,坐禅若读诵,或为人说法,闻香悉能知;在在方世尊,一切所恭敬,愍众而说法,闻香悉能知;众生在佛前,闻经皆欢喜,如法而修行,闻香悉能知;虽未得菩萨,无漏法生鼻,而是持经者,先得此鼻相。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丑,若美、不美,及诸苦涩物,在其舌根皆变成上味,如天甘露,无不美者 | admin 2020-06-14 |
|
如是我见悉无余,一切有情喻藤子;无漏最胜佛眼观,是中备有如来体。不坏是藏名有情,于中有智而不异;安住在定处寂静,亦不动摇无所得。为彼净故我说法,云何此等成正觉?犹如种子成大树,当为世间之所依。复次,善男子!譬如贫人,以一切宝作如来像,长可肘量。是贫丈夫欲将宝像经过险路,恐其盗劫,即取臭秽故破弊帛以缠其像,不令人测。善男子!是贫丈夫在于旷野忽然命终, | admin 2020-06-14 |
|
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狮子吼音。大狮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 | admin 2020-06-14 |
|
善男子!若有众生能作如是胜供养者,成就十五殊胜功德而自庄严:一者常有惭愧;二者发净信心;三者其心质直;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入无漏慧;六者常见诸佛;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说行;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 | admin 2020-06-13 |
|
真实法性就是永远的无漏性、无为性、涅槃性、真如性,可是在无漏、无为、涅槃、真如等法性当中,祂又能生一切无漏有为法及有漏有为法,祂这个体性是常住而不变动的,这才叫作真实性,并不是住于六尘中享受或痛苦的住。在这里「住」的意思是说:祂不会变动,名为常住。真实的菩提心——我们的如来藏,祂永远都是这样的体性,永远不会变动;乃至成佛以后,祂照样有许许 | admin 2020-06-08 |
|
譬如二乘俱脱圣者修得五神通,回入菩萨之前,已得无漏三昧乐神足身,至五行位已离痴乱,正知入住出胎,以神足身不灭故佛性不灭,然犹未离变易死,不名真常,方便说常。若是慧解脱圣者回入大乘,于七住明心、十住见性,若无无漏三昧乐神足身,舍报时佛性亦不现前,故非是常。已入地菩萨佛性有常非常:凡二乘俱脱无学有五神通者,回入大乘后明心见性,复加修一切种智,得初地无生 | admin 2020-06-08 |
|
复又宣说一切种智--有情本有之第八识中所含藏之一切种,所谓世间一切有漏法种、出世间一切无漏法种、一切种子流注……等种智正理;由是宣说此根本识之种子流注,所示现之有根身及七转识、七转识相应之心所有法及善法烦恼法、法处所摄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六种无为法等。为说明如是法性,乃说第二能变识--末那,及说第三能变识--意识乃至眼识,遂有四缘五果… | admin 2020-06-08 |
|
换句话说,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断尽以后,所有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已经全部断尽了,只有无漏种子;第八识心所含藏的全部种子都永远不会再变异了,也不能再增长了,因为已经究竟圆满了。一切的有为法也跟无漏法完全相应,不再跟有漏法相应,全部转成无漏的有为法;也没有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这样叫做一念无明的烦恼障习气种子断尽——从此永无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存在。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这样的实相忏悔必须是要证悟的菩萨,他能够现前观察如来藏清净无为的体性乃至无量无边,因此而转依如来藏,转变自己七转识的行为,转而依止于如来藏的无贪性、无瞋性、无私性、中道性、菩萨性等种种的无漏法性。所以我们换一个层面来说,证悟的菩萨他在悟后努力的护持正法,其实也是实相忏悔的一分功德;如果悟后他努力的破邪显正救护众生,也是实相忏悔的功德之一;悟后 | admin 2020-06-08 |
|
所谓内执有我,在大乘种智中所说的部分,是说内执阿赖耶识心体(如来藏)的种种自性,包括本来性、清净性、自性性、涅槃性、能生万法的功德性、无漏有为法的自性……等等,范围极为广泛,这是阿罗汉们所不能知的,名为恒内执我。阿罗汉们所断的内执有我,称为我慢,是指凡夫或三果以下对於自己的存在存有喜心,深心中因为自己的存在而产生极微细的喜悦,这种喜悦是 | admin 2020-06-08 |
|
一切智具十智:世俗智、法智、类智、苦谛智、集谛智、灭谛智、道谛智、知他心智、尽智、无生智;此十智函盖漏与无漏,以世俗智通三界四禅八定有漏法故。三乘无学俱解脱者悉有一切智。慧解脱二乘圣者悉有十智之九,于无生智或有或无,钝利根有别故;大乘法中已明心之菩萨慧解脱无学,必具十智,慧强根利故。一切种智唯佛具足,了知一切有情诸心心数法。此智函盖大圆镜智、平等性 | admin 2020-06-08 |
|
三如道共戒:三乘弟子以见道修道故,依见修道无漏功德受用,自然不犯佛戒,不取佛戒。是名三种非取相戒。亦依有情根性差别而作用有异。五戒者:在家之人于三皈时,或受满分戒,五戒俱受:不杀生、不窃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或受多分戒:三戒四戒而受。或受少分戒:一戒二戒而受。此五戒者前四为性戒,犯者不唯得戒罪,亦须未来世中受彼性罪果报。若不犯者,能生持戒功德 | admin 2020-06-08 |
|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4]第六识意识意根触法尘而生意识。由了别性的意识所拥有的世间智慧及出世间智慧——本来就是六识心王所拥有的法性,特别是说意识觉知心所拥有的法性;一切世、出世间智慧都是意识所有的法,不能自外于意识心而存在,都是附属于意识心的。[2]意识心境界,依层次高低,可略分为十:一、处于欲界中, | admin 2020-06-08 |
|
如果第八识里面所有的有为法,所相应的全都是无漏习气的话,没有一丝一毫的有漏法相应,这个时候就表示:第八识永远不会再有种子的变易了,究竟清净了。就好象是提炼黄金:黄金已经提炼到究竟清净的时候,就不用再提炼它,永远不会再变化它的体质了。而烦恼障的有漏习气种子,想要断尽的话,只有悟后修学一切种智,一直到究竟了知时,才能办到;否则永远都不可能断尽有漏习气种 | admin 2020-06-08 |
|
这个阶段中的第九识心,也还有无始无明的上烦恼随眠存在;这些上烦恼的随眠还得要去断尽,要到究竟佛地,完全清净,第九识(第八识)里面的无始无明随眠全部灭尽了,所以内藏的无漏法的种子永远都不再能增广了,也就是永远无法再接受新的出世间法熏习了,加上烦恼障上的习气种子断尽了,所以种子就不再变异了,这就叫做度过变易生死了,这个时候才可以叫做第十无垢识,才可以称 | admin 2020-06-08 |
|
以上所述为世间八正道之正理,相较于出世间八正道正理,世间八正道没有思维修习四圣谛,及无漏思维的修习,大致上属于意识层面的修习,泰半着重在基本人伦的运作与实践。一切佛子,若能以人伦为基础,勤修十善业,修身齐家,进而发挥仁民爱物、慈悲众生之情怀,自身力求解脱,并愿度一切有缘众生同得解脱;自身愿求佛道,也普愿一切有情皆能同证菩提、共成佛道,则此世间八正道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