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你应当知道,阿难啊!诸佛如来身,其实就是法身,法身不是思欲之身,怎么会有病呢?佛是世间最尊贵的人,超过于三界中的一切众生;佛身是无漏之身,诸漏都已经断尽了;佛身也是无为之身,不会堕于三界众生数中;像这样的法身、金刚身,应该会有什么病呢?还会有什么烦恼呢?’维摩诘菩萨说完了,当时我,世尊啊!真的是心里面很严重地怀着惭愧之心啊,我就想:‘会不 | admin 2020-02-18 |
![]() |
接著再观察,死了之后五阴归于坏灭,这一世所有的善恶业,所熏习的一切有漏、无漏法种,要归向何处呢?还是归于如来藏。意思是说,死后还是回归如来藏,所谓了生脱死就这么了了。也许有人说,想要知道上辈子从哪里来、下辈子到哪里去?不必求开悟,去修天眼通、宿命通就行了。但是天眼通、宿命通修成了,仍然无法解决生从何来、死往何处的问题,因为以宿命通,一世又一世往前追 | admin 2020-02-18 |
![]() |
三、苦类智忍,是说对这个智慧都无怀疑而无间断的缘故,解脱于三界九地的无漏智慧出生了,在法忍、法智上面的各别自内所证,说实证后的圣法都同样是这一类而无犹疑,心中已经得忍。四、苦类智,是说对于苦法智已能接受以后,有不间断(不怀疑故此智『无间』,若生起怀疑即是此智『有间』)的无漏智出生了,重新加以细细检验决定无误而印可了苦类智忍,因此而有了苦类智。(以上 | admin 2019-11-22 |
![]() |
敬礼虽离一切法、(注5)实乃无量无漏法之身,虽离法我与人我,即是真如、我、净我,虽过有无、断常边,而常、坚、恒以安住,虽无诸事之自性,乃是自性之光明,如自宅地底大宝藏之所应知者,(E.50)如勤于得宝方便之所应修者,如成就得宝诸事之所应得者,余将依经(注6)揭示之,如具天眼之所示。由胜者善种子所生之福聚而现起,具足果位之功德,此佛色身(注7)礼敬已,余将依经而 | 三摩地 2019-11-22 |
![]() |
敬礼虽离一切法、(注5)实乃无量无漏法之身, 虽离法我与人我,即是真如、我、净我, 虽过有无、断常边,而常、坚、恒以安住, 虽无诸事之自性,乃是自性之光明, 如自宅地底大宝藏之所应知者,(E.50) 如勤于得宝方便之所应修者, 如成就得宝诸事之所应得者, 余将依经(注6)揭示之,如具天眼之所示。 由胜者善种子所生之福聚而 | admin 2019-09-02 |
![]() |
三、苦类智忍,是说对这个智慧都无怀疑而无间断的缘故,解脱于三界九地的无漏智慧出生了,在法忍、法智上面的各别自内所证,说实证后的圣法都同样是这一类而无犹疑,心中已经得忍。四、苦类智,是说对于苦法智已能接受以后,有不间断(不怀疑故此智“无间”,若生起怀疑即是此智“有间”)的无漏智出生了,重新加以细细检验决定无误而印可了苦类智忍,因此 | admin 2019-09-02 |
![]() |
本识所变生之五蕴等一切法,于如来藏心体所执藏之一切无始虚伪恶习种子尚未转变清净成为无漏法种之前,亦即尚未灭除分段生死以前,依他起性之法皆因于被虚妄计著执取而具有遍计执性,本识自身则是无始以来即已具足可以圆满成就诸法的真实法性——圆成实性,此三性乃一切修学佛道并已实证本识而得般若正观之菩萨,所必须进一步修证之法相;善于了知诸法法相所具 | admin 2019-07-29 |
![]() |
善男子!一切有漏法,无量无边因;一切无漏法、无量无边因。有智之人,欲尽知故发菩提心。是故如来名一切智。善男子!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汝今当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发心,是故悲心为生因也。”“世尊!云何而得修于悲心?”“善男子!智者深见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为欲拔济,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未 | 三摩地 2019-07-20 |
![]() |
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无漏身,坏我正法。】(《大般涅槃经》卷7)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在佛陀示现入灭七百年之后,天魔波旬就会渐渐地施设各种方法,要来破坏佛陀所开示的正法。天魔他会化作佛门四众的形相,也会化现为阿罗汉的形相,甚至会假冒佛陀的形相来破坏佛陀的正法。在《楞严经》中,甚至有说到了末法时节,邪师说法将会像恒河沙一般那么多。因此,到了末法时期的现在 | admin 2019-07-19 |
![]() |
语译:诸位难道没有看见:那个本来就在的第八识如来藏,祂是离见闻觉知而绝念无学、无作无为的悠闲道人,祂既不勤求断除妄想,也不企求能证得真实理;不管是出生无明烦恼,或者展现真实如如的体性,乃至无明的真实性,都是此第八识如来藏本具的成佛之性,对于幻化的五阴身以及如来藏本身自体所展现的空性之功德,都是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所生、所显之法身功德相分;一旦亲证 | 三摩地 2019-06-25 |
![]() |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第六识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第七识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 | admin 2019-06-19 |
![]() |
」又云:「阿罗汉辟支佛断四种住地,无漏不尽,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证。无漏不尽者,即是无明住地。」我们稍微解释一下。《胜鬘经》这一段经文说︰阿罗汉与辟支佛已经断了四种住地无明,但是,在无漏法方面还没有完全究竟,因此还无法得到自在力,不能证得佛的无住处涅盘。甚么叫做无漏不究竟呢?就是无明住地--就是无始无明末破末断尽。因此阿罗汉及辟支佛是断尽一念无明的。从 | admin 2019-04-24 |
![]() |
如果第八识里面所有的有为法,所相应的全都是无漏习气的话,没有一丝一毫的有漏法相应,这个时候就表示:第八识永远不会再有种子的变易了,究竟清净了。就好象是提炼黄金:黄金已经提炼到究竟清净的时候,就不用再提炼它,永远不会再变化它的体质了。而烦恼障的有漏习气种子,想要断尽的话,只有悟后修学一切种智,一直到究竟了知时,才能办到;否则永远都不可能断尽有漏习气种 | admin 2019-04-24 |
![]() |
譬如:对出生前的往世究竟是真实的,或者只是人为的施设;此世死后有没有未来世,来世的说法是否真实,或者只是人为的想像与施设;对于“前后际三世贯串而从来不曾间断的心”是否真实有;对于五蕴内法的状况与内容,对于外法是否能被自己所领受,对于自己是否有一个能联通内外的法,而且对于善恶业、无漏业将会造成的果报;对于佛的修证内容,对于佛法解脱道及佛菩提 | admin 2019-04-24 |
![]() |
云何‘阴非盛阴’?色,无漏无受;觉、想、行、识,无漏无受,是谓‘阴非盛阴’。”这一段的对答,是偏在解脱道上面而说的,简单地说明一下。毗舍佉优婆夷先问说:“如何灭掉自己呢?”解脱道是要灭掉五阴的自己,而不是还要保留五阴自己的任何一个部分,用这样去入涅槃的;用这个样子想要生生世世相续地存活,这是错误的知见,这样子是永 | admin 2019-04-24 |
![]() |
这个无垢识的名称,也就只有在佛地才有,菩萨不管在哪一个阶位,都不能称为无垢识;因为菩萨即使修到了等觉位,都还得要继续熏习、继续转易第八识心体中的种子为纯无漏的法种,否则就无法成为佛地的无垢识真如。成佛之前的任何阶位,第八识心都可以叫作如来藏,但是成佛以后就改名称为无垢识。为什么成佛以后,第八识心就不再称为异熟识呢?因为成佛以后,第八识心中异熟种子的 | admin 2019-04-17 |
![]() |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第六识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第七识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 | admin 2019-04-01 |
![]() |
而觉囊派所说的如来藏是自性本已清淨的,但是内藏无量无边的七识心相应的有漏无漏法种,及无量无边的异熟等流业种;透过修行可使由如来藏执藏、前七识才会相应的的染污法种、业种转为清淨,凡愚就可成圣、成佛。而中观应成派等未证空性如来藏,严重误会觉囊派的如来藏义理,认为觉囊派与米曼差外道主张相同;这是因为不能证解如来藏体性,所以引喻失当,故此说仍不能成立。四、 | admin 2019-04-01 |
![]() |
例如《入楞伽经》卷八〈刹那品〉说:“大慧!言刹尼迦者,名之为空;阿梨耶识名如来藏,无共意转识熏习故名为空,具足无漏熏习法故,名为不空。”是故第八识如来藏又名空、空性、不空,因为无形无色而又能生万法,故非单名为空,又说不空。此如来藏空性,在禅宗名之为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莫邪剑、佛、法、佛法大意、石上无根树、系驴橛、花药栏、绿瓦&h | admin 2019-03-04 |
![]() |
真实法性就是永远的无漏性、无为性、涅槃性、真如性,可是在无漏、无为、涅槃、真如等法性当中,祂又能生一切无漏有为法及有漏有为法,祂这个体性是常住而不变动的,这才叫作真实性,并不是住于六尘中享受或痛苦的住。在这里“住”的意思是说:祂不会变动,名为常住。真实的菩提心——我们的如来藏,祂永远都是这样的体性,永远不会变动;乃至成佛以后,祂 | admin 2018-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