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空性则有自性故─有迥异于蕴处界之自性故,是出三界之无漏自性故,是无余涅槃之自性故,依所生蕴处界而显现三界中之出三界自性故。但是误会佛法的人所说的虚空之性─空性─为什么说是顽虚呢?是因为全无一丝一毫的功能与作用,只是一无所有──空无;至于如来藏虽然也叫作空性,却不是如同顽虚一般全无所有,而是有作用的,正是一直都有这个无形无色的心在不断地运作著;因 admin

2018-12-27

由这个法界体性智,菩萨就能了知法界诸法体性的体性都不离遍计执性及依他起性;也能了知本识能圆满成就万法的体性(圆满成就世间、出世间一切有漏法与无漏法),而本识自己却是常住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中,从来不间断的显示众生本来常住涅槃的无为性、解脱性,所以就能现观本识具有能生万法,也能具有出生遍计执性及依他起性的一切法,所以祂含摄三自性种子,因此才能圆满世间、 admin

2018-12-27

(节录自平实导师,《楞伽经详解》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11月初版五刷)中道无漏性 因地时的阿赖耶识心体恒住不灭,所以非断嘛!但是绝不间断的心体当中却有生灭性的种子在生灭,所以才能够让你在世间出生和闻熏修道啊!那么,既然不生灭当中有生灭,有生灭就不能称之为常,就是非常嘛!而祂心体常住、不生灭、不见断,所以非断嘛!既然双具非断与非常 admin

2018-12-27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4]第六识意识意根触法尘而生意识。由了别性的意识所拥有的世间智慧及出世间智慧——本来就是六识心王所拥有的法性,特别是说意识觉知心所拥有的法性;一切世、出世间智慧都是意识所有的法,不能自外于意识心而存在,都是附属于意识心的。[2]意识心境界,依层次高低,可略分为十:一、处于欲界中, admin

2018-12-27

(佛云:)「大慧!愚痴凡夫不觉不知,执着诸法,刹那不住,堕在邪见而作是言:『无漏之法亦刹那不住。』破彼真如如来藏故。」——《入楞伽经》卷八(佛云:)「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於我过,自性清净;馀七识者心:意丶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入楞伽经》卷八这就是明说了, admin

2018-12-27

而觉囊派所说的如来藏是自性本已清淨的,但是内藏无量无边的七识心相应的有漏无漏法种,及无量无边的异熟等流业种;透过修行可使由如来藏执藏、前七识才会相应的的染污法种、业种转为清淨,凡愚就可成圣、成佛。而中观应成派等未证空性如来藏,严重误会觉囊派的如来藏义理,认为觉囊派与米曼差外道主张相同;这是因为不能证解如来藏体性,所以引喻失当,故此说仍不能成立。四、 admin

2018-11-13

它的意思就是说,三界中的一切法,包括有漏法,以及一切的无漏有为法,都是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乃至于无漏无为法,也是因为八识心王而才能显现;如果离了八识心王,就没有一切法可得,因此说“万法唯识”。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法,既然都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或者显现,而八识心王又依第八识以及无明才会现于三界中;可是众生的无明业种以及上烦恼的随眠,又都是由 admin

2018-11-03

】 21、《大乘入楞伽经》【内证智所行  清净真我相此即如来藏 非外道所知】 22、《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23、《大乘密严经》【圣者现法乐等引之境界人天等诸趣一切佛刹土如是染净法如来藏为因由彼悟成佛为诸乘 admin

2018-08-09

除了行善去恶之外,还要更进一步去了解:什么是无漏的清净业?更要知道,净业是要在将来有了断我见的智慧之后,才能够真正做到的,所以会在心中种下要去追求断我见的解脱智慧的清净种子。这就是第三个——精进心。第四信位是要成就出世间法的“智慧心”。慧心就是我们在听闻、熏习大乘佛教法义之后,能够加以思惟简择,并且作出正确的抉择,这就叫作慧心。 admin

2018-08-07

菩萨行,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追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而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所修学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六度以及四摄等法,以及所应该圆满成就的无量功德等等。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 admin

2018-08-07

而这个如来藏里面不单是这些种子而已,祂还有让人可以成佛的无漏有为法种子。所以这个如来藏本身就是将来成佛时的无垢识法身,所以祂本身已经具足了如来功德性,只是被无明所遮障而无法显扬出来。但是你们本身仍然是有自心如来的,而这个自心如来就是如来藏,祂可以使你们将来成就究竟的佛道。所以说“如来藏中藏如来”。这个如来藏就像一个如来性的宝藏,所以称为如 admin

2018-08-05

然后在三界生死轮回之中,往世所造业种以及所熏无漏法种就会一一遇缘现行,这些无明业种及无漏法种、净业法种都由各人的阿赖耶识集藏,随著各人的转生而带到未来世去,一世一世递传不灭,除非遇缘现行受报,否则业种将会永远存在各人的阿赖耶识中,等著缘熟时现行受报。因为有情死后,十八界只剩意根不灭,而意根末那识并不是能执持业种的心,必须由阿赖耶识执持一切种,往生来 admin

2018-08-04

无漏习气(证悟如来藏,无间转依如来藏心体之体性真如-无漏无为法)非剎那。非凡愚所觉。计着剎那论故。不觉一切法剎那非剎那。以断见坏无为法。」No.671《入楞伽经》(卷7)T16,p0556c:「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故。能与六道作生死因缘。譬如伎儿出种种伎。众生依于如来藏故。五道生死。大慧。而如来藏离我我所。诸外道等不知不觉(外道以意识觉知心种种变相境界为真心 admin

2018-08-01

阿难,诸比丘于此法中如实正观,无漏心解脱。阿难,此比丘当名为慧解脱。”四阿含中说因缘法之处甚多。谓佛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大苦阴集。”佛又云:“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如是二法,譬如芦束,辗转相依,俱时而转。”既云:“识缘名色,名色 三摩地

2018-08-01

21、大乘入楞伽经内证智所行清净真我相此即如来藏非外道所知22、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23、大乘密严经圣者现法乐等引之境界人天等诸趣一切佛刹土如是染净法如来藏为因由彼悟成佛为诸乘种性24、占察善恶业报经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 三摩地

2018-08-01

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无漏身,坏我正法。】(《大般涅槃经》卷7)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在佛陀示现入灭七百年之后,天魔波旬就会渐渐地施设各种方法,要来破坏佛陀所开示的正法。天魔他会化作佛门四众的形相,也会化现为阿罗汉的形相,甚至会假冒佛陀的形相来破坏佛陀的正法。在《楞严经》中,甚至有说到了末法时节,邪师说法将会像恒河沙一般那么多。因此,到了末法时期的现在 三摩地

2018-07-23

有漏法如是,无漏法亦如是。如四圣法界之佛界,最后身菩萨成佛于人间时,其身口意行已皆纯是无漏,而是有为法;此无漏有为法,亦须八识具足现行运为,方能于人间托钵饮食、尝味嗅香乃至说法,故说八识心王「一切最胜」。次如无学菩萨与俱脱阿罗汉入灭尽定,前六识俱灭,离见闻觉知,犹如眠熟闷绝而无息脉,状若死亡,然阿含中佛说「灭尽定中有不离身识,身不烂坏,识不离身」, 三摩地

2018-07-23

再来说,众生在听闻了之后,有了精进心,努力修学戒、定、慧等三无漏学,而断除了放逸,不再胡乱攀缘声色犬马,因此他的身心就得到了寂静、安乐,不再因为追求五欲之乐,过度地损耗身心而得到病苦。另外,众生在闻法之后,断除了愚痴心,由于这个因缘,让你这个法施之主,在未来无量世中就会得到无碍辩才。这是因为你这一世不断地为人说法或是流通,让众生在学了之后,生起了许 三摩地

2018-07-23

再来说,众生在听闻了之后,有了精进心,努力修学戒、定、慧等三无漏学,而断除了放逸,不再胡乱攀缘声色犬马,因此他的身心就得到了寂静、安乐,不再因为追求五欲之乐,过度地损耗身心而得到病苦。另外,众生在闻法之后,断除了愚痴心,由于这个因缘,让你这个法施之主,在未来无量世中就会得到无碍辩才。这是因为你这一世不断地为人说法或是流通,让众生在学了之后,生起了许 三摩地

2018-07-23

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息。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业亦皆共一。所谓无分别相,不念彼此,平等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自然化,体无别异故。如是诸佛法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