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里所说的三障是指:一、烦恼障(含摄性障)障碍有情出离分段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见惑与思惑,由于这两种烦恼不能断尽,使得众生无法出离三界生死苦。其中所含摄性障,性障则是指五盖,也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等,这五个法会障碍学人证得四禅八定,或者障碍学人修证解脱道,所以称为五盖。二、所知障因为对法界实相正理的无知,导致无法证知法界的真实相,无法证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希望他们能听闻佛法,信受佛法,早日脱离六道轮回,脱离苦海,往生极乐世界,早证菩提,利乐有情。同世间的道理一样,救人一定要安排好他们的后路。第三:对病情极为严重的病人(包括精神病人)来讲,是暂时不适合念诵《地藏经》的,因为地藏经的功德力太大了!会把无量劫以来没有投胎转世的怨亲债主都招来,本来就病得很严重,再来那么多冤亲债主的确受不了!那怎么办呢?首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如果能够早日成就佛道的话,就能够更有智慧、更有福德广泛的利益一切的有情、一切的众生。因为诸佛乃是福德庄严,而且是究竟的成就,诸佛同时也是智慧庄严,并且也是究竟的成就;所以,我们从七种最上供养的圣教开示就可以知道,一个菩萨行者在他如理实践回向这个善净法之前,应该能够配合其他六种最上供养的实践,这样的互相增益;如果这样互相增益的实践,那就是更好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能够这样的回向有缘众生统统都同沾法益,透过这样的回向所感得的有相福德,虽然相较于无倒回向比较差,可是能够无私无漏而回向一切有情的话,这样比回向自己或者回向自己的眷属,功德来的高广。因为回向是属于解脱分的善根所含摄,所以有这一分的解脱分,也是功德无边。再者,回向也是经中所说七种最上供养之一。因为回向是七种最上供养之一的缘故,而且它是最后的一种,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情众生为冤亲债主所障碍而求救于菩萨的时候,有修有证的菩萨则以慈悲力和修持力,来感化疏导那些冤亲债主的仇恨和执著,使其得以解冤释结而转生善道,被加持者也就因而可以得到消灾免难、吉祥如意的结果;不过事情过后,被加持者必须要归依三宝、护持正法、断恶修善、改往修来;假使无法记取教训而不断的重蹈覆辙,则难免恶业果报的再度现前。假使有人自己不修行,而总是希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假使有人说修行都是靠自己这样的话,若不是外行、狂妄,就是对佛世尊的威神之力毫无所悉之人啊!附求佛加持事宜实践:有情众生为冤亲债主所障碍而求救于菩萨的时候,有修有证的菩萨则以慈悲力和修持力,来感化疏导那些冤亲债主的仇恨和执著,使其得以解冤释结而转生善道,被加持者也就因而可以得到消灾免难、吉祥如意的结果;不过事情过后,被加持者必须要归依三宝、护持正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教他供养,供养者为令所余有情皆能培植福慧,发心供养三宝,于如来所,或如来塔庙所,欲设供养时,于诸供品,非唯自作,亦劝父母、妻子、朋友等,令于如来所,或如来塔庙所,随力随能,作诸供养,当知是名教他供养。若于贫苦无力兴办供养的有情,兴慈愍心,将自己供品,布施与他,令其于如来前及如来塔庙前持用供养,愿其招感福乐果报,但自己无所供养,是名唯教他供养。若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胜义菩提心乃是一切有情本自具足现成运作之第八识如来藏,佛于般若诸经中说之为空性,宗喀巴则谓:「所观想心中月轮上之金刚,即是空性之本体」,显然误会空性之真实义也。密宗所说之发菩提心,悉皆不在真求佛道上用心,而在沦堕欲界最粗浅境界之淫乐上用心,而狡辩为「乐空双运、乐空不二」之即身成佛法。然而实与佛说空性之正理完全违背,亦与佛说二乘解脱道之涅槃正理完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能够这样的回向有缘众生统统都同沾法益,透过这样的回向所感得的有相福德,虽然相较于无倒回向比较差,可是能够无私无漏而回向一切有情的话,这样比回向自己或者回向自己的眷属,功德来的高广。因为回向是属于解脱分的善根所含摄,所以有这一分的解脱分,也是功德无边。------《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之学佛释疑1第17集略谈佛教回向的实践?》正伟法师开示(原标题:如法无倒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尔时,会中有无量无数大慧有情,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合掌向佛,悲泣堕泪,而白佛言:“大德世尊,谛观如是世间众生,虽皆获得难得人身,而远离正信,远离正愿,远离正意乐,远离正见,远离善知识,远离好时,远离好处,远离净戒,远离正定,远离正慧。如是众生,虽皆获得难得人身,而由愚痴憍慢力故,造作如前所说重罪,毁谤世尊所说正法,触恼世尊出家弟子。我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呢?因为六道有情皆同此心:欠债当还!若回向明确,表还债之心真诚、实在,冤亲债主易感受,则障道之缘自然减小乃至消失。三、回向举例:1、回向国土:兹以……殊胜功德回向佛法常兴、久住、国运昌隆、风调雨顺、灾劫消弭、社会祥和、人民安乐、善根增长、干戈永息、世界和平。2、回向色身康泰:兹以……殊胜功德回向OOO,祈请诸佛菩萨加被,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后还要劝请诸佛常常住在世间,不要离开娑婆世界的众生,请佛常住于三界中大转利益有情。普贤十大愿王中就有这个愿,愿常请诸佛大转,这就是劝请。劝请以后还要随喜,看见诸佛那样利益众生,自己心里面就欢喜;没智慧的人就会忌妒,虽然他不会忌妒佛,但会忌妒当代的所有善知识;当他心中生起忌妒恶法的时候,功德就损减了。譬如有人看见别人说法时说得很妙,你心里随喜,随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因为人间具足十八界法,而色界、无色界不具足十八界法,种子具足流注出来的因缘就比较少;而且人间的有情具足五欲八风,而欲界天的五欲八风少了很多,色界、无色界更没有五欲八风,所以天界不具足使各类种子广泛现行的环境,就无法在一切种智上面具足实证;因此,菩萨应该发愿世世常住人间,不生天上。第二、人间苦乐参半,众生较易度化;在人间也比天界容易成就度众的功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求诸佛菩萨原谅、哀愍、不舍、摄受,愿藉著至诚的忏悔,祈求诸佛菩萨大慈大悲降赐甘露法水,洗净浑身业障缠身恶疾;再求诸佛菩萨帮开启智慧的大门,今生愿尽形寿护持弘扬了义宗门正法;愿今生直至未来际成佛,于其中间生生世世广为摄受修学护持弘扬了义宗门正法,直至成佛!当忏悔的泪水夺眶而出,当菩萨的清净法水缓缓洒落,当这顽强的身心得以谦卑柔软的低下,当内心的垢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我们在面对这些有情时,不妨一方面观照它们:都是由于往昔恶业的势力,使它们必须以这种被视为害虫的形态出现,受制于业力而不得自在的痛苦。一方面也要警惕自己,务必要精进的求道,才能永远离开三恶道之系缚。如果必须要打扫环境的时候,对这些有情也能够慈心以待。譬如:厨房里不小心滴了一滴甜的东西,蚂蚁来了,我们可以先敲敲桌面警告它,或者吹口气把它吹开,聪明的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有人为他们焚烧物资,饿鬼道的有情生活的窘困就会有明显的改善。所以,往生到鬼道的祖先往往会托梦给子孙,希望能为他们焚烧纸钱、纸屋等,就是希望借着火神的力量,能够转化成他们可以受用的物资。以佛教来说,并不否定鬼、神的存在,只是认为他们都是生灭有为,并且都还是在六道轮回当中的众生,所以不应该把他们当成归依的对象。但是,鬼与神在世间法上的功能,我们并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间有五阴世间及器世间,五阴世间又称为有情世间,有情世间包括了人、天、鬼道、畜生道、阿修罗、地狱道等三界六道有情;器世间指的是有情所居住的山河大地等处所,包括了无色界四空天。有情世间在三界中生死轮回,无论苦与乐,不能出离生死本身那就是苦。那么有情世间的苦,菩萨怎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所说:若诸有情十资身具之所摄养,无所匮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像这样子,世界中进食五辛的人们,纵使能够为人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总是嫌他们说法时身体与口气都散发出臭秽气息,于是全部远离而去;以致有许多饿鬼道众生,都会在这一类人进食五辛的时候,前来舔舐他们的嘴唇而长养饿鬼身,所以吃五辛的人就常常与无福的鬼类有情同住;由于这样的缘故就使他们的福德日渐销损,长时以来都对自己没有利益。这种贪食五辛的人们修习佛菩提的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真实的智慧是能够摄受这样的灵媒,然后摄受其他一切和鬼神来往的众生有情。他们的能力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困扰,所以真正有这些能力的人,他们会避免见到鬼神,因为没有必要和这些有情来打交道。你本身的威德威势,现在有时候是当人,你没办法跟那些大力的鬼,或是有威势的鬼,或是有福德的鬼,来相提并论。所以,人鬼殊途是好的,不应该妄想这些有为法的境界。有的人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间人遇到问题,有些是超过想像的,甚至说是不可思议的,跟阴间或跟其他鬼道众生有情有关系,居中处理的一些众生可以通灵,我们称之为灵媒。可是跟鬼道众生打交道,大部分问题并没有办法解决;即使解决了,以后也会产生许多后遗症。比如对灵媒来说,大部分有这个能力的多生以来就是在鬼道中出入,本身就是鬼道众生;这一世好不容易为人,可是因为又跟过去一些眷属或是朋友牵上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