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对于没有牵涉到对其他有情酬偿的部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改变。而对于其余的部分,当然也会改变,只是不太一样。譬如说你以前欠人家一条命,未来你可能需要用不只一条命来还,而是要以更多的命来酬偿。为什么呢?因为菩萨为了救护一切众生,对于有恩于你的众生,要加以提携、回报;对你欠人家的,当然要偿还,只不过说用佛法来偿还。你要让对方能够修学佛法,那度他就不是一天两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真如如果祂有主宰性,祂就自己来三界各处去游玩,各种生死境界祂也不用受,因为祂根本无生无死,祂为什么要受生死境界呢?有情自己要去受生死,跟祂也没有关系;祂也不用去理会你到底是不是有因有果,还是无因无果,反正你的业报怎么出生祂都可以不用管,因为真如心祂一切法自在,祂一切都可以作主。可是这个真如心,这个如来藏心却没有打算要作主,不会你认为天界比较好,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又说了一个譬喻:如果三千大千世界所出现的有情,全部都是如来,都是诸佛,将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挤到一点空隙都没有,这么多尊佛,你一一供养两万年,这样大的功德,加上诸佛一一灭度之后,你为祂们起塔,然后来尽心奉侍供养祂们的舍利。这样两个功德、福德加起来,都比不上你去三归依的功德。所以,如果有一个真正如实三归依的道场,即使亲朋好友不信受,也应该去婉言劝谏, 三摩地

2018-07-22

对于佛法来说,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都可以学佛,不论因缘时节。所以,怀胎的时候,他的父母亲就可以为胎儿作三归依;等到出胎变成婴儿、少年,对于法产生抉择分,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可以自己再重受,或是增上受三归依法。至于有些众生认为等我年纪大了再来学佛,这样也是可以的。也就是说,并没有特别的选择说一定要在怎样的因缘下,要有哪些限制才能学佛!因为佛门广大, 三摩地

2018-07-22

接下来,如果必须有一个因,跟过去有所联结,跟一切有情的心识以及所造的业行,有过联结;而且这个联结也必须要因和果是如实的,也就是说,遇到轮回的任何境界它都不能变更。请问:这记录因果的实体,在哪里呢?如果你认为佛法不是在讲这样的因果业报,是否定因果业报,那你就错了。六识论者,他们曾经说,如果你在恒河这一岸不断的杀人,杀的人非常非常多,然后另外一边,它的 三摩地

2018-07-22

所谓的愿力就是说:我当初所伤害过的这些有情,那我应该发愿来救护,让他们能够离开这个浊恶的这种生死的轮回。也就是说,这样的生死轮回,产生一个正见,不至于让自己未来受到更大的伤害与痛苦,生死的见就是如此。所以,菩萨虽然受业报,可是对于轮回体性了解,他就不会在烦恼障中继续产生无量无边的烦恼,甚至因为烦恼再转嫁给他人,让他人受苦。所以,这些正见就是对于轮回 三摩地

2018-07-22

也是说,他那位有情如来藏祂也会记录,也就是说这世界上很公平;而且,两方的两造的如来藏所记录的都是相同的,不至于说有一边所记录的是不如实的。所以,要维系因果轮回,就是要有这个常法,这个本因之法,祂是在因果轮回之上的,或是因果轮回的根本因。也就是说,这个因超越一切世间所能够理解的。因为世间人,就会去施设一个有情在天上,叫作大自在主,说他就是轮回的根本; 三摩地

2018-07-22

虽然这个相续变异的存在不是真实的,可是这样虚假的轮回,却能让一切有情的身心受到巨大的痛苦;所以佛法才要告诉我们,要如何从这个轮回中真正的解脱。在佛陀之前,就有许多人想通过修行获得涅槃,成就阿罗汉,结果都失败了,连他们认为的往生天上也是不究竟的。到天上享受快乐,或是处在天上寂静的禅定境界中,最终还是要堕落。不断地重复生死——生与死,这样才叫 三摩地

2018-07-22

涅槃不生不灭,不是代表说涅槃祂不存在,是说没有一个法可以出生祂,祂是无始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心,每一位有情都拥有。所以祂就是真正的佛,一切众生都有这尊佛,只是说你还是要去开启祂。所以,公案就是来扮演这样的角色:在你具备正确的般若知见之后,在你能够持菩萨戒之后,通过这样的修学,参究这个真正的般若,这才是真正的禅。因此归依僧宝,就是归依那些信受大乘佛法,信 三摩地

2018-07-22

那什么叫作佛菩提道呢?佛菩提道就是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的亲证,法界的根源就是指有情都拥有的真如与佛性。佛法有三乘,其中声闻乘以及缘觉乘完全是在讲解脱道,只希望能够出离三界、进入无余涅槃、不再来三界轮回。也就是说,解脱道教导我们如何把对于三界的贪着给修除掉。但是在能够断除三界烦恼之前,必须要先能够见道,见道就是断三缚结,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 三摩地

2018-07-22

妙觉位的时候,要示现受生人间,要能断尽烦恼障一切习气种子,并且断尽所知障一切随眠,永断变易生死无明,成就大般涅槃,四智圆明而成就佛道;并且要在人间舍寿之后,以佛的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利乐十方的地上菩萨,并且以无量化身利乐十方有情,永无尽期。------《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1集菩萨正行概说>陆正元老师 (原标题:菩萨修行的内容有哪些?) 三摩地

2018-07-22

什么是菩萨?在台湾、中国等华人地区的佛教,绝大部分都是以大乘法为主,所以在佛之间,彼此以菩萨来互相称呼可以说是很平常的,但是到底什么是菩萨呢?有的人会说:这很简单啊!菩萨就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翻译成中文就是觉有情。那么什么是菩提呢?又要觉悟什么东西呢?这当然就不是三言两语讲得清楚的。现在我们再来简单的说一下,什么是菩提。严格来说,应该是能够让人成 三摩地

2018-07-22

阿弥陀佛说: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于佛刹中所有的有情,只要听闻到我的名字,以他的善根心心回向,愿意往生我西方净土,乃至于十念,这样子如果不能生,我就不取菩提;但是,唯除造无间恶业,毁谤及诸圣人。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众生都可以被阿弥陀佛摄受,九品往生西方。只有毁谤、毁谤圣人,还有五逆罪……五逆罪是哪五个还记得吗?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 三摩地

2018-07-22

这就是有情众生的轮回生死,除了入涅槃以外,众生谁也不能得免。所以,佛对于自己身后之事,并不会像一般人那样忌讳不敢说,反而会在往生前就懂得,要发愿往生善处,继续自己的道业。对于我们而言,重要的事情不是长生不死,那是做不到的;而是应该安排好下一世的去处,把能够帮助自己的道业,能够迅速实证三乘菩提,当作是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所以,必须要事先决定下一世,到底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追求世间的真理,希望能够得度的我们,是不是应该要信仰三宝,报三宝恩德呢?三宝具足无量神通变化,在漫漫长夜当中,利乐有情无有休息。其中,佛能为我们开示正确的解脱。佛以自身的修行与无量世以来的六度万行,教导我们如何摧坏烦恼,如何证得解脱,如何广行菩萨道、培植成佛的福德与智慧。而佛的法呢,则告诉我们摧毁烦恼的方法:什么叫作真实的解脱?依什么样的道路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佛、法、僧被称作珍宝呢?佛在经中说到,有长者问佛:今不知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愿佛解说,显示众会及未来世敬信三宝一切有情,永断疑网得不坏信,令入三宝不思议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是说有一位长者问佛:我等不了解为什么要说佛、法、僧为珍宝。希望佛您能为今天上的大众,也为了未来对三宝恭敬信受的一切众生,解说这个道理,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造物主虽然造作了世界上一切的物质与有情,但是自己却是无生的,无生那自然就无灭;也因为它自己的本质是无生的,所以才有能力出生一切。所以《吠陀经》中说道:无生脐上,安坐唯一;一切有情,亦住其内;尔等不知,彼造群生,另有一物,有异于汝;口唱圣歌,蔽于迷雾,言无真实,玩乐游荡。学术界一般认为:绝大部分的印度哲学,对于世界起源——造物主的思想,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他多半的时间一定在忙着如何利乐有情,不是不愿意见你,真的很忙。但是,当他在为大众说法的时候,你一样也可以随顺前来听经闻法。至于说是不是真的能够体会到善知识所说的法的真正义理,那只能说随每一个人的因缘了。佛在《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中最后说:择其善者从之,恶者远离之;我与善知识相随,自致成佛。所以,真善知识难遇!一旦遇上了,真的是可以从一而终,但是前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忍辱的缘故,自己除掉了瞋恚之毒,也同时教令有情同样的除去瞋恚之毒,未来世得到身体容貌的端正,威德第一,让所有的有情看到你都心生欢喜;更何况你能够进一步说法,转而更利乐这些有情。因为精进的缘故,可以破今世后世的懈怠,得到金刚身不动心。当然这里我们讲的是证如来藏,而不是现在密宗所说的金刚;所以,是应当以这一种真正证到真的身心这种金刚身心,来破凡夫的 三摩地

2018-07-22

佛法中修持戒律的目的,是在约制行人的身口意,使得他们能够防非止过,达到解脱的境界;乃至于进一步教导学人,进一步去广利有情、成就佛道。菩萨依于修学佛法的内涵或进程不同,那又会有在家分戒、出家分戒,然后合摄为什么?三聚净戒。可是,其实戒律应当是一切佛教大小宗派或是道场里面都应该奉行的,没有不持净戒而能证解脱果或者是佛菩提果的。所以,不论菩萨是戒慧直往或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