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为是有情,然后再加上他能够了知或所能够证知的法义是有所差别,所以才会产生所谓的厌世或出世的问题。然而佛法二字,是因为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差别的不同,所以往往不一定受学到真正的佛法;而即使受学到真正的佛法,也不一定能够受学到了义的法,更何况能够进一步去亲证祂。所以才会有种种千差万别的状况。那么为什么要问说,佛教是厌世或出世的宗教呢?因为一般人总觉得说 三摩地

2018-07-22

假如众生不证禅定,当然是没有办法生到色界天以上;可是对大部分的有情而言,多是好乐畏苦,他能够修福行善生到欲界天,就已经是很好的。可是偏偏说在人间的时候,却营私谋利,乃至于说因为这样侵害他人的状况,这些事情一项也不少;恶业成就了以后,当然未来世舍报,就要到三恶道中,就要由像阎罗王这样的示现,来教化救护这些罪人。那阎罗王怎么样化导救护这些罪人呢?就为他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这个并非是什么业力所致,他是为了要利乐有情,在观察时节因缘成熟的时候,所以会有所谓的示现一切凡愚童蒙众生持戒威仪,为教化成熟犯戒众生故。因为常持禁戒,一向正求如来境界,所以怎么可能菩萨还会摄于三恶道诸趣?当然菩萨不摄彼趣,却示现成为阎罗王在三恶道中教化众生;示现入三恶道以后,当然也要受三恶道众生所感受的种种的苦痛,也要一一去领受。这个就好像说, 三摩地

2018-07-22

当菩萨能够入地的时候,他也一样要降伏性障如阿罗汉,这个时候他并不是不能断我执,是故意不断;因为要留一分思惑来润未来生,这样才能够继续去利乐有情、迈向佛道。乃至七地满心以后,虽然不得不断我执,而且又进一步断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那这个部分就远不是阿罗汉、辟支佛在解脱果上的证量所能比拟的!因为菩萨这个时候又有深妙的实相上的智慧,这是从明心见真开始,阿罗汉、 三摩地

2018-07-22

佛法中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一句话其实已经指陈了有情生命的实相,也显示了万法的本质。它的意思就是说,三界中的一切法,包括有漏法,以及一切的无漏有为法,都是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乃至于无漏无为法,也是因为八识心王而才能显现;如果离了八识心王,就没有一切法可得,因此说万法唯识。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法,既然都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或者显现,而八识心王又依第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八里面也有这样子的记载:【菩萨住不动地得真寂静,除去忧苦、寻、伺、喜、乐、出入息等,不生不灭住真法界,能现种种神通变化——或身如火聚放大光明,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或身上出水如注大雨;扪摸日月威光自在;或现大身上至梵天;或现小身犹如芥子;或震动大地如水涛波;或以一身而现多身,或以多身还复一身;或隐或显说种种法 三摩地

2018-07-22

无间地狱就是一般人熟知的阿鼻地狱,无间地狱有五种无间:第一是趣果无间,造此业之后,舍离此生,下一生直接就下堕阿鼻地狱受苦果,中间没有其他的善恶道的间隔;第二是受苦无间,造了这样的业的果报,在一劫之中苦苦相续,无有断绝;第三就是寿命无间,造此业下堕到阿鼻地狱,地狱身的寿命长达一中劫之间,万死万生,无有中断;还有第四则是身形无间,是说阿鼻地狱纵横八万四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为了庄严佛土,必须要利乐有情;利乐有情的结果,就能庄严自己的佛土。当未来自己的佛土成就的时候,自己成佛了,那个佛土其实是与众生共有的,因为不是单单靠自己的如来藏变生出来的,这样才叫作庄严净土。当这样庄严佛土的时候,因为所庄严的佛土都是大家的自心如来,这样的庄严佛土,其实是没有表面上看见的佛土可以庄严,但这样才是真正的庄严佛土。可是自他佛土都庄严 三摩地

2018-07-22

人天应供的简称就称为应供,是说佛陀无量修行已经成就,福慧具足,能够饶益教化一切有情;所以应受天上人间以种种的香、花、璎珞等等最上的物品来供养,因此称为应供。正遍知也称为正等觉,是说佛陀具足一切种智,对于一切世间法,二乘人所修的出世间法,乃至菩萨进一步修学的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无不觉悟、无不了知,因此称为正遍知;又能以此正知的一切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成就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能够这样的回向有缘众生统统都同沾法益,透过这样的回向所感得的有相福德,虽然相较于无倒回向比较差,可是能够无私无漏而回向一切有情的话,这样比回向自己或者回向自己的眷属,功德来的高广。因为回向是属于解脱分的善根所含摄,所以有这一分的解脱分,也是功德无边。再者,回向也是经中所说七种最上供养之一。因为回向是七种最上供养之一的缘故,而且它是最后的一种,所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称为菩提萨埵,也叫作觉有情。这是因为菩萨的种性尊贵,菩萨志愿效法过去诸佛,努力的精进成就佛道;这样三大无量数劫的自利利他,行普贤行利益众生,因此最后能够成就最究竟的佛道,未来成就佛道的时候,也同样具足了这十号。但是还在因地当中的菩萨,就是这样少分少分的修证佛陀的功德,而这是二乘独觉及阿罗汉所不能了知的。而且,菩萨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在七住位明心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佛陀希望正信、有智慧的佛弟子们,都是以佛菩萨开示的四依道理而行,希望一切正信佛弟子们,要依循于对法理事实的验证而信受,而不是依循于对于古今某一有情众生而信受;因为佛法乃是依循法界实相的真实法理,而不是偶像崇拜于某位有情而失去理智。不仅如此,佛陀还教我们,要依循于法理的本身内涵而行菩萨行,而不是依循于语言文字的表相而已。很多人学佛读经典,乃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菩萨在因地学戒的阶段,多多少少会有造作恶业的因缘;然而却透过实践忏悔的方式的改过,进而努力的在反方向来补救,而能够在尽形寿努力的护持正法利乐有情上面用心,并且能够努力的回向成就佛道,这样积极进取的作法,才是积极正向的忏悔功德显发。佛应该要有这样的正见,不要追恋过去所造的恶业,该忏悔如法的忏悔;如果追悔过去,就会停滞不前。所以,忏悔之法乃是要转变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一切有情在人间不能解脱,都是不知道自己的颠倒之处,不知道自己五阴原来是虚幻的,不知道这个不断地要觉知自我存在的这个识阴也是虚妄的,所以又宝爱自我的话,那么就会持续在三界中,或者说在欲界中,持续地让自己再受用五欲的这些种种财、色、名、食、睡诸法的话,那我们也让自己永远不能脱离欲界相应的烦恼,当然就是欲界烦恼。所以如果能够这样作的话,就是等于说能够在自性中真 三摩地

2018-07-22

这里面的道理,当然就牵涉到宇宙世界的结构,所谓的六道轮回的道理,所谓的有情生灭轮转的。因为这些的关系,所以光是少欲知足,我们是没有办法出得了三界的;实际上也没有办法真正解脱,完全的解脱烦恼。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02集学佛是否需要舍离一切的?>正纬老师(原标题: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都是少欲知足吗?) 三摩地

2018-07-22

所谓有情的六道轮回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傍生道、鬼道和地狱道,也就是说我们无始劫来只可能投生在这六道众生之中,不会投生为植物、山川河沼(zhǎo)乃至日月星辰。因为人和动物等其他有情有情识的,也都是有第八识如来藏——真如佛性,所以说一切众生将来都可以成佛,因此称为有情众生;而植物是无情生,因为没有情识,当然也没有第八识如来藏,只是像山河 三摩地

2018-07-22

有可能这一位有情,跟你有一些因缘,所以就轮到你必须要来宰杀牠,或是你必须要切割牠的肉。如果你在这中间造成了杀业,一只活蹦乱跳的一只生物,到你面前来,最后四脚朝天而死,或是牠本来还可以呼吸,最后被你切成一块一块的肉片,这样本身是没有办法说没有杀业的;只是说这个杀业,它很难说跟你自身是不是有犯戒,因为犯戒这有轻微,还有严重的,有时候你的情况下,并不是你 三摩地

2018-07-22

有情处在中阴身时,他就会在这个阶段等待出生的因缘,因此在中阴身这个阶段并不属于鬼道。鬼道是已经离开中阴身阶段,而出生到六道之一的鬼道了。所以中阴身与鬼道二者,是有差异存在的。譬如在《佛本行集经》卷32中的开示:或有众生,从人间死,堕于地狱;或有众生,从人间死,堕畜生中;或有众生,从人间死,堕于饿鬼;或有众生,从人间死,还受人身;或有众生,从人间死,生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大海舟船而无商主,其中有情多所漂溺,涌浪洄澓,破坏沈没,种种诸难常有忧患,求于吉祥无上船师以为依怙。因此在三界六道轮回生死之中,最危险也最可怜的便是没有三宝与善知识能够依怙,想要出离生死之苦乃至破除无明,单纯靠自己,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有智慧的人应该要归依三宝与寻求善知识的教导,包括想要正确的理解经中的道理,也是以这种方式最为稳健可靠。-----《 三摩地

2018-07-22

当你明心的时候,你确实可以观察三界一切有情都同样是有这个心啊!不论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有情,全都同样是由这个心来成就的,再也找不到有别的人(或者心)可以成就三界的有情了。而你也可以现前观察:万法都从八识心王和合运作而出生的,确实是万法唯识。这都是可以实证及现观的,怎么说它是伪经呢?只有受持六识论邪见的人才会说它是伪经,因为他们读不懂而无法相信《华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