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有情众生难免会有一些贪瞋痴的不好行为,但是我们要知道:众生原本就是这样。所以有时候因为过去生瞋恨的习气很重的缘故,可能我们很容易发作起来,但是开悟者回心返照的时候,马上观照到自己起瞋怒心是一种错误,是虚幻的,然后替对方想一下:众生本来如是。这样我们就不会再有瞋恨心了。有的人把悟看得很玄,他说开悟以后就永远不生气啦。有的时候他会责备你:喂!你不是开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阿赖耶识心体本就具足一切法,也就是一切有情因地本有的心第一义性;证悟这个从来不起妄念的第一义性心的人,就名为觉者、名为始觉。如果一个还没有证悟这个真实心,却把意识心当作是恒不坏法的人,他只是压制意识心让妄念不生起,就自以为这样就是觉;实际上,这样却还只是不觉位的凡夫,根本不是始觉者,因为他根本就还不曾发起任何的无分别智,因此也就难以真的断除烦恼。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写完以后,便可以在这个勾完的地方,将其中自己又觉得最重的心所法,予以加上不同的注记,代表这是马上要开始回想,要开始观察的地方,等到注记都做完以后,便开始一一去检视这些最重要的地方,要到初地,就不要放过,一一回想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自己所生起的烦恼的轻重,自己在这些烦恼中的不安、言行,这些事是最基本的,照理说,已经经过了勾选,应该可以迅速地在另外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把修行与生活相结合,可以从说话开始做起,说文明语,讲礼貌话,用爱语使自己能够尊敬一切有情。从说话之表相开始,反过来用爱语熏习自心,形成习惯,日积月累转变自己如来藏中之染污种子,使之逐渐清净。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转变自己,从小事作起,从善事作起,一点一点地修集成佛之福德资粮。时时返照自己,返观自心之念起,使自心之能安住于念中。善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恒行法施心无悋惜,二者起大悲心救护破戒众生,三者化诸有情发菩提心,四者于下劣恶人忍辱救护。迦叶!如是四法,出生菩萨无量福德。』」《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4:「云何是广集福德?谓若菩萨于大乘法中久积善根,彼彼生中善修戒行,为善知识之所摄受,随所生处常生婆罗门大族姓家,或剎帝利大族、或长者大族,皆具正信。于彼生中以其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先把食物端上餐桌,还是先供养佛菩萨?如果是为了疗病一定要先考虑自己的道器,新做好的素斋,是否先想到要供养三宝?供养文是匆匆而就地唸完,还是先观想忆念十方三世佛法僧都普受供养?当自己饱餐以后来到佛菩萨面前做供养时,每一个动作是否都带着恭敬和感恩,而不是为了应付了事?当燃香供养时,有没有想过要熏学佛菩萨,而生起四弘誓愿?当礼佛时,是否念头比较纯一?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啊,我对于这整件事的角度从头到尾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觉得只要自己坦荡就够了,或者,觉得自己该说的都说了,至于别人怎么想都与我无关,可是一个菩萨怎么能作意说众生的行为跟自己无关呢?是我让别人误会且触发了事情的发生,她每造作的一次不如实的作意、言论和传播都与我这个缘息息相关,菩萨的坦荡最终都是为了饶益有情,而不是显示自己有多正义。所以她让我反思的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是印度的梵语,具足说菩提萨埵,中华译为觉有情,意思就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道理。那末、怎样叫做自觉觉他呢?菩萨自己觉悟人生,从无始来到于如今,它是没有生死相,没有烦恼相,没有男女相,并及没有山河草木、森罗万像等差别相,如心经上所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至于无智亦无得,就是这个道理。你我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我们还得要让这种造恶业的人日渐减少,应该一面帮助更多的人断结、心地清净,再影响当代有情远离恶业。〖‘善男子!若复有人乐饮酒者,是人现世喜失财物,身心多病;常乐斗诤,恶名远闻;丧失智慧,心无惭愧,得恶色力,常为一切之所诃责,人不乐见,不能修善,是名饮酒现在恶报;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饥渴等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乱,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稳坐自心如来藏,试看天下谁能敌?其次我们明白,冤亲债主也是有情众生,也有如来藏和第七识末那识,所以有一定认知能力,而且和我们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否则它为什么找你不去找别人?既然是有情众生,我们就应当有慈悲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想它也够可怜的,连个人身都没混上,怎么能听闻佛法?好容易等了千年万载,认识的人当中才出现了你这么个大乘佛子,赶紧跑来让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就是说他利益众生而去布施持戒等等,累积了众多的功德福德的结果,他都是发愿回向给有情众生的道业增上,并且发愿回向共同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早日成就,发愿共同实证一切智智的究竟。因此这个回向发愿心,也就是要真实证悟而转依成功才能够做得到。若是一个人他的所悟不真,他就不知道佛的境界多么的深广,他便误认为自己一悟即至佛地,也会误把见性成佛的方便说当然究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依于如来藏,无量无边的众生有轮回;依于如来藏,一切种子、一切的功德、一切法界而有这样子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不断地运行;依于佛性常住,有情常住;依于如来藏是轮回因。我们在经典里面都有听过佛说过了: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如来藏是我们造作善不善,能够出生五蕴的来造作善不善的这一个根本因;离开五蕴、离开意识、离开七转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一切有情在人间不能解脱,都是不知道自己的颠倒之处,不知道自己五阴原来是虚幻的,不知道这个不断地要觉知自我存在这个识阴也是虚妄的,所以又宝爱自我的话,那么就会持续在三界中,或者说在欲界中,持续地让自己再受用五欲的这些种种财、色、名、食、睡诸法的话,那我们也让自己永远不能脱离欲界相应的烦恼,当然就是欲界烦恼。所以如果能够这样作的话,就是等于说能够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根普被诸佛赞,广摄有情极乐国。八德池中九品生,阿惟越致安乐行。一切众生善根具,信愿行中决定成。吾今蒙佛亲接引,随佛修学早成佛。弥勒赞慈无能胜补处尊,常居兜率演圆因。现身尘剎有谁识,融心法界许彼亲。袋中宝藏全倾出,笑颜等付者个人。愿偕弥陀垂接引,三乘亿众同沐恩。南无兜率内院,万德周圆,位居补处,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菩萨在因地学戒的阶段,多多少少会有造作恶业的因缘;然而却透过实践忏悔的方式的改过,进而努力的在反方向来补救,而能够在尽形寿努力的护持正法利乐有情上面用心,并且能够努力的回向成就佛道,这样积极进取的作法,才是积极正向的忏悔功德显发。佛应该要有这样的正见,不要追恋过去所造的恶业,该忏悔如法的忏悔;如果追悔过去,就会停滞不前。所以,忏悔之法乃是要转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菩萨在因地学戒的阶段,多多少少会有造作恶业的因缘;然而却透过实践忏悔的方式的改过,进而努力的在反方向来补救,而能够在尽形寿努力的护持正法利乐有情上面用心,并且能够努力的回向成就佛道,这样积极进取的作法,才是积极正向的忏悔功德显发。佛弟子应该要有这样的正见,不要追恋过去所造的恶业,该忏悔如法的忏悔;如果追悔过去,就会停滞不前。所以,忏悔之法乃是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呢?因为六道有情皆同此心:欠债当还!若回向明确,表还债之心真诚、实在,冤亲债主易感受,则障道之缘自然减小乃至消失。回向举例:1、回向国土:“兹以……殊胜功德回向佛法常兴、正法久住、国运昌隆、风调雨顺、灾劫消弭、社会祥和、人民安乐、善根增长、干戈永息、世界和平”。2、回向色身康泰:“兹以……殊胜功德回向OOO,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并应该自誓说:我今天受持八关斋法,对于一切有情皆无所犯,学习诸佛菩萨的真实教导,不起杀害众生的心,不窃盗众生的种种资财,不行于男女淫行,不说种种妄语,也不饮酒,如同出家僧人一样过午不食,也不坐卧犹如古时国王等人他们所坐卧的那类又高又广大的床座,更不作种种的娱乐,也不会以各种香花来涂身,庄严自身。假如持守八关斋戒的人不能理解上述的教导,比丘们也应该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今在佛前至心忏悔往昔所造一切罪业,发誓永不再造任何伤害有情众生之微小身口意业行,发愿好好受持清净佛戒、拥护,发起无上菩提之心、救护一切有情众生得以出离生死,乃至成就佛道。祈求诸佛菩萨慈悲加持,冥祐得以在善知识摄受教导之下努力精进,消除无始来之一切业障、罪障,身心清净,修学佛法没有障碍。○○○并愿将修学、护持了义正法之所有功德,迴向给今生乃至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我们平时作完早晚课以后,或者作完一些功德后的回向是这样的:○○○愿以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现前见闻者,历劫及现世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诸天圣众,本境山神、土地灵只,无祀男女孤魂、流产堕胎之婴灵,及日常作务中所误伤亡之一切众生,一切地狱众生、饿鬼众生、畜生众生、天魔外道等一切罪苦六道众生,仰仗阿弥陀佛威神之力,消除无始劫来之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