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去慰喻有疾菩萨时,要劝告他忆念:你这一生既然修了许多福德,那么接下来的生活,以及未来世的生活,一定要净命自活。不能净命自活,多是因为往世修的福德太少了。饿鬼为什么会肚大如鼓、饿火中烧而又咽细如针?因为往世从来不布施,此世很有钱还是不布施,贪火烧燃,所以死后当饿鬼。毒蛇为何要用毒去毒害众生,然后只能用吞的?诸位有没有思惟过?当它吞 admin

2020-02-21

当然,有些福报比较大的菩萨,可以早早退休,全身心护持正法(比如:导师和台北很多菩萨们),那有些菩萨找到比较好的眷属,一边照顾家庭做全职太太,一边护持正法(末学身边就有很多这样有福报的师姐),那是他们过去世修得好,也可能发过愿要这样子护持正法。真是很随喜赞叹。那大部分,尤其是年轻的师兄师姐,需要在世间法上去奋斗,也不用自怨自艾,末学有看到很多世间福报 admin

2020-02-21

婴儿长大后,于一亿里地区之中推行大乘佛法,并引导度化乡里的民众广修供养、行菩萨道。因此之故,所谓:正便亿千出之,一邑里能为室舍,安诸施以道,菩萨所入如是。由此可知,想要未来世有富裕的果报,就是今生努力布施,而不是一直赚钱把钱财积聚在身上,应该要学此篇故事中的菩萨或古今中外的大富豪一样,把大部分的财产拿来救济众生,如此未来世还是一样富裕;并且我们也要 admin

2020-02-21

2、大愿:菩萨行者所发的愿,均属大愿,如愿今生得遇真善知识,能助我进入实相念佛的境界,因求明心见性是菩萨行者的事行,既已明心见性,就能生生世世不离三界而自度度他,故称为大愿;或有人求愿今生念佛,能上品上生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以后能很快就得到三明六通,早早回来娑婆世界,来帮助一切众生同样可以得到解脱,这也是大愿。不只为自己去极乐世界,也是为了众 admin

2020-02-21

我们来举述《大乘义章》卷九菩萨的开示:【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回向不同,一门说三:一菩提回向、二众生回向、三实际回向。菩提回向者,是其趣求一切智心,回己所修一切善法趣求菩提一切种德,名菩提回向。众生回向者,是其深念众生之心,念众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愿以与他,名众生回向。……三实际回向,是厌有为求实之心,为灭有为趣求实际, admin

2020-02-21

回向乃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善净法,这是一切的菩萨都应该要彻底实践的善净法。但是回向这个功德法,是比较属于事修的部分,需要努力的去实践;而回向这个功德法,乃是成就佛道广大福德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加行。所以,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有开示说:回向者,谓以一切施等诸行,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从这里的圣教开示,我们就可以知道, admin

2020-02-21

】需要提醒菩萨一点的是:四弘誓愿几乎是每个学佛的人都会发,可是他却不一定知道这个四弘誓愿已经蕴含了我们从菩萨发心,乃至成就佛地果位所需要具足的全部的一个大纲要领。我们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信受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信受一切众生依于如来藏有无量无边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依五蕴所造作的身、口、意行而往生于或者是无色界、或者是色界、或者是 admin

2020-02-21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70集三归五戒始修学(二)>吴正洁老师 admin

2020-02-21

在真正的正法里面不会有邪愿,为什么?因为诸佛菩萨都是利益众生,从来对众生不起任何一丝一毫想要加害的心。那我们知道在宗教界确实有一些宗教它是有这种邪愿的:譬如有一个宗教它就有这种修法,他们的修法叫作息增怀诛,这个息增怀诛里面的诛法就是去诛杀他人。也就是说他对于其他人如果他觉得不满意,他就可以进行他们的仪式,然后他们就会驱使鬼神去把另外一个人杀害。那我 admin

2020-02-21

2、大愿:菩萨行者所发的愿,均属大愿,如愿今生得遇真善知识,能助我进入实相念佛的境界,因求明心见性是菩萨行者的事行,既已明心见性,就能生生世世不离三界而自度度他,故称为大愿;或有人求愿今生念佛,能上品上生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以后能很快就得到三明六通,早早回来娑婆世界,来帮助一切众生同样可以得到解脱,这也是大愿。不只为自己去极乐世界,也是为了众 admin

2020-02-21

他犯了十重戒当中的其中一戒,但是他,他受菩萨戒是在别的地方受的,但是他当时受戒以后,对于这个戒不太在意,所以他犯了戒罪。但是来到正觉同修会以后,在讲戒律的当中,有讲到这一个部分,会下地狱的这一部分,他感觉很恐慌;所以他发现说他犯了重戒以后,他可能会下地狱;所以他跟我说,他想把工作辞掉天天忏,然后要忏到好相出现。我就跟他说:你可以天天忏,但不必把工作 admin

2020-02-21

因为如果我们没有把这个愿讲出来,我们只是在心里面绕,那就不算数,因为佛陀或是其他人或是菩萨就不知道你是在思考呢?还是说你真的是在发愿,所以发愿一定是出口成愿。所以我们希望大家以后在发愿的时候,在发起善愿、发起正愿的时候,应该在佛前出口成愿,真正把发愿的这个愿呢把它说出来,让自己能够听到、也让诸佛菩萨能够知道,表示你不是只是在考虑而已,而是你真正下定 admin

2020-02-21

回向乃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善净法,这是一切的菩萨都应该要彻底实践的善净法。但是回向这个功德法,比较是属于事修的部分,需要努力的去实践;而回向这个功德法,乃是成就佛道广大福德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加行。所以,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有开示说,我们看弥勒菩萨怎么说。弥勒菩萨说:回向者,谓以一切施等诸行,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 admin

2020-02-21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弟子们的观念是,回向涉及的层面越大越好,而且,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有这样的一段经文: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但是,平实导师在《起信论讲记》第三辑中,有这样的开示:【回向时不要像有些人那样打高空:我○○○以什么功 admin

2020-02-21

所以《瑜伽师地论》卷53弥勒菩萨说:【若依未至定证得初果,尔时一切能往恶趣恶戒种子皆悉永害,此即名为圣所爱戒。】(《瑜伽师地论》卷53)意思是说,如果是依未到地定的定力而证得初果,那个时候,一切能通往三恶道的种子,都将永远断除。也就是说,这位初果人就不会再犯恶戒,而下堕三恶道了。所以说,凡是想要证得初果而不退转的话,就是要有未到地定的定力作为支撑,如果 admin

2020-02-21

菩萨在断我见乃至开悟明心的生活方式应该要如何呢?应该要学禅师那样事上无心、心上无事然后努力护持正法过日子!《无门关》卷1中,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如果一个菩萨真实断我见,那他要给自己创伤疗愈就很容易了!创伤疗愈的关键就是在断我见与断我执!我们是因为有这个我见、我执或我所执,才会有创伤!譬如一朝被蛇咬 admin

2020-02-21

马鸣菩萨写这部《大乘起信论》最主要的目的是:为显如来根本实义,令诸众生生正解故。(《大乘起信论》卷1)而这个根本实义,就是一切法的根本因,心真如的相应与转依,开显真如心的无量功德。因此谈到修止,就是要能找到第八识如来藏,找到祂以后,由真如心的体大,亲证到一切法真如在染、在净,性恒平等、无增无减、无别异;而由真如心的相大,亲证到如来藏本来具足无量无边 admin

2020-02-21

我们再说到释迦牟尼佛,在当菩萨的时候,祂是不是只有一辈子来当忍辱仙人而已呢?并非如此!在《央掘魔罗经》里面有谈到,祂当菩萨的时候,在无量阿僧祇劫中,有数不清的恒河沙数的生死祂都当忍辱仙人,以慈悲喜舍的这四无量心来作众生的依怙,而无畏惧流转生死之苦,也无畏惧众生种种相违、众生种种糟蹋、众生种种侵害之苦,以及也能够忍受缺乏种种受用的痛苦。因为祂对于这些能够忍受的 admin

2020-02-21

平实导师在《金刚经宗通》第二辑中有这样的开示:如果地狱道的苦受完了,终于知道去恶修善,或者遇到地藏王菩萨告诉他:你会受这个苦,就是往世怎么样行恶而来的。也把具体的因缘告诉他,他听了以后极力忏悔,于是离开地狱,一一经历过饿鬼道、畜生道以后终于回到人间,重新获得人类的格;然后他广行善事,那他这时不但跟地狱道的意识心相不同,甚至又跟人类的意识心相不一样了 admin

2020-02-21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当中就特别强调:如凡夫人,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名觉,即是不觉。(《大乘起信论》卷1)就是说明:凡夫之人总是用错心,总是将虚妄的意识心当作是真心,以为只要制伏妄心所生起的烦恼,就是佛法的修行;甚至以为让烦恼一段时间不现行,就是开悟了。在《六祖坛经》当中有记载: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要传衣钵的时候,没有传给当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