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在真正的正法里面不会有邪愿,为什么?因为诸佛菩萨都是利益众生,从来对众生不起任何一丝一毫想要加害的心。那我们知道在宗教界确实有一些宗教它是有这种邪愿的:譬如有一个宗教它就有这种修法,他们的修法叫作息增怀诛,这个息增怀诛里面的诛法就是去诛杀他人。也就是说他对于其他人如果他觉得不满意,他就可以进行他们的仪式,然后他们就会驱使鬼神去把另外一个人杀害。那我 | admin 2020-02-19 |
|
|
恒伽达的故事启发我们:不论是在怎样的困境底下,总是会有出路的;他之所以不死,就是因为有护法菩萨的存在。在佛世有许许多多的菩萨,他们变化成帝释,变化成天王、天神、鬼神,然而却不要我们真正地去崇拜他们;因为天地人间的鬼神都不是究竟的,没有一个真正的究竟法可以在佛世的时候,还可以相伴着、相随着出现,唯有如来才可以演说这样殊胜究竟的大乘第一义谛法,而且能够 | admin 2020-02-19 |
|
|
因为如果我们没有把这个愿讲出来,我们只是在心里面绕,那就不算数,因为佛陀或是其他人或是菩萨就不知道你是在思考呢?还是说你真的是在发愿,所以发愿一定是出口成愿。所以我们希望大家以后在发愿的时候,在发起善愿、发起正愿的时候,应该在佛前出口成愿,真正把发愿的这个愿呢把它说出来,让自己能够听到、也让诸佛菩萨能够知道,表示你不是只是在考虑而已,而是你真正下定 | admin 2020-02-19 |
|
|
那除了这个之外,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也有谈到陀罗尼,不过在《瑜伽师地论》里面这个部分的讲法,是弥勒菩萨专门为了菩萨而说陀罗尼,其实这个立场跟龙树菩萨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之前的讲次里面,我们曾经跟大家说龙树菩萨有说:声闻人因为学的法,只是为了要自己度自己;所以相对来讲,他要解脱的、要学的法就相对单纯得很多,所以声闻人不需要讲求什么样的 | admin 2020-02-19 |
|
|
一旦能够修成这样的念佛法门,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的保持着这样的功夫,这种人他不只是对于自己有信心,那他也对三宝生起信心了----表示佛所说、菩萨所说,真实不虚!然后无相念佛三昧修学成功了,突然心里面会有一个怀疑,怀疑说我在念佛,那佛祂究竟是什么?我又是什么呢?那这样一个心里面起这样一个疑之后呢,整个人好像东西南北分不清楚,完全就是在这个疑里面、 | admin 2020-02-19 |
|
|
有一些菩萨也许是今天才刚开始看到这一集,所以我们先跟大家说明,我们会说这个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因为我们从一个佛典故事来说的。这个佛典故事说到的是:有一个人他想要学一种咒,这个咒语不仅能够伤害他所恨的人,并且也会伤到他自己;但他对这样的咒语,不仅心里没有生起惧怕,反而急切地想要得到这个咒语;他只要能够伤害对方,即使会伤到自己也在所不惜。这个故事里面有提 | admin 2020-02-19 |
|
|
可是在第八观之前不能叫做念佛三昧只能称为观想三昧,一直要到能够观想佛、观想菩萨观想成功了,这个时候才叫念佛三昧。可是这样观想念佛还是有相的,所以他是有相的观想念佛三昧。 以上这些有相的念佛,不论是持名念佛,或者是说观想念佛,都是一心系念着报身佛、应化身佛祂的种种依正庄严,还有种种的功德。那么以阿弥陀佛来讲,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是什么?所谓依是指阿 | admin 2020-02-19 |
|
|
就是说我们学佛到底应该要怎么做?而保持什么样的心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行我们的成佛之道?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议题!在探讨这个议题之前,我们先引一段佛在经典的圣教开示来告诉我们,我们学佛应该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去做我们应该行的菩萨道,而完成了成佛之道,完成了整个佛对我们开示,甚至吻合了法界实相的事实,而成就究竟的佛果,我们来念一下这个经文—&md | admin 2020-02-19 |
|
|
菩萨在证悟菩提之前,必须先将十信位的五根转变为五力,并且在深心中发起菩萨种性,努力闻熏亲证菩提所必须具备的功夫与知见,使自己在身、口、意行上能够学习诸佛的慈悲和智慧;这样就能具足六住位的功德,得以在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而进入第七住位中。......一般而言,众生从初发心学佛,必须历经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信心;在十信位中必须经由闻熏,而发起信、进、念、定、慧 | admin 2020-02-19 |
|
|
一、礼拜(礼拜诸佛、菩萨)二、供养(作意: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1])正觉供果偈愿此香花果,遍满十法界。供养佛法僧,增长诸福慧。正法传十方,皆共成正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正觉赎果偈愿此清净香,赎回供佛物。祈求佛加持,增长诸福慧。正法传十方,皆共成正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长跪合掌)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 | admin 2020-02-19 |
|
|
这当中在告诉我们,佛法它不是如是因必得如是果这样的思想,因为的说法,正是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6当中,所破斥的十六种外道论当中的宿作因论这样的外道思想。佛陀跟诸大菩萨在经论当中常开示,告诉我们说因跟果之间还有诸缘的生起,会使果报有所转变。这中间的因缘关系,牵动非常的复杂,也会使因地的造作,不必然会产生因地造作时所应得果报;而对于中间的业因果报, | admin 2020-02-19 |
|
|
】(《优婆塞戒经》卷六)如果时,或与配偶或者与他人行淫时,是在道路边、佛塔边、祭祀佛菩萨的小庙祠边,乃至在大会的道场中行淫,都是邪淫罪。所以佛说:【若自若他,在于道边、塔边、祠边、大会之处,作非梵行,得邪婬罪。】(《优婆塞戒经》卷六)这是佛弟子们必须非常重视的戒罪,因为邪淫大部分是属于重罪,只有极少部分是轻垢罪。如果有妇女被他的父母、兄弟所守护,或 | admin 2020-02-19 |
|
|
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维摩诘经》卷1)维摩诘大士跟这些天女说:其实还有一个法门,是你们应该学的,那个法门就叫作无尽灯法门。我们要知道无尽灯它是一个法门,祂 | admin 2020-02-19 |
|
|
菩萨如果要供养三宝应该注意哪些事?佛开示如下:善男子,如来就是一切法藏。只有如来才能将最究竟、最了义、最胜妙的法告诉大众,一切天、人、阿罗汉、辟支佛都做不到;而菩萨都要随从如来的教导,所以没有人可以与佛相提并论。因此,应该以至诚心、精进心、殷勤心来供养如来生身、如来灭身以后的舍利,也应该供养如来的形像,如来的塔庙。由佛的开示可知:一者,唯有佛对世间 | admin 2020-02-19 |
|
|
因为一般人对于陀罗尼,也就是咒语以及手印多有误会而不如法,因此这一集节目中,我们还要花一些时间来加以厘清,佛教正法中有一些咒语或手印是与佛、菩萨、护法神等的愿力相应,修行人因持咒、持印记而得到佛、菩萨的感应加持,一生便能见道而实证般若实相智慧的理体----实相心如来藏,就能证入中道的现观境界中。像我们上次所举出的〈正觉总持咒〉: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 | admin 2020-02-19 |
|
|
而能够如理的持咒圆满,乃是九地菩萨修学的无生法忍、四无碍辩功德,也就是九地菩萨能证、能解、能知、能修大乘诸法的总持,因此证得四无碍辩的广大功德,以此于法、于义、于辞、于乐说普皆无碍的总持门功德,而能够无私无我的广利众生普雨、法雨,成就力波罗蜜多,这样才是真实圆满的持咒者,否则与这理持完全相反,只求消灾解厄,甚至发财、治病,都在世间法上用心,想要实证 | admin 2020-02-19 |
|
|
什么是陀罗尼;陀罗尼就是咒,像学佛人普遍熟悉的〈大悲咒〉,全名就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亲光菩萨等所造、玄奘菩萨翻译的《佛地经论》中就详细定义说:【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于一法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中持一切义,摄藏无量诸功德故,名无尽藏。……云何唯于一法等中普能任持一切法 | admin 2020-02-19 |
|
|
学佛人首先应该知道,释迦牟尼佛来人间示现八相成道成佛转的目的,就是要度众生和祂一样成就佛道,因此我们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佛;但想要成佛,必得要有自己的佛土;当一位菩萨要成就他的佛国,一定是有许多人跟他有缘,同时受生在人间,他的佛土才能成就。比如说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佛的佛土延续到现在,一直到末法灭尽为止,都叫作释迦牟尼佛的佛国,但这个佛国,不是由 | admin 2020-02-19 |
|
|
比方说,在《大智度论》里面就谈到:什么叫作陀罗尼呢?龙树菩萨告诉我们:陀罗尼就是能持跟能遮的意思。能持就是陀罗尼可以持种种善法令不失坏;遮就是要遮止种种的恶心、恶行而令它不生。这个就是在《大智度论》里面谈到的陀罗尼的意思。各位在看这个事情的时候,一定免不了的会想到,这么多、这么多胜妙的佛法,怎么可能用简单的一句,或是简单的一段,或是简单的一个义理, | admin 2020-02-19 |
|
|
佛教正法中有一些咒语或手印是与佛、菩萨、护法神等的愿力相应,修行人因持咒、持印记而得到佛、菩萨的感应加持,一生便能见道而实证般若实相智慧的理体----实相心如来藏,就能证入中道的现观境界中。像我们上次所举出的〈正觉总持咒〉: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具足解脱道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