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就像世间的财富、名位、权利等等这一些事情,都有乐在里面,可是它也有很多苦在里面啊!那我们到底要选择看哪一个来作为我们的认知而作出抉择呢?我们能够自我抉择自己的认知,这个就叫作自由意志啊!所以我们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所以在会里面,同修会里面的《正觉学报》里面曾经这样说:【有情可以决定自己行为的善恶,是意志的自由;善恶行决定生处后,限定了意志受苦多或受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来藏有没有「爱」这个世间法呢?没有!祂像个镜子一样,祂像个聚宝盆一样,可是祂不恋栈祂所产生的财富,也不恋栈祂所出生的任何宝物,因为祂显现出来的宝物都是给人家用的。不论是世间法、出世间法,从来都不是给祂自己用的。这个聚宝盆里面实际上并没有财富与宝物,但是当你要取用的时候,祂就可以出生财富宝物给你。祂就是这么特殊的聚宝盆,对于我们这样的众生,祂就是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看看那些打从出生就生在非洲的一些人,生下来就是要面对饥饿、面对战争,哪来的光明面?哪来的快乐面?从上面我们看到,能不能一生之中,都一直有或者是常常有爱人相伴、事业顺利、饶有财富、康泰安宁等种种的快乐,完全取决于每个人各自福报的多寡,而凡事必有因,这些福报的因是什么,佛为我们开示:因为过去生持五戒、行十善,今世得以在人天中受乐。五戒就是戒杀、戒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天神提问的四道问题是:一、什么是世间第一的财富?二、什么事是最令人爱乐、最令人快乐的?三、什么的味道是世间最胜妙的?第四、什么是世间最长寿的?国王得到这张天神张贴的疏文之后,就促请全国人民:谁能解答这四个问题?如果能解答的人,想要求什么事国王都会满他的愿。不久,长者子就前往王宫,向国王解答问题。长者子说:诚信是世间第一的财富,修学是最令人快乐的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学佛,尤其是修学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行人,心中应该建立远大的目标——成佛,就是为了将来成就究竟佛果而学佛;然后以这个究竟长远的目标,来看待所面对事物的利弊得失,而不是在短暂的生命中一时出现的名利财富上计较。就像是大人去看三、五岁的小孩,因为自己喜欢吃的一颗糖果掉到水沟里而大哭大闹,或小孩为了自己包子被狗咬去而追着狗跑,其实是一样的,大人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胜鬘!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却大富大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有人说她不是,她就生气、怨恨、愤怒、憎恶,可是她却常以吃的、喝、用的,及一切财物、建地或房舍,以及香花水果等布施供养沙门、婆罗门;且又没有妒忌之心,看见别人得到财富、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她能随喜赞叹。胜鬘!女人面目姣好,美丽动人,但很贫苦,身世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花费很多时间来积累财富,购置固定资产,购买各种用得上用不上的物品,比如衣服、鞋子、包包、电脑、手机、相机等等,属于我们名下的东西、能够攥在自己手中的东西,我们以为这会带给我们十足的安全感,因为它们可以保障我们的生活不虞匮乏、给我们应有尽有的感觉。但事实上,你拥有的越多,反而越感觉不安全(很多富豪为自己的财富而忧心不已),因为每拥有一样东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拘留国中有位婆罗门,名叫摩诃蜜,悭贪不信佛法,智慧无双,财富无数,为拘留国国王、大臣所敬重礼遇,座下常有五百跟随他学习。摩诃蜜有七个女儿,个个花容月貌,庄严端正,辩才无碍,天天穿金戴银,和五百女人聚会,并以自己姣好的容貌,自负贡高,憍慢大众。当时有一位信仰佛法的长者,名叫分儒达,听说七女以美貌傲视大众,摩诃蜜也以此沾沾自喜,常于人前炫耀。有一天,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释尊用慈悲的眼睛注视她,为她解说世间有四件事,永远无法如人愿:一、不论青年、壮年,都会日渐衰老;二、再壮健的人,也难逃一死;三、亲朋好友,虽然聚集一堂,快乐无比,也终有离别的时刻;四、纵使百万富翁,也会离开财富而去。莲花聆听佛陀的教谕,始知此身不是永远属于自己的。唯有佛法,才是永恒的真理。她向佛陀表示,自己愿意修行。佛陀答应,她的黑发即刻脱落,呈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象财富来自施舍,尊贵来自谦恭一样,美丽的容颜来自柔和的性情。人到中年以后,就能显现出现世性格影响所至的面相了。比如性格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性情柔和的面相柔和美丽。性格格外粗暴的人,总是一脸的凶相;许多品行不太好的中老年妇女,往往一脸的刻薄相,这就是所谓的薄命相、克夫相。实际上不是生就的相貌,而是长期的心与行为在脸上的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人而且是大富豪,其财富是无限量,这是从布施中来的。那些长寿而没有疾病,身体强壮的人,是因为持戒律而来。长得端正白净,容光焕发,身手柔软,吐气芬芳,人见人爱,令人观看不厌的人,是修忍辱的结果。欢喜精进修行,乐于培植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个性安详不急躁,言语行为都很审慎的人,是修禅定的结果。有人有才干,明白事理,通达了解幽深之法,能够把微妙的义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譬如有一个富有的人,他的后代继承后嗣都断了,最后自己也死了,依法规定他的财富应该收归国库所有。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冒出来说:这一份遗产应该是属于我的。官府的人就问他:这一份遗产明明是亡者的,他和你是不同的有情,为什么你却说财产是属于你呢?这个人回答:因为我是这一个人第七世的孙子,我们的家族代代相传次第不绝,所以这一份遗产应该是属于我的啊!官府的人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人而且是大富豪,其财富是无限量,这是从布施中来的。那些长寿而没有疾病,身体强壮的人,是因为持戒律之故。长得端正白净,容光焕发,身手柔软,吐气芬芳,人见人爱,令人观看不厌的人,是修忍辱的结果。喜欢精进修行,不懈怠,乐于培植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个性安详不急躁,言语行为都很审慎的人,是修禅定的结果。有人有才干,明白事理,通达了解幽深之法,能够把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此世空有财富而毫无作为,真是缺乏善根之人,最后只剩下诸业如影随形。悭贪之人除了多求无厌,并且在得到之后,也不愿意把它舍出去;因此,在《成唯识论》卷6里面开示“悭”说:“耽著财法,不能慧舍,秘吝为性。”悭心坚固之人,对于已得之财物或种种法,都把它秘藏起来极为吝惜;即使有贫苦无依之人来请求,也不愿意把它拿出来与人分享或帮助别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另一商人却起了慢心,而说道:“这国王可真是愚痴!拥有如此大的财富、权势和地位,为何要对佛陀如此地奉承呢?佛陀就好比是头牛,其随行弟子犹如牛车,牛拖着牛车南北奔波,居无定所,身上又一无所有,这有什么好值得如此尊崇与追随的!”随后两人一同离去,走了三十里路,便在路旁的凉亭休息并喝起酒来,心起善念的商人,因对佛陀所生起的恭敬心与欢喜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健康、财富、容貌、智慧这些业力都各个不同。有的业因可以得到无病的果报,有的则得到容貌端正。如同那个国王一样向负责卧具的人索要的东西是得不到的。所以,有智慧的人应该造作各种善因、善业从而去得到各种不同的果报。所以大家以后不用问,我放生了怎么夫妻还是老吵架、我都布施了怎么还得病、我已经不邪淫了怎么老是发不了财?这就和国王向管卧具的仆人要饮食一样。业力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人而且是大富豪,其财富是无限量,这是从布施中来的。那些长寿而没有疾病,身体强壮的人,是因为持戒律而来。长得端正白净,容光焕发,身手柔软,吐气芬芳,人见人爱,令人观看不厌的人,是修忍辱的结果。欢喜精进修行,乐于培植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个性安详不急躁,言语行为都很审慎的人,是修禅定的结果。有人有才干,明白事理,通达了解幽深之法,能够把微妙的义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追求财富丰盈,却偏遇大破其财;追求名位攀升,却无端失去名位;追求事业成功,却屡战皆败;追求感情遂愿,却感情反复受挫;追求家庭美满幸福,家庭却矛盾重重甚至破碎。修行者在此期间,事故频出;吃素念佛的功德、福德不及业力,造成看似吃素、念佛无效的表象。这类情况也是业障较重的人,误以为学佛是骗人的迷信把戏,故浅尝即辄止的原因。只有志宏愿坚者,勤行不辍者,高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人而且是大富豪,其财富是无限量,这是从布施中来的。那些长寿而没有疾病,身体强壮的人,是因为持戒律之故。长得端正白净,容光焕发,身手柔软,吐气芬芳,人见人爱,令人观看不厌的人,是修忍辱的结果。喜欢精进修行,不懈怠,乐于培植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个性安详不急躁,言语行为都很审慎的人,是修禅定的结果。有人有才干,明白事理,通达了解幽深之法,能够把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为了祈求赦免自己所造的罪过;或者只想着到宫庙寺院去烧香供养,希望求得财富、福报,求多子多孙,乃至求健康长寿、家庭平安的,那就所在多有彼彼皆是了。果真应验了!当然很好;但是这么一来,罪福的果报与过去是否行善布施、是否与众生结善缘就全然无关,那么公理正义就不可能实践了。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16集浅谈因果(上)》陈正源老师 (原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