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为什么发起了菩提心可以增长寿命、增长财富呢?因为我们从前面的说明已经明白,发菩提心是为了安立一切众生,为了实证无上菩提,而这些都必须以无量福德为支柱才能成办。所以发菩提心后就要开始行菩萨道,而菩萨学事就是六度波罗蜜,六度又以起始的布施以及持戒二度为基础。龙树菩萨就说:檀、尸波罗蜜,是名‘菩提心’。所以者何?檀波罗蜜因缘故,得大富无所乏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现在很多人都希望发财,想方设法改变风水、生辰,以期自己财富盈门、财源广进。不是发财树,不是貔貅兽,不是水晶球,而是布施。往昔在印度,有个特别了不起的富翁,他的名字叫善施,不过人们更喜欢叫他给孤独长者。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生性慈悲、乐善好施,一生中七次散尽家财,统统布施给孤独的人,故被冠以给孤独的美名。后来,他为了给释迦牟尼佛建精舍,甚至用金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施主若以净妙物施,后得好色,人所乐见,善名流布,所求如意,生上种姓,是不名恶,云何说言施主得罪?施主施已,欢喜不悔,亲近善人,财富自在,生上族家,得人天乐至无上乐,能离一切烦恼结缚,施主乃得如是妙果,云何说言得恶果报?施主若能自手施已,生上姓家,遇善知识,多饶财宝,眷属成就,能用能施,一切众生喜乐见之,见已恭敬、尊重赞叹;施主受报,得如是事,云何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说不贪能得王位、财富、福德等等自在。因为这个心所招感的果报就是如此。业力就是这么运行,什么样的缘聚集充足了,就会有相应的现象、得到相应的果报。我们普通人是善恶业均有,有的人这个多点、有的人那个多点,这都是我们的心所聚集的业力。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只要改变自己的心念,就能够调控业力的聚集,也就是调控自己的苦乐吉凶、种种境遇,现实生活的境遇。大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只有舍才有得,福不去添加,终有享尽的时候,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意指纵有万贯家财,如果不去添福,财富不会超过三代,荣氏家族是个例外,但这个家族是个大布施之家,所以他们的幸福是在情理之中。学佛的人,会因心情快乐而富有;也会因财富不期而至快乐,有时难免峰回路转,但要坚信柳暗花明,风雨之后,必见彩虹!还是以宣化上人的话与您共勉但求播种,莫问前程。&nbs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他已经明白人生最重要的并非是财富。提问者的态度是将财富当作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砝码。若这样看,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名人都该撤下教科书。留在历史上的有钱人似乎很少,几乎都是什么没钱人。即使将财富作为唯一砝码,这也不能用来衡量佛。我有一位佛友,她自述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大财。结果深入佛法后,她再也不追求这些东西了。她发现,有钱人活得往往更痛苦,只有佛法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如此,许多人即使有了亿万家财,但是心中呢,经常还是很焦虑、很担忧,怕一不小心他的财富就忽然减少了,或是怕身边的人在图谋他的财产,所以他的心总是无法安住下来,就像猕猴一样的躁动不停。而人命短促呢,是说人命大多难超过百岁,就犹如闪电一般的一闪即逝。人身也是无常的,无论是风雨、寒热、饮食或病痛,总是要花许多的时间和心思来照顾这个色身,所以说这个色身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说明:一者,世间人,包括一般学佛人在内,真的很执著,不仅执著我所有的,譬如眷属、财富、名声等等,而且也执著自己是否存在,认为自己无法存活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所以在生离死别的时候,总是做出让世人摇头的事。如同这位妇人被火气逼迫时,不得不将儿子的尸体拿来挡火气,以免自己被火烧到。因此,当众生因为无明而执著我与我所时,就会在世间造种种善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何以故?夫智慧者能修善法,具足十善,获得财富及大自在;得是二故,故能自利及利益他。有智之人,所学世法于学中胜,以是因缘便得财富及大自在;菩萨具足如是二法,则能二世自他利益。智者若能分别世法及出世法:世间法者一切世论、一切世定,出世法者知阴入界;菩萨知是二法因缘,故能二世自他利益。善男子!菩萨虽知世间之乐虚妄非真,而亦能造世乐因缘,何以故?为欲利益诸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施主若以净妙物施,后得好色,人所乐见,善名流布,所求如意,生上种姓,是不名恶,云何说言施主得罪?施主施已,欢喜不悔,亲近善人,财富自在,生上族家,得人天乐至无上乐,能离一切烦恼结缚,施主乃得如是妙果,云何说言恶果报?施主若能自手施已,生上姓家,遇善知识,多饶财宝,眷属成就,能用能施,一切众生喜乐见之,见已恭敬、尊重赞叹;施主受报,得如是事,云何说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者于喜乐欲财富自在。诸欲乐中深见功德及与胜利。二者于随所乐纵身语意。而现行中深见功德及与胜利。三者于他轻蔑不堪忍中。深见功德及与胜利。四者于不勤修着欲乐中。深见功德及与胜利。五者于处愦阑世杂乱行。深见功德及与胜利。六者于见闻觉知言说戏论。深见功德及与胜利。世尊。如是一切波罗蜜多。何果异熟善男子。当知此亦略有六种。一者得大财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众生正因为不了知六识的虚妄性,不了知意识的虚妄性,所以马上睁开眼睛就去简择:这是我的房间、这是我的牙刷、这是我的车子、这是我的太太、我的先生、我的子女、我的公司、我的座位、我的头衔、我的财富、我的名声。外道了知这些的追求都没有意义,因为人生无常,人生自古谁无死,有生之法必定有死;可是外道虽然想要了生脱死,脱离了家庭乃至修苦行而想要求解脱,却因为不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不是说他没有了欲的行为,而是他心里面绝不想念淫欲和世间的财富、眷属、名声、权力的欲望。贪欲的断除,在菩萨来讲,和声闻不同。声闻断贪欲,是不行欲的行,菩萨断贪欲,是在欲而断欲。所以菩萨行比声闻行困难,在欲而不染,称为火中生红莲。在欲而行禅,不同于声闻人的离欲而行禅。声闻人断一切的淫欲行为,断绝一切世间诸有的贪着行为,山林间,树下坐而修学禅定。菩萨修学 | admin 2018-07-21 |
![]() |
能够经常像这样子做的人,一定是已经三业端正的人,那么他的财富以及寿命就都会不断地增长,而具足进入佛道中修学的福德资粮。如果加上对佛法僧三宝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听闻了佛菩萨或者善知识的教导,接受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正理,并且已经了解到,只有佛菩提成佛之道才是世间最究竟无上的正道,那么,他就会乐于进入到佛门中成为佛弟子,开始修学十信位的初信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能够经常像这样子做的人,一定是已经三业端正的人,那么他的财富以及寿命就都会不断地增长,而具足进入佛道中修学的福德资粮。如果加上对佛法僧三宝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听闻了佛菩萨或者善知识的教导,接受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正理,并且已经了解到,只有佛菩提成佛之道才是世间最究竟无上的正道,那么,他就会乐于进入到佛门中成为佛,开始修学十信位的初信位,来修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能够经常像这样子做的人,一定是已经三业端正的人,那么他的财富以及寿命就都会不断地增长,而具足进入佛道中修学的福德资粮。如果加上对佛法僧三宝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听闻了佛菩萨或者善知识的教导,接受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正理,并且已经了解到,只有佛菩提成佛之道才是世间最究竟无上的正道,那么,他就会乐于进入到佛门中成为佛,开始修学十信位的初信位,来修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就告诉都提:前世多杀生的人,后世寿命就会短;前世多护生的人,后世的寿命就会长;贫穷的人是因为他前世悭贪偷盗的缘故;财富多的人,则是因为他前世多行布施;心中多恶念的人,是因为前世喜欢亲近恶人,熏习了恶法;有善智慧的人,是因为前世多亲近善知识。都提子就说:世尊!这样子我懂了;善士啊!我懂了;世尊!今天我在世尊的面前,我誓愿归依于佛、归依于法、归依于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什么而起慢?譬如说,名声高广、财富丰饶、种性尊贵等等;可是佛法所讲的我慢并不是这样子,(声闻)佛法中所讲的我慢,就是乐于自我的存在;也就是说,意识觉知心乐于自我的存在,而不愿意消失,导致轮回三界生死。接下来要谈四果。什么是四果?也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果就是断了三缚结,成了须陀洹。二果就是薄贪嗔痴,就是二果。接下来三果,就是断了五下分结,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什么而起慢?譬如说,名声高广、财富丰饶、种性尊贵等等;可是佛法所讲的我慢并不是这样子,(声闻)佛法中所讲的我慢,就是乐于自我的存在;也就是说,意识觉知心乐于自我的存在,而不愿意消失,导致轮回三界生死。接下来要谈四果。什么是四果?也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果就是断了三缚结,成了须陀洹。二果就是薄贪嗔痴,就是二果。接下来三果,就是断了五下分结,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却感受不到一份真实的快乐,为实现心中的梦想拼死拼活半辈子,该有的全有了,唯独没有幸福,我们成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眼睛里只看到自己房子不如别人大,乌纱帽比别人小,太太没有人家靓,票子还比别人少……,既看不到我们已经拥有并且弥足珍贵的何在,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缺少的是什么?一位名叫梭罗的西方哲学家说”大多数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