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厚植善根德本。此经乃世尊为此有德女开示,令悟解第一义谛。并授记她未来:一向以尊重心,承事供养,听闻,守护受持,复令无量阿僧祇众生回向菩提,然后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光曜劫中而得成佛,号法光曜如来应正等觉。)盘头达多问鸠摩罗什菩萨:你崇尚大乘经典,是否曾见到什么妙义?鸠摩罗什菩萨回答:大乘的道理比较深妙,阐明我空、法空的真正空义;小乘偏于局部的真理,有许 三摩地

2018-07-21

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十方现在佛,以种种因缘,叹彼佛功德,我今归命礼。其土具严饰,殊彼诸天宫,功德甚深厚,是故礼佛足。】又造《大智度论》,开示修行念佛法门:念佛三昧,能除种种一切烦恼,以及先世的罪业。其余的三昧,有的能除淫欲,却不能除瞋恨。有的能除瞋恨,不能除淫欲。有的能除愚痴,而不能除淫欲及瞋恨。有的虽能同时除去贪瞋痴三 三摩地

2018-07-21

然论中说明“心生灭门”与“心真如门”各摄一切法,甚深极甚深,古今大德非有大善根大福德者,实难闻知其中密旨。前期已分别介绍了龙树菩萨〔编按,《正觉电子报》第13期〕,无着菩萨及世亲菩萨〔编按,《正觉电子报》第16期〕,本篇所将叙述之马鸣菩萨是:如来灭度后六百余年出世的大乘论师,其岀兴于世的年代先于上述三位菩萨。马鸣菩萨,其传记在历史上 三摩地

2018-07-21

⑧又发大愿:愿与一切菩萨同一志行,无有怨嫉,集诸善根,一切菩萨平等一缘,常共集会,不相舍离,随意能现种种佛身,任其自心能知一切如来境界威力智慧,得不退如意神通,一切世界,现形一切众会,普入一切生处,成就不思议大乘,修菩萨行;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一切劫数无有休息。⑨又发大愿:愿乘不退轮行菩萨行,身、语、意业悉不唐捐,若暂见者则必定佛法,暂 三摩地

2018-07-21

近波罗蜜多则是指次无数劫,菩萨在此第二大阿僧祇劫中,修习十度波罗蜜中的前七度,也就是:初地、初心,生起增上意乐,修无生法忍;二地生起清净心,修持增上戒学;三地于一切境生忍,而修增上心学;四地起大誓愿,方便进趣勤化众生;五地依增上心学,起无厌倦任持心,起六通成满任持心,起成办利乐有情心;六地圆成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俱空无分别慧;七地起修以诸善 三摩地

2018-07-21

说一切善根等起。当知初发心。彼因檀波罗蜜。犹如大地所持。当知第二心起。彼因尸波罗蜜。犹如师子兽王勇猛。当知第三心起。彼因羼提波罗蜜。犹如那罗延勇猛大力便。当知第四心起。摧伏一切诸结怨敌。彼因毗梨耶波罗蜜。种种善根功德华开。当知第五心起譬如天帝释大会拘毗陀罗树。彼因禅那波罗蜜。犹如日轮无量光曜。当知第六心起。悉能除灭一切闇冥。彼因般若波罗蜜。本愿功德 三摩地

2018-07-21

如是大小诸化佛身,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诸资粮及四善根诸菩萨等、二乘凡夫,随宜为说三乘妙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佛慧;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盘;为余众生说人天教,令得人天安乐妙果。诸如是等大小化佛,皆悉名为佛变化身。善男子!如是二种应化身佛,虽现灭度,而此佛身相续常住 三摩地

2018-07-21

11,b9-22)所以只有小智小知之人,才会以为舍利弗是真的涅盘,因为仁者心中对此世界诸有生起贪爱,所以以自己的无聊想法来推度如来!本师释迦牟尼佛已经在两万亿尊佛出世的时候,就不断地教导舍利弗了,已经不知道见识过其多少次生死了,只有无知之人才会觉得先「走」了,是大事,因为这些无知的人士是没有办法接受如来法乳!本来就是这些人要经过许久许久的善根熏习,如是之者 三摩地

2018-07-21

修不净观能使人离开欲界地而生起初禅境界,舍报后可以生到初禅天中;乃至善根比较好的人,由不净观可以取证声闻的初果境界,这就是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由于如来从因地时修不净观,是最初、最基本的观行;再从最基本的不净观往上进修种种法门,乃至最后阶位的无上正等正觉。这样次第的修行,从庄严地,也就是从庄严佛菩提的资粮位、加行位,从庄严佛菩提的见道位、通达位、十地 三摩地

2018-07-21

修不净观能使人离开欲界地而生起初禅境界,舍报后可以生到初禅天中;乃至善根比较好的人,由不净观可以取证声闻的初果境界,这就是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由于如来从因地时修不净观,是最初、最基本的观行;再从最基本的不净观往上进修种种法门,乃至最后阶位的无上正等正觉。这样次第的修行,从庄严地,也就是从庄严佛菩提的资粮位、加行位,从庄严佛菩提的见道位、通达位、十地 三摩地

2018-07-21

此非佛陀于法吝惜不施,乃因藏识极为平凡实在,极为现成,极为亲切,故难思议;若未先修四加行、断除我见,若无参究之过程及领受自性之体验,加以多世熏修之善根慧力,闻之往往不信,便生嫌谤,谤正法故,成地狱罪,难以救度;悯此众生,防其谤法,世尊故作遮止,不许弟子明说密意。是故向上一路,自古以来千圣皆不明说,不可思议故,难信难受故;是故一切弘法者必须谨防密意泄 admin

2018-07-21

第五、戒又叫作学;戒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学习如何调伏身心,让我们学出世间的佛法,让我们把心用来修学发起善根、慧根的佛法,所以戒叫作学。戒有以上说的五种道理。前面也说有戒戒、定戒、无漏戒、无作戒及摄根戒,但是这五种戒并不是每人都具足的;所以有人得到一戒,叫作波罗提木叉戒。波罗提木叉叫作别别解脱,有时简称为别解脱戒。从声闻佛法来讲,正统的解脱戒是声闻戒, 三摩地

2018-07-21

色界爱的结就是喜欢色界的境界,比如我们有人悟了以后,性障除了,本身也有定力了,结果初禅善根发,色身常常有乐触。然后他心里生起喜欢贪着的心——喜欢这个乐触,所以时常将心向内收敛,让乐触在身中出现,这个,就是色界爱的结,喜欢色界里面的境界。比如有人证得二禅——心喜。二禅之中无觉无观,但是出定的时候,住于初禅,有心喜的觉受,初禅中的身 三摩地

2018-07-21

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堕于恶趣离安隐处失人天乐。亦失大乘境界之乐。久在生死离善知识。何等为八。初发心菩萨修习大乘佛法,有八种根本性的错误会使以前所修积的所有善根付之一炬,导致堕落到三恶道,远离人天等善道因缘,也会丧失大乘的境界,生死轮回,远离明师。是那八种呢?谓彼菩萨宿业因缘生五浊世。有余善根近善知识。归趣甚深大乘之法。发无上心智慧微浅。是初发 三摩地

2018-07-21

五者,声闻戒是此生经受戒之后才有的,而且是尽形寿(这一生)受持的,若命终、断善根、对解语之人宣布舍戒、犯重戒等,即失去所受之戒;若非犯重戒,或者舍弃曾发的菩提心,菩萨戒一经受得之后,是尽未来际受持的,直至成佛。即使来世不记得往世曾经受过菩萨戒,但其戒体仍在,遇缘可以增受戒。菩萨虽持一戒,比小乘持具足戒的功德更大,因为菩萨戒的每一戒都是无尽戒。六者,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有人久远劫以来所培植的善根非常微薄,而且烦恼深厚,常遮其心,虽然得以遇到诸佛及菩萨们,承接祂们所交代的事,依祂们所吩咐的事去做;或者提供诸佛及菩萨们生活上所需要的物品、金钱,所种的福德却是人天福德或者是声闻、缘觉的福德,不足以庄严菩萨在佛菩提道所应有的福德,所以无法发起菩提心。或者有人虽求佛菩提道,然其种性根器不定,虽然遇到修学佛菩提道的善知 三摩地

2018-07-21

”在大宝积经里面,世尊这样开示:“他方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彼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所以只要是念弥陀世尊,一定可以去。还有,要信十方虚空,有无量无数的佛世界、佛净土。在别的宗教里面说:我们这个世界是宇宙的中心。但是佛经里面不这样讲,佛经说我们这个世界只是宇宙里面的一个小世界而已。光是我 三摩地

2018-07-20

这一些资粮,分成三点来说明:第一:是过去生已经修行了许多善根福德;那就是已经植众德本,广结善缘。此外还要修除高慢。植众德本,就好像在栽种功德树一样,一棵一棵去栽种。就是前面讲的三福净业,一样一样去做,一生又一生去做。不好的远离它,好的就去做。因为植众德本所以能同时广结善缘。广结善缘从过去生就结,今生还需要结。有的人很清楚的知道:“要找一个殊胜 三摩地

2018-07-20

但是唱忏悔偈时,又想:自己去得了吗?为何都没见过阿弥陀佛?苦得不得了!所以一条手帕是不够用的,这是一种善根的现象,表示和弥陀世尊有缘。也因为知道想求往生之前,须把业障随缘、随分、随力消掉一些,所以此时会真心忏悔发愿,迥向往生极乐。每天心里默念佛号,会听自己心里念佛号的声音,即是心念心听。持名念佛有个妙处,即以佛号消除妄想、消灭烦恼,灭除过去生无量无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人从有相到无相的念佛过程,若有定慧知见和善根的话,通常由持名念佛入手;若闻善知识说“应心念心听”时,共修时就会口念心听,平常心里默念圣号、心听圣号,让心不散乱。心念心听方式会有二种演变过程,第一种是专心地听心里所唱的佛号,最后佛号不起,而入定中。这时心不想佛、无佛号,外面是什么也不知道,如睁眼瞎子,这是未到地定。用手在他眼前挥动,他亦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