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菩萨修集满足了信位的福德以后,进入十住位来修证;十住位,按照次第从初住位到六住位,菩萨所应修学的内容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波罗密多。要修学这六度波罗密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要饶益诸有情,第二个是要对治诸烦恼。从饶益有情、对治烦恼中,来修集见道所需要的福德资粮,在十住位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亲近真实善知识,接受真实善知识的教导。对于因 admin

2020-02-20

因为有些人,他认为某件事情是一定要这么做,然后不这么做就如何,即使是这样,我们站在世间法的角度,我们可以说提出一些建议,但是口气就应该温和,不需要说自己坚持一定要如此做,然后就是摆明跟你唱反调,这样就失去摄受众生的重大的一个目的了,因为菩萨在这个世间,就是要摄受众生。虽然当事者可能并不知道过去生他也是在菩萨行的一个行列之中,但是这一生既然已经亲近于 admin

2020-02-20

当遇到有布施的因缘时,不去比较能布施的财物多少、物品优劣,所布施的对象尊贵或下贱,完全以至诚心、恭敬心、平等无差别的心来布施,如此功德将殊胜无比!等视一切众生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因为众生总是活在分别当中(能分别的是意识心,只要存在就必定会有分别),时时刻刻都在计较与比较当中;殊不知当菩萨以无所得心来布施时,就已经有有所得的世间财与法财跟随而来了。对 admin

2020-02-20

上一集讲到的戒法的问题,其实所讲的并不是说戒不重要,上一集讲到说禅师出家以后,师父要为他传戒,他说:我才不要受戒,出家乃大丈夫事,应该要弄清楚佛道是什么,要先求证道,何须屑屑于细行?这个其实最主要是在说明,菩萨道乃是摄心为戒,而且必须要以法为上。也就是说,你如果二六时里面,整个心全部都是系心在佛法上面,全部都是系心在参禅上面的时候,哪有什么犯戒不犯 admin

2020-02-20

】(《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上面引众生造作欲邪行、妄语等所引生之各别的增上果,供大家参考,论中尚有其他八种不善业的开示,诸位菩萨可以自行查阅恭读。因此众生所造的十善业与十不善业,与他将来要投生之处的外在生活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虽然器世间是众生共同的居住环境,但是因为众生所造的业有各种不同,因此相应的区域性环境便有不同;或者即使出生在同一个地区,也因为 admin

2020-02-20

其实大多数的久学菩萨,都是像这个样子作的,在过去世修了很多福德,所以在这一世很容易赚到钱,但是他在赚到一部分以后,觉得已经够这一世来使用了,所以就不再花时间去赚钱;这就是把福德寄存着不用,当寿命终了时,把其余的福德又带到下一世去;这样菩萨所累积的福德以及威德才会越来越大,才能够在经过三大无量数劫之后,成为福德以及智慧都具足圆满的两足尊啊!从另外一方 admin

2020-02-20

菩萨们在发起了殊胜的大愿,受持戒法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勤加守护这个戒法;菩萨对于所有的戒相中,不论是轻戒或是重戒,因为都是如来世尊所制的戒,也因为对于我们都有殊胜的利益,因此都要生起尊重与守护之心,而不敢轻易毁犯,不要让烦恼染污与影响自己的心,要常常保持在不犯众生的清净作意之中;其中摄护诸根与远离恶法,对于持戒者来说,是很重要与基本的方法,因此我们今 admin

2020-02-20

而真正能够作到戒行圆满,需要到二地满心才能够作得到,因为二地满心菩萨有犹如光影之现观,也就是二地满心菩萨可以经由这个犹如光影的现观,而了知如何能使自心如来藏所含藏的种子转变清净的道理;从此他可以用自己的意志力,去转变自心的染污种子,去转变自心如来藏所含藏的内相分,这就是犹如光影的现观成就了;使得七转识的染污性可以根除,因此可以持戒清净,才可以称为真 admin

2020-02-20

是戒是波罗蜜者,如昔菩萨受瞿陀身时,为诸虫兽及诸蚁子之所唼食,身不倾动不生恶心;亦如仙人为众生故,十二年中青雀处顶、不起不动。非戒非波罗蜜者,如世俗施。】(《优婆塞戒经》卷六)这里面把持戒与波罗蜜的关系分为四种,让我们能够判断自己在持戒的所在位置,因此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探讨这四种关系之前,我们需要先说明波罗蜜的意思,方便大家来了解这段经文的 admin

2020-02-20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也就是平实导师所著作的《优婆塞戒经讲记》的导引。我们在收看这个节目的时候,要提醒菩萨们的:这里节目的弘法,主要就是一个入门,就好像您去国家公园的话,一个导引图而已!在您收看了节目之后,请您务必还要回去深细地去翻阅一下平实导师的《优婆塞戒经讲记》,然后再如之深思而奉行,这样才能够去证得身为一个优婆塞应该要有的一些知见, admin

2020-02-20

什么是圣所遮物呢?是说佛菩萨所遮止的物品,不能用来供养三宝。譬如众生肉以及五辛;五辛就是葱、蒜、韭、薤、兴渠,包括青葱、珠葱、大蒜、韭菜,蕗荞、洋葱等等。蕗荞又叫作荞头,或称为小蒜。这些虽然是植物性的食物,但是吃过之后,全身散发出来的味道,会使得身边的人受不了。《楞严经》卷8佛开示说:想要求证佛菩提或修证禅定,不能吃五辛。五辛如果熟食会使人增长淫欲 admin

2020-02-20

菩萨布施时,不会欺骗诳惑众生。譬如菩萨事先已答应众生,要布施一万元。可是后来后悔了,用很少的钱,如一千元、两千元来布施,乃至连一文钱都不想布施,将众生打发回去,那就是欺骗诳惑众生,不是菩萨应有的行为。又譬如菩萨答应布施白米一千斤,里面却参杂了碎米,或者混杂了价格便宜的低劣米,或者偷斤减两等等,这都是不对的,这样的布施,会让众生对菩萨、对佛教,起了负 admin

2020-02-20

菩萨修行的法门当中,以四摄六度来看,布施这个法,无论在摄受众生的方便善巧,或者修学能度过生死到彼岸的法门,都是最先要去实践布施这件事。次法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三论内容,诸佛说法度众,也是先从布施来开始教导弟子。《大智度论》中说:一切诸佛说法时,檀波罗蜜为初门。如经中说:佛常初为众生说布施,说持戒,说生天,说五欲味。先说世间苦恼、道德利益,后为说 admin

2020-02-20

既然都说菩萨由大悲心生,那佛也应该慈悲我们这些曾经互为父母、兄弟、姊妹的这些有情啊!祂为什么要我们这么辛苦的修学佛法,乃至看到我们堕落于三恶道,而没有办法立刻加以拯济呢?因为真正的修行还是必须要自力、他力两种力,佛只能帮助我们指示出来正确的法门、正确的修行方法,只有在我们起心意乐要修行的情况下,才能够帮我们来铺设这一个三乘菩提的道路,可是走还是要靠 admin

2020-02-20

接下来谈菩萨菩萨的作法迥异于二乘人,以探究什么是生命实相为根本,并于探究生命实相之前,事先具备了未来证悟应有的三资粮来庄严自己,那就是定力、慧力及福德。所谓的定力,就是要有欲界未到地定的功夫来降伏性障,于未来证悟时能够断除烦恼,并且成功转依真心的体性,得以不退转于佛菩提。这也证成了佛在《大般涅槃经》卷31的开示:菩萨定慧亦复如是,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admin

2020-02-20

菩萨为何发菩提心?(上集)我们常常听寺院里的师父说:“学佛尤其是修学大乘佛法,就要发菩提心。”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佛教之所以不同于其它世间宗教,就在于它不认为世间有一个高高在上、唯一主宰万物的上帝。而是认为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有成佛之性。只要透过修学去除染污烦恼生起实相智慧,将来福德与智慧圆满具足了就能成佛!所以对佛弟子来说,学佛最 admin

2020-02-20

但是他的体性却是甚深微妙、寂静微细,虽然就在有情的身上,但是却非常的难以察觉,并不是世智聪辩的人能够用寻思可以测知的境界,而是只有七住位以上的真实义菩萨才能够自内所证的智慧境界。当七住位以上的菩萨找到自身的如来藏心之后,就能够时时现观他的体性以及作用,也能够确定他是不生不灭的,是从无始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不曾有一刻中断过,所以说他是实相法界,是本不生 admin

2020-02-20

《地藏菩萨本愿经》会在世间传诵,因为这故事非常地提醒我们孝顺的重要性;因为如果说你来到人间,可是当父母他们命终以后,我们能够作什么呢?一般的人对于生死之间的事是渺渺茫茫的;乃至儒家说法,这些事情是不可知道的;所以佛陀来说明了这些事情以外,地藏菩萨现身来说明说得更加清晰,因为地藏菩萨祂实际上是佛身,在华严部经典里面就指明说,地藏菩萨早已经成佛了。&nbs admin

2020-02-20

这个部分,在圣教当中《瑜伽师地论》就已经有这样的开示,我们来看一下经论中是这样的开示,论中弥勒菩萨有这样说,弥勒菩萨是说:“又此中有,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有得生缘即不决定。若极七日未得生缘,死而复生,极七日住。如是展转未得生缘,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后决得生缘。”(《瑜伽师地论》卷1)所以,依据论中这个佛菩萨的开示,有情众生的中有身他如果没 admin

2020-02-20

我们看圣教怎么说,譬如《地藏菩萨本愿经》卷1的〈如来赞叹品〉说: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