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才知道原来她的心一直都是充满愁苦的;所以便开始将自己在社团所学的净土念佛法门介绍给母亲,善根深厚的她,很喜欢听法师讲经的录音带,因此开启我们母女一同学佛的历程。大一那年进辅大,因为好奇,想知道佛学社到底在学什么?便参加每周一次的“大专佛学十四讲表〔编案:李炳南老居士编制〕”的研讨,开始对佛法有了认识;也不知为什么,我就是很喜欢听, 三摩地

2018-07-20

清了禅师生而有善根。在襁褓中时,入寺见佛像,便喜动眉睫,众人皆认为他不同凡响。清了禅师十八岁参加试经,因诵《法华》,得度出家。初往成都大慈宝范座下学习经论,对大乘教义颇能会通。后出蜀至沔汉一带,行脚参学。不久,即投丹霞子淳禅师座下。一日,丹霞和尚问:“如何是空劫已(以)前自己?”清了禅师正要开口答话,丹霞和尚当即便止住他,说道:“你 三摩地

2018-07-20

当忽必烈问到受了菩萨戒之后如何修行时,印简禅师开示道:“信心难生,善根难发。今已发生,务须护持,专一不忘。不见三宝有过,恒念百姓不安。善抚绥,明赏罚。执政无私,任贤纳谏。一切时中常行方便。皆佛法也。”印简禅师圆寂于宪宗七年(1257),春秋五十七岁,谥圆明大师。 (原标题:375海云印简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初禅善根发︰于未到地定中,忽发起身乐而入初禅,亦是定境非悟。此定有四种不同︰进分、护分、达分、退分。从头部发起者,十有九人退失此定。7.虚空粉碎︰此亦初禅中之定境觉受,不久即失,非是证悟。修定者应舍身乐,续修二禅。8.大地平沉︰仍属初禅定境,已接近二禅前之末到地定。欲界定之末期亦可能出现此定境。若于初禅中证此境界,不久之后发起微细身乐。此乐微细常住,非 三摩地

2018-07-20

若人因过去世与善知识曾结微小法缘,今世因此得遇善知识之助,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然因善根尚薄故,复因善知识太过慈悲而令彼轻易悟得时,即因体验不足故,智慧难以发起,导致心疑不信,别求想像中另一永不可证之法为如来藏、真如,更谤阿赖耶识非是真正之如来藏,即成谤法、毁佛,其罪更重于佛世时之出佛身血,更重于杀害阿罗汉、诽谤贤圣,乃是不通忏悔之无间地狱尤重大罪, 三摩地

2018-07-20

”由是缘故,平实今时且在此处呼吁佛光山之一切四众:应当努力以所有善根功德,回向临济禅之证悟;莫再追随星云法师所说言语而专在世俗法上用心,亦莫追随星云法师以意识觉知心作为实相心,亦莫随星云法师无根诽谤真正之佛菩提、真正之解脱道。所以者何?谓真正佛菩提道之见道,即是临济禅宗之开悟故,临济禅宗开悟所明证之实相心是第八识如来藏故,绝非星云所证之觉知心 三摩地

2018-07-20

如是否定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者,如是诽谤、诽谤弘传菩萨者,已是断善根人,其所说、所为诸事,将来不免地狱业之果报,诸经中之佛语现在;佛教学人若继续护持之,非唯无有功德,尚且更增过失,皆是帮助其破坏之恶行故,皆必成就破坏之共业故。如是,星云无根诽谤平实所弘佛之如来藏,亲随印顺推行人间佛教邪谬思想,追随印顺否定如来藏––于说法时以意识 三摩地

2018-07-20

如是凡夫僧人,亲见等觉菩萨时尚且不敬,则此时若有法师得我法已,仍然不敬平实,乃至得法之后无根诽谤平实者,亦是正常之事,无足为奇!如是愚人,古今一同,是故平实今世因示现在家相故,遭致部份出家法师轻视;乃至传以宗门,给与辅佐扶持之后,仍受轻视与否定;唯有少数善根深厚之法师心中肯定认同,不生轻心。由此缘故,感叹末法之季欲将宗门回归寺院,以助出家法师弘扬者 三摩地

2018-07-20

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狮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 三摩地

2018-07-20

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以阎浮檀紫光金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振动。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 三摩地

2018-07-20

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叹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惟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 三摩地

2018-07-20

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惟即与离。二无所著。名如相回向。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燃其木。名为暖地。又以己心。成佛所履。 三摩地

2018-07-20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 admin

2018-07-19

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 admin

2018-07-19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 admin

2018-07-19

最胜无边善根成熟。离自心现妄想虚伪。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见自心妄想流注。无量刹土诸佛灌顶。得自在力神通三昧。诸善知识佛子眷属。彼心意意识。自心所现自性境界。虚妄之想。生死有海。业爱无知。如是等因悉以超度。是故大慧。诸修行者应当亲近最胜知识。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三摩地

2018-07-19

善根本。坏清净因。胜求者当远离去。作如是说。彼堕自他俱见。有无妄想已。堕建立诽谤。以是恶见。当堕地狱。譬如翳目。见有垂发。谓众人言。汝等观此。而是垂发。毕竟非性、非无性。见、不见故。如是外道。妄见悕望。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诽谤正法。自陷陷他。譬如火轮非轮。愚夫轮想。非有智者。如是外道恶见悕望。依于一、异。俱、不俱 三摩地

2018-07-19

不是教你不行此一切善事,但用心一处,此一切善事,悉能助发滋培善根,他日道眼忽开,焚香扫地皆佛事耳。做工夫疑情发不起,便欲散诞去、便欲活泼去;逢人则自歌自舞、自欢自乐;或水边林下,吟咏笑谈;或市井街坊,横行直撞,自谓是个了事人。见善知识开丛林、立规矩:或坐禅或念佛、或行一切善事,则抚掌大笑,生轻慢心、谤渎心。自不能行道,障人行道;自不能讽经礼忏,障人 三摩地

2018-07-19

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何以故?菩萨戒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得如是者,即名解脱,亦名达彼岸、超六度、越三界、大力菩萨、 admin

2018-07-19

皆是宿植善根感斯异报。便拟端然拱手。不贵寸阴事业不勤。功果无因克就。岂可一生空过。抑亦来业无[示*卑]。辞亲决志披缁。意欲等超何所晓夕思忖。岂可迁延过时。心期佛法栋梁。用作后来龟镜。常以如此未能少分相应。出言须涉于典章。谈说乃傍于稽古。形仪挺特意气高闲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于未闻。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亲附善者如雾 三摩地

2018-07-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