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学研究不是佛法实证----佛学教育不是佛法实修佛法修学要实证八识心,所谓实证这个心,就是说明佛教整个的内涵,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实证的方法。那什么叫实证的方法呢?也就是要把八个心全部找出来。我们说实证的方法,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常常会有的。譬如有一种水果莲雾名为黑珍珠,它甜度很高,大家都很喜欢;如果有人说,莲雾这个水果怎么可能很甜呢?那很简单,他 | admin 2020-02-20 |
![]() |
那从这样来看,他解脱道的善业,不也等于消失了吗?所以说修习二乘解脱道的善业,也不是真正的善业,只有大乘法才是真实的善业,因为二乘法不能了知实相,而且不能利益广大的众生,还不够真实;大乘法则亲证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却永远不灭五蕴十八界七转识心,乃至成佛以后,仍然八识心王具足,转为纯净的八识心王,而利乐有情永无穷尽,所造一切的善业都不 | admin 2020-02-20 |
![]() |
结了婚有了家庭和小孩,开始有身心压力、情感压力,以及身心劳累的种种痛苦;尤其是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本身没有成熟的心智,和正确教养子女的方法,往往会因教养的不当,引生孩子叛逆不容易管教的痛苦,乃至有的人还得忍受,孩子闯祸之后,收拾残局的苦;当孩子渐渐长大,自己的色身却逐渐衰败,各种疾病悄然来临,又要开始面对身不由己、作不得主的苦;乃至耄熟之际,常 | admin 2020-02-20 |
![]() |
那么像这样的祀祠,会不会得到福德呢?世尊开示说:【是人祀已亦得福德,何以故?令彼受者生喜心故。是祀福德,能护身财。】(《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无论在什么地方祭祀,都是可以得到福德的;这是因为祭祀,会让接受供养的鬼神、饿鬼,他们身心饱满,而产生了欢喜心的缘故;而且常常祭祀的人,可以使得他不会受到恶鬼对他加诸横难,也可以获得未来世财物上的 | admin 2020-02-20 |
![]() |
既然说各人造业各人担,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没办法尽孝心,来为亡故的父母、亲属做些事来利益他们呢?这倒是不一定的,这是要看亡故的亲人是往生到何道去,而有种种不同的差异的。就如世尊开示说:【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优婆塞戒 | admin 2020-02-20 |
![]() |
恒顺众生是佛弟子们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到底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是不是学佛人对众生的一切要求都应该要随顺呢?譬如有学佛居士是机关的领导人,在面对必须喝酒吃肉的应酬时,是否应该为了恒顺众生而随缘跟着一起喝酒吃肉呢?又譬如有人学佛了,但却跟错师父走错路头,我们是否也依然应该恒顺众生,随着他的因缘而不把他拉回正路呢?如是林林总总的疑问,相信或多或少都存 | admin 2020-02-20 |
![]() |
学佛人应该依止三宝、依止正法,而不应该依止于自己的私心。许多人都知道要护持僧宝,但是佛陀明白的交代过:怎么样的修行人才算是真正的出家人?如果这一件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弄清楚,那就很容易堕入表相崇拜之中,便成了依人不依法了;这样子想要真正地研读这一本《起信论讲记》,也会有所阻碍。在《阿含经》中世尊一再地交代,唯有证得四沙门果的人,加上即将证得四沙门果的四 | admin 2020-02-20 |
![]() |
一、什么是放生?所谓放生就是当我们看到有畜生道的众生即将被杀害、猎捕、囚禁、煮食等,或是有些因为过度惊恐而撞得浑身是伤甚至头破血流,也有可能即将造成还在巢的小生命因为失去父母的照料而死亡;当我们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大多会很自然的生起慈悲之心,不忍看到这些畜生道的众生面临被杀害的恐惧以及痛苦;所以出手相救,让牠们回归到本来生存的地方,或者放到适当的处 | admin 2020-02-20 |
![]() |
又譬如有人主张:每天在衣食住行、行住坐卧之中,能够把心安住在当下,不为外境所动,能够不动心,生活里就有禅。这样说法的人已经堕入行阴当中,所说的根本不是佛法,这样的人怎么会是佛所说的法师呢?从上面分析可知,能够如实为人宣说五阴虚妄不实的人,才是佛所认可的法师;凡是与佛说法颠倒的人,不名法师。此外,如果有人能够宣说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 | admin 2020-02-20 |
![]() |
《华严经》的妙旨乃是五时三教之第一时,也是始教;为了后时之三乘教法能够方便敷演,世尊在菩提场及诸天,以二十一天的时间说佛的莲华庄严;始自十信凡夫位,终至究竟佛地之修证;内自心地无量三昧,外至十方佛土世界,小而无内,外而无际,森罗万象,靡所不包,故名大方广;万德庄严,具诸菩萨行,果德圆满,如众色莲华,悉皆具足,所以名为华严。《华严经》乃是具足宣说如来 | admin 2020-02-20 |
![]() |
譬如于日常生活中,依佛的圣教苦圣谛,如理作意去实地观行,如实观察现象界中存在的八苦、三苦以及五阴炽盛苦,确实了知三界生死苦,因此而生起想要远离三界生死苦的意愿,这样才能坚定道心;再依苦圣谛去如实观察,五阴十八界统统都是生灭无常而无我,深心之中确实接受五阴十八界的虚妄性,这样帮助自己确实断身见、断我见而证初果。我们举简单的例子来作说明。例如:观察自己 | admin 2020-02-20 |
![]() |
我们佛教徒选择素食,是因为长养慈悲心的关系。吃素对佛教徒来说,它不是一个强制的要求,而是因为修学佛法的缘故,逐渐发起的。我们刚修学佛法时,在佛教的立场,并没有要求每一位佛教徒都一定要先吃素。所以说,如果有人刚开始接受佛法,受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并不需要马上吃素。乃至如果三归依后,又受了五戒——不杀人、不偷盗、 | admin 2020-02-20 |
![]() |
世尊在经中常为弟子们宣说三界二十八天的境界相,以及往生三界的种种因由果报,希望弟子们能够了知,三界所有境界都是幻有幻灭,不可贪爱,因而能够发起出离心,努力的修行以离开三界之系缚。这都是属于世界悉檀的范畴。什么叫做对治悉檀呢?对治悉檀的意思是说,佛世尊为了弟子想要求出三界而不能成办者,巧设种种对治的方法,使他们能够证得解脱果。同时,也使弟子们能够以种 | admin 2020-02-20 |
![]() |
此外,有情之身心也称为世间,这个世间含摄了四圣六凡等十个法界。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以及这个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都是由粗糙的物质所形成的世间。这个世间之上有欲界六天,第一天是四天王天,分由东西南北四大天王所管辖。第二天是忉利天,也就是道教的玉皇大帝他的住处,这一天分为三十三天,中天是玉皇大帝所住,有善法堂;玉皇大帝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释提桓因,常在善法堂中 | admin 2020-02-20 |
![]() |
因为这样的信仰、思想跟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植基于人类意识心的妄想建构,进而透过意识心的妄想建构,进而形成人还有神之间的互相、羁绊的信仰行为。但是,佛教却是教我们,要解脱于跟人、跟神这样子互相的羁绊的信仰的行为。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佛教根本不是宗教,只有其他所有的一切信仰才叫做宗教。所有其他的信仰,是因为要透过这样子跟神这样子的一个互相羁绊 | admin 2020-02-20 |
![]() |
我们知道,宗教这个名相并不是汉语里面传统的一个名相,汉语里面这个宗法制度,从头到尾形成中国的一个民间信仰,并没有形成宗教的这个名相;而从佛教进入到中国以后,才慢慢有宗教的这个名相,而宗所说的,就是在指佛语心为宗的这个宗,所以宗教其实是佛法传进中国以后佛教的专有的词汇。所以,其实所谓的宗教,就是在指佛法真正的一个体系,也就是成佛之道;所以其实宗教两个 | admin 2020-02-20 |
![]() |
虽然我们平常都习惯把禅宗称为宗门,把天台宗称为教下,所以叫作宗门教下,合起来叫作宗教;但是,只要是你依止着佛的教导、依止着佛的教示而修行,修行为了要干什么?为了要证悟第八识如来藏,乃至于能够如实的修行,而证悟了这个真心理地如来藏,证悟了这个宗谛之心,那这样子透过教说而去完成修行,去证悟这样子的宗——这个宗谛,这个就叫作宗教。所以,这个是佛 | admin 2020-02-20 |
![]() |
这个宗教是以什么为主呢?宗其实就是在指心,教就是在指佛所说的教说。所以,佛语心为宗,也就是说佛所说的这些教理、佛所说的教示,就是以心为宗。什么叫作以心为宗呢?也就是说,必须要依止着这个心为宗谛。依止着这个心,哪一个心呢?依止着如来藏。依止着这个真心,依止着这个真如心,这个心就叫作宗。所以,禅宗就叫作宗门;禅宗叫作宗门,就是因为宗于这个佛心之宗,所以 | admin 2020-02-20 |
![]() |
宗法制度的最主要的核心的一个地方就是宗庙,宗庙是宗法制度运作的核心。那宗庙的功能有哪些呢?宗庙的功能有祭祀,还有举行重大的典礼,还有决定重大的事情。所以,以前的宗庙那个权力是相当大的。在古时候,宗庙就是在祭祀祖先,乃至于祭祀天地,都是在这个地方。所以,不只是民间有宗庙,乃至于这个皇帝帝王之家,一样是有帝王之家的宗庙,所以皇帝祭祖的时候一样是在宗庙, | admin 2020-02-20 |
![]() |
请问各位菩萨们:如果是你们的话,你们有什么看法?我想每个人都有意见,好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都没有道理!因为佛所说的都是在心上用功,不是在事相上用心。同样的道理,佛坛的摆设方位也是如此,只要心诚则灵就可以了,而不是在摆设的方位等事相上用心。由于现在家庭空间并不大,所以只要能够安置佛坛,而且佛坛不要面向不净的方位,譬如厕所、房间等等,就可以了 | admin 2020-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