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意识与意根的基本不同,主要在于意识只作了别、观察、思惟、分析、归纳等工作,这些工作做完以后,再交给意根去作决定,作决定的永远是意根,但是意根未必完全依照意识所提供的讯去作决定,意根往往依习惯而作决定。二乘解脱道的修行,先要闻熏正知见,然后在闲静处深入思惟,再透过四威仪中的实际观行,一一比对识阴六识的不同,也比对意识与意根的不同,实际体验、了知意识 admin

2019-04-24

总而言之,六识在五种情况,即正死位、闷绝位、眠熟无梦(在眠熟无梦时,意识心也是断灭的;此时因身体劳累,意根作意而使意识不现起,让身体休,故六识的见闻觉知性都不存在。)、无想定、灭尽定中是断灭的。六识既然是有生有灭的法,又是无常法,是可修灭的法,所以识蕴无常。(三)受蕴无常受如水泡。六根触六尘而生六识后,意根、意识分别诸境而领纳诸受,略分为三受(苦 admin

2019-04-24

诸位贤士!如何是内风界?是说在我们内身中,在身内所摄持的空气以及动转的体性,身内所摄持的空气及能动转的体性;这是说什么呢?是说上行的动转功能以及向下动转、腹中动转、身体的动转,向内收缩的动转行为、猛利伤害身体体内动转力量、向上阻塞的动力、不属于食道肠道血脉的动力、每一个肢节的动转力、呼出去的风、吸气入内的风,像这一类在此身中,其余在内所摄的空气、 admin

2019-04-24

在《中阿含经》卷58之中,毗舍佉优婆夷往诣法乐比丘尼时,有著这么一段的对答:(毗舍佉优婆夷)复问曰:“贤圣!云何灭自身耶?”法乐比丘尼答曰:“色盛阴,断无余;舍、吐、尽、不染、灭、、没也;觉、想、行、识盛阴,断无余;舍、吐、尽、不染、灭、、没也。是谓自身灭。”毗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毗舍佉优婆夷 admin

2019-04-24

世俗事业不甚滋。殊少便宜多不谐偶。饶诸怖畏恐惧因缘。如是一切是妄语增上果。若器世间其他处所。丘坑间隔险阻难行。饶诸怖畏恐惧因缘。如是一切是离间语增上果。若器世间其地处所。多诸株杌荆棘毒刺凡石沙砾枯槁。无润无有池沼河泉干竭。土田碱卤丘陵坑险。饶诸怖畏恐惧因缘。如是一切是粗恶语增上果。若器世间所有果树果无的当。非时结实时不结实生而似熟。根不坚牢势不久 admin

2019-04-20

分别善恶报应经 原文卷上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灾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城次第乞食。至兜儞野子输迦长者舍。在门外立。是时输迦长者家有一犬名曰商佉。常在门首。于是长者常用铜器盛以美饭。与商佉食。犬见世尊嗔恚而吠。尔时世尊谓商佉言。汝由未悟见我乃吠。作是语时。商佉转恶心 admin

2019-04-18

如果学人不努力将心意调顺柔软;则发脾气的机会依旧是存在;嗔恨心依然是强烈;责骂受不了;痛痒受不了;人家善意的责备;或无礼的辱骂;皆承受不了;是心意未善调柔;内持强硬的观点态度;即叫我执;严重的执著彼境是我所;身体是我有;即身心世界是我所有;调柔后的心态,有如是能力:能承认错误;具足惭愧为其一;能接纳批评;及自我批评为其二;能善于取舍建议;不定死所持 admin

2019-04-01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苦轮。第六识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第七识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 admin

2019-04-01

3月24日(农历二月初八)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逢此殊胜日,广做功德,回向、祈愿一切有情众生善根增长、皈命三宝、修学大乘、早证菩提!回向佛法常兴、久住、国运昌隆、风调雨顺、灾劫消弭、社会祥和、人民安乐、善根增长、干戈永、世界和平!释迦牟尼意译能仁寂默,也是释迦族的圣人之意。释迦牟尼出生、出家、成道与涅槃之具体时间,经典以及相关史载不一,多认为佛 三摩地

2019-03-06

你开始会注意到,你的修行是跟其他人相关的;在你的旁边,还有很多跟你有缘的有情众生,所以你在修行的时候会懂得要回向给他们。这表示说如果你回向心常常去做,常常去发起的话,那么就会有助于你以后能够发起菩萨的种性,这是回向心。第八信位则是护心。护心有些人把它解释成摄护自己的心念,但是这个摄护自己的心念,其实跟后面的戒心有所重叠,所以其实我们在这里的看法 admin

2019-02-20

没有身乐与心乐,、脉都停止了,寂静的住于自心内境中。这时的亲证者,往往误以为就是究竟的涅槃了!(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阿含正义》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7年2月初版首刷)勿将非非想定误为无余涅槃 非非想定中仍然是有觉知的——意识还是存在的,只是那时定中没有生起证自证分——也就是不返观自我是否存在;连自我是否存在,都 admin

2018-12-27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苦轮。[4]第六识意识意根触法尘而生意识。由了别性的意识所拥有的世间智慧及出世间智慧——本来就是六识心王所拥有的法性,特别是说意识觉知心所拥有的法性;一切世、出世间智慧都是意识所有的法,不能自外于意识心而存在,都是附属于意识心的。[2]意识心境界,依层次高低,可略分为十:一、处于欲界中, admin

2018-12-27

[8] 亦无法解释四禅中脉具断与死亡的差异何在?亦无法解释死亡丶昏迷丶植物人丶眠熟无梦之八识心王不具现起之差异。[5]佛世时,古印度和中国诸多修习禅定有成就者自称涅槃,然而皆是外道五现见涅槃;若外道已证如来藏,则不名外道(如来藏心外求法),当无须世尊以一大事因缘,示现于世。依涅槃非断灭空而说如来藏真实,依如来藏真实而说涅槃非断灭空。二乘与大乘,皆依 admin

2018-12-27

随之而来的剧情,大约就是树倒猢狲散,原先亲密者、亲近者只会四处离散,不仅如此,甚至各种检举、揭发、告密的事件也会相续出现,而作为当事人的囚徒,这时候也往往只能叹到:天涯犹在,无处话薄凉。但是,这一切的薄凉,并没有在大慧宗杲禅师身上发生,相反,甚至出现了一出人间奇迹。当时宗杲禅师被官府羁押,需要从浙江杭州步行至湖南岳阳,想来那场景大约如同《水浒传》 admin

2018-12-23

当灾难包括身体、工作、家庭等与自己相关的人事环境出现重大变故时,便对自己信心动摇,觉得自己微不足道,转向宗教寻找安慰。诚如唐朝著名政治家、诗人王维所说——“人生几多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休”。我在2006年下半年因工作、生活发生重大变故,事业由巅峰陡降低谷,心情灰暗,常呈雾霾天气,自我感叹: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显示孤身 admin

2018-11-10

)我庆幸着如果不是佛菩萨怜悯,让我遇到了真正修学正法的师兄们的话,自己或许也会和其他人一样,依旧会被这位自称老师的假善知识所蒙蔽,真是令人感慨叹啊!看到我如梦方醒的样子,师兄们都爽朗地笑了,这笑声也将我内心的拘谨慢慢打开,心里的阴霾一点一点地散去了。最后师兄们听说我想去受上品菩萨戒,都非常支持。他们还告诉我,一定要亲自去正觉同修会看看,才会知道真 admin

2018-11-10

应作方便令心止。即告之曰。汝先曾见香醉山不。答言未见。若如是者捉我衣角。即就捉衣。于时世尊犹如鹅王。上升虚空至香醉山。将引难陀左右顾盼。于果树下见雌猕猴。又无一目即便举面直视世尊。佛告难陀曰。汝见此瞎猕猴不。白佛言见。佛言。于汝意云何。此瞎猕猴比孙陀罗谁为殊胜。答言。彼孙陀罗是释迦种。犹如天女。仪容第一举世无双。猕猴比之。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佛言。汝 三摩地

2018-10-14

我们宁玛派也有一部《大圆满心性休》,与它的修法基本上相同,只不过多了一层密宗的次第。因此,对于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我个人而言十分赞叹。《菩提道次第广论》抄袭于大乘经典和《瑜伽师地论》,后面的止观是要带起性力派传承的双身修法《密宗道次第广论》;两部《广论》都是趣向于性力派的男女双修,完全不是佛法的传承。佛祖在《楞严经》中说“汝以淫身求佛妙 三摩地

2018-08-16

就是听师父就有出,就是好的根基好的修行人。同时也是明着赞叹男女双修的金刚乘的。虽然不能确定x诚会长是否已经在格鲁派传承者那里接受了《密宗道次第广论》灌顶,但是,会长此次受到广论影响是无可否认的。无论是“依师”,还是双修思想的渗透,都是无可否认的。最坏的局面是,汉地寺院普遍接受了《菩提道次第广论》,或明或暗得接受男女双修的《密宗道次第广论 三摩地

2018-08-16

前五识各司其职,第六意识当下了别圆成,立即传递其信给第七末那识而刹那刹那作出决定。且说一念有九十个刹那,一个刹那有九百个生灭,即一念有八万一千个生灭,其速度迅速,其运作也复杂至极。如是成就妄心运作,尔后真心□□□□□□□,其次第与过程如是。八、永不退转之确定:……。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了无空隙可击。如此成为整体(统合),则能保证永不退 admin

2018-08-16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