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三乘菩提的智慧 “般若”这个意思,它是函盖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世间法是指三界有情众生的身心,出世间法则是指三乘菩提的智慧,所以般若属于世出世间的智慧,不属于世间凡夫的智慧。(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5月初版首刷)大乘菩提智 由如来藏所生的六根与六尘来出生能返观自己的意识心,然后由意识 | admin 2018-12-27 |
![]() |
如果是觉知心想著:“这个小朋友好可怜喔!我是不是要赶快通知他父母来把他接回去?”那就是小悲,因为这样的悲心只会针对某一些对象生起悲心,不会对一切有情同样生起广大悲心,所以才说大悲无悲。因为大悲是依于空性智而生起的,所以不会在意识心上去生起什么悲心,但是却会不断地去努力利益众生;因为转依如来藏以后就没有悲可说,却与一切众生同一如来藏体性,这 | admin 2018-12-27 |
![]() |
当一个恶人死后下堕到地狱去,哭天抢地、怨天骂地,诅咒一切有情,当他正在地狱里痛苦到不得了的时候,他的如来藏照样离见闻觉知、不贪不瞋,连一点点的生气都没有。后来终于生到天界去了,乃至让他当上某一天的天主,一生之中天乐无穷,每天在欲界天中贪著五欲、享受快乐,兴高采烈非常欢喜;可是他的“此经”真如心照样离见闻觉知,依旧不贪也不瞋。后来又因为证得 | admin 2018-12-27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正法眼藏-护法集》,佛教正觉同修会出版,及《楞伽经详解》第八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中道自性 如来藏识具有真实性、常住性、金刚性、无我性、寂静性,是本来而有的不曾有生之心,所以永不可坏而永无灭时;并且祂能藉无明及业种而不断地出生有情身心,与有情身心不断地互动而继续收藏有情身心所造作的一切业种及无明种,于是不断地出生三世连贯的有 | admin 2018-12-27 |
![]() |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4]第八识如来藏概说第八识心体又名如来藏、阿赖耶识、本际、实际、真如、如、我……等无量名,是佛法的实相心,《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和龙树菩萨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 | admin 2018-12-27 |
![]() |
以“心”而言,即是一切有情的真心(《大乘起信论》)。又名:真如(《华严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宝积经》),法身(《华严经》《法华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宝积经》《增一阿含经》),为大乘第一义谛丶胜义谛之根本。念佛净土法门所说的自性弥陀丶自心如来,即是此如来藏,以“如来藏中藏如来”,能成就佛果故。在《阿含》诸经中,即是识入 | admin 2018-12-27 |
![]() |
末法时代,密教横行,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佛法本非迷信,犹如日月一样磊落光明,皎然纯净!祂调化人心的刚强、点亮智慧的明灯!乃是这宇宙间亘古长存、永恒不变的真理!然而如今的中土,强敌环伺,国土危脆,面对境外各色外道猖獗的渗透,国家焉能听之任之?佛法之于华夏,千年传承,早已嵌入灵魂、深入识海,焉能断绝呼?然时局艰辛,我佛陀圣教亦需体察国之 | admin 2018-11-21 |
![]() |
又譬如说:地狱道的有情,他们在地狱里面忍受长劫的尤重纯苦,很想让地狱身赶快死掉,往生到善道去,就不必受苦了;结果却是死不掉欸!当他苦痛到受不了而死掉的时候,马上业风一吹,很快的又活过来,结果还是在地狱身中受苦,还是没有办法舍身啊!由此可见意根不是真心嘛!因为时时思量的你、处处作主的心就是你的意根,你很想要舍弃地狱中受苦的身根,可是你作不了主啊!还是 | admin 2018-11-14 |
![]() |
二、数论外道主张:神我能了知一切有情自性,当神我想要贪着境界时,神我自性就会成为变易法,变为贪着性;然后神我受用外境,于是辗转生死,受诸苦恼;想要求解脱就要修静虑,三昧成熟,神我就少贪,神我自性就不变易,归于寂静,就是解脱。挞伐者中观应成派等,认为觉囊派主张:如来藏虽然自性常住,但是能出生贪着的妄心贪着境界受用,要透过瑜伽行灭贪,成为世俗谛空,显现 | admin 2018-11-13 |
![]() |
佛法中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一句话其实已经指陈了有情生命的实相,也显示了万法的本质。它的意思就是说,三界中的一切法,包括有漏法,以及一切的无漏有为法,都是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乃至于无漏无为法,也是因为八识心王而才能显现;如果离了八识心王,就没有一切法可得,因此说“万法唯识”。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法,既然 | admin 2018-11-03 |
![]() |
或见铁镬猛火沸腾热焰洪流煮有情类。见如是等受苦之事。复于一铁镬空煮炎热中无有情。睹此忧惶。问狱卒曰何因缘故。自余铁镬皆煮有情。唯此镬中空然沸涌。彼便报曰佛弟难陀。唯愿生天专修梵行。得生天上暂受快乐。彼命终后入此镬中。是故我今然镬相待。难陀闻已生大恐怖。身毛皆竖白汗流出。作如是念。此若知我是难陀者。生叉镬中。即便急走诣世尊处。佛言。汝见地狱不。难陀悲 | 三摩地 2018-10-14 |
![]() |
因为祂又有大种性自性以及异熟性等等自性,能够随著众生所造作的善恶业因来酬偿业果;所以会在有情众生这一期生命结束之后,随著众生所造业力的轻重,以及各种时节因缘,而出生在三界六道的某一道当中,所以祂同时又是实现因果的主体。有些佛门外道、研究佛法的学者以及附佛法外道,他们不了解如来藏心确实是宇宙以及生命运转轨则背后的根本实相,所以就随意的以宗派之别来否定 | admin 2018-08-21 |
![]() |
出自:宁玛派《诺那祖师开示录》宗喀巴《密宗道次第广论》中说“汝可杀有情,受用他人女,不与汝可取,一切说妄语”宗喀巴《密宗道次第广论》还说:“…(弟子)以具足三昧耶之智慧母(受过密宗戒律的明妃),生处无坏(女阴部完好无坏)、年满十二等之童女奉献师长(年满十二岁至二十岁童女九人奉献与师长,供上师合修双身法)同乐而作供养。”索达 | 三摩地 2018-08-16 |
![]() |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表,这个表就在说明有情的生命,其实是由记忆的储存处所,以及不可能是记忆储存处所的名色所共同组合,也就是说生命是由甚深微妙大光明法以及可以分割的、会毁坏的、会变异的名色(这个名色就是不可能作为记忆储存的处所)。所以有情的生命就由甚深微妙大光明法的这个坚固的法,以及可被分割、可被毁坏的名色共同组合,可是阿含里面隐覆了甚深微妙大 | 三摩地 2018-08-16 |
![]() |
接著我们再来看看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大乘佛法的修行也同样是依于涅槃而修,但是是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就是一切有情众生本自平等具有的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这个如来藏心他虽然含藏有烦恼种子,但是却不妨碍他的清净性、涅槃性、真实性、如如性;他也具备有无量无数的微妙功德,所以能够出生万法,而在一切万法的上面显现出他的真如体性,而与一切万法不一不异。每一位有情众 | admin 2018-08-16 |
![]() |
因为佛出世难值难遇,再加上菩萨们秉承世尊的教授,乃至说虽然已经有能力可以出离三界,却发愿继续留在世间不断地利乐有情,所以法布施才愈显得珍贵。也许你这个时候会想说,辟支佛在世间示现的时候,也是无佛之世啊!也能说解脱道之法。然而,所以会有辟支佛示现在无佛之世的缘故,其实仍然是在往昔听闻过了世尊所说的解脱道法,只是因为慢心的缘故,不愿意在有佛的时劫中,从 | admin 2018-08-15 |
![]() |
既然菩萨利益众生是多方面的,就好像说菩萨戒的内涵是分为三个大部分——叫作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其中就说明了菩萨应该不但要去能够帮助有缘的众生,还要不去做会伤害有情的事;因为谁也不希望在世世修福的过程中,不小心与众生结下了怨仇,未来世虽然受用了一分福业,却也要酬偿这一分的怨仇!不如说在可以化解的时候,就赶快去把它化解;这样子的话, | admin 2018-08-15 |
![]() |
可是问题来了,既然菩萨也证得这样的三昧,为什么还会有生生世世继续在三界利乐有情的事实?而定性声闻人却都是要入无余涅槃的,到底这个差异在哪里?前面说过,菩萨也证得如同二乘人所证的出世间法的三三昧,却又证得另外一个层次的出世间法,称为世出世间法。换句话说,正在世间示现的时候,祂本然就是出世间法,所以称为世出世间法。菩萨证得这个层次的三三昧,却是不共二乘 | admin 2018-08-15 |
![]() |
所以这就是菩萨法尊贵之处,在三大阿僧祇劫的过程中,以他庄严自庄严来成就佛道,度脱无量无边的众生;也正是因为度脱无量无边的众生,才能够与这一些有情共同成就佛国。可是,声闻法从断我见开始,最多不过七返人天,就可以成办出离三界生死的法。为什么菩萨的自他庄严要经历那么久远的时劫呢?一来,这也正可以说明,佛菩提道的内涵是远较声闻的解脱道更加胜妙与深细之外;还 | admin 2018-08-15 |
![]() |
再者,我们素食也是护生之一,因此鼓励少吃肉,甚至吃全素,人间杀害有情的恶业便会减少,那更是实行放生业的一分;因此我们应时时身口意行放生的事业,也就是应该从心中就决定对于众生不起杀害之心行,于口中也不赞叹随喜杀生的口行,于身行之中亦是离杀,如是名为放生;因为只有众生会杀众生,我们这些众生不要生起杀众生的身口意行,即是最好的放生业。对于事相上面所行的仪 | admin 2018-08-13 |